本期目录

2010年, 第41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0-05-25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张吉林;孙德慧;洪广言
    . 2010, 41(05):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掺杂Eu和Tb离子的一维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因具有与其体相材料不同的光谱特性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研究兴趣。在本文,(Gd0.9Eu0.1)(OH)3和(Gd0.9Tb0.1)(OH)3纳米棒前驱物通过水热法首先被合成,然后经退火处理得到Gd2O3:RE3+ (RE=Eu,Tb)纳米棒。FE-SEM的形貌测试结果表明,Gd2O3: RE3+ (RE=Eu,Tb)纳米棒有约为20~60nm直径和200~500nm长度。XRD的结构测试证实,所得到的Gd2O3: RE3+ (RE=Eu,Tb)纳米棒样品均属于立方晶系。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同体相材料相比,Gd2O3: RE3+ (RE=Eu,Tb)纳米棒的Eu3+和Tb3+的特征发光峰出现了宽化现象,样品的纳米表面效应可能是导致其发光峰宽化的主要原因。
  • 综述
  • 高家诚;王强;高正源
    . 2010, 41(05):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在表面机械处理(SMAT)方式下,材料表面可以通过强烈塑性变形而实现纳米化,获得表面为纳米晶、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表面纳米化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且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材料表面活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为进一步化学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从SMAT的基本原理、制备技术、纳米化机理、结构性能和化学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表面机械纳米化研究工作已取得的进展。
  • 研究与开发
  • 邓莉;刘颖
    . 2010, 41(05):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工业级五氧化二钒(V2O5)和纳米碳黑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碳氮化钒(V(C1-xNx))粉末。通过XRD、SEM测试方法对不同配碳量、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按配碳量为24.8%的化学计量配比的原料在1200~125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后可获得物相单一、含氮量相对较高、平均粒径大约为500nm的V(C1-xNx)固溶体粉末;低于1150℃的温度下合成的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全的氧化物存在;高于1250℃的温度下反应开始向碳化方向转变,导致x值降低,且粉体颗粒间存在桥联和熔融现象。
  • 吴振军;李文生;袁剑民;任艳群
    . 2010, 41(05):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磷灰石(Apatite,AP)涂层。借助SEM、EDS、XRD研究了单晶硅表面AP涂层的形貌结构与成分特征,通过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浸泡实验研究了硅基AP涂层的体外诱导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500℃保温2 h即可使sol-gel层转变为较致密的AP涂层,700℃与800℃分别保温2 h得到的硅基AP涂层晶体长大且出现间隙,涂层的结晶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在800℃处理未出现AP的分解;SBF中浸泡一周后,AP涂层未出现剥离单晶硅的现象,且能够诱导骨状磷灰石新沉积层的形成,体现出较好的体外诱导性能。
  • 权国政;佟莹;周杰
    . 2010, 41(05):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变形条件对Z80镁合金材料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了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采集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作为数值模拟的基本材料参数完成物理试验的仿真再现,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镦粗鼓的最外缘部位,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提出损伤敏感率的概念并完成该指标的计算,对损伤敏感率曲线进行局部线性回归拟合,从而确定了损伤敏感率为0即裂纹产生的时刻,并将该时刻的最大损伤因子作为临界损伤因子。计算出AZ80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临界损伤因子分布规律,发现AZ80镁合金的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在0.0218~0.378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其对应变速率变化较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 杨久俊;严亮
    . 2010, 41(05):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溶性聚合物、农作物秸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PFCY沙土固结材料,研究了PFCY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以及各组分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PFCY强度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0.4,聚丙烯酰胺掺量为1%,麦秸纤维掺量为2%时,PFCY的抗折强度提高了24.7%,聚丙烯酰胺、麦秸纤维和无机胶凝材料能够均匀分布在PFCY体系中,聚丙烯酰胺以丝状和网络状形态存在,材料内部颗粒之间的粘结得到增强,麦秸纤维与硬化水泥浆体界面结构有所改善。
  • 黄维刚
    . 2010, 41(05):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VO2薄膜。采用XRD,AFM和红外光谱仪研究了不同基片温度所得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相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薄膜的结晶程度随基片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VO2具有(011)择优取向。基片温度在400℃以上的VO2薄膜均出现较好的相变特性,500℃时的薄膜相变特性最佳。薄膜的红外透过率随着沉积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 高婧;陈吉华;王富;邓再喜
    . 2010, 41(05):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的目的是分析牙科热压铸造技术对Li2O–SiO2–K2O–Al2O3–ZrO2-P2O5系新型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玻璃陶瓷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根据ISO6872标准测试材料的弯曲强度。结果表明,晶化热处理后的玻璃陶瓷的晶相组成以棒形的二硅酸里为主,此新型陶瓷可以用商业化的设备进行热压铸造处理,热压后陶瓷的机械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SEM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热压组陶瓷的晶体沿压铸方向呈现定向排列趋势,XRD显示热压后玻璃陶瓷的晶相组成未发生变化。通过牙科热压铸造技术,此种新型玻璃陶瓷内部形成各项异性的结构,获得较高的挠曲强度,可以满足牙科美学修复的要求。
  • 马丽阳;董发勤;宋绵新;边亮;李建祥;张伟
    . 2010, 41(05):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La2O3和Y2O3作为掺杂物,掺杂比例为0wt%、0.50wt%、1.00wt%、1.50wt%和2.00wt%。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金红石相TiO2粉体、La/Y掺杂金红石相TiO2粉体。利用XRD、UV-Vis、Zeta电位和粒度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光吸收能力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甲基红为降解模型,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1.00 wt% La 掺杂 金红石相TiO2吸附效果最好,其与实验结论相吻合。
  • 刘正春
    . 2010, 41(05):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丙醚(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20%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溶液为催化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作混合交联剂,通过浇注法得到用于极性分子印章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其优化配方为: PPG,TDI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2.5:0.90,交联剂中MOCA与TMP的摩尔比为5:1。这种聚氨酯材料,在乙腈或乙醇中浸泡2 h,溶胀体积变化在0.5%以下;其机械硬度、抗拉强度和50%的压缩复原率分别为72 HA、3.57 MPa和99.6%。
  • 段钢锋;赵高凌;林小璇;吴历清;杜丕一;翁文剑;汪建勋;李秀明;
    . 2010, 41(05):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普通玻璃基板上利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580 ℃条件下制备得到了氮化钛薄膜。对不同时间制备得到的薄膜的结晶性能,断面形貌,方块电阻以及光学透过率和反射率进行了研究。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薄膜由单层结构变为一种特殊的双层结构,这种双层结构形成的原因是沉积过程中气相成核机制引起的。光谱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薄膜具备一定的阳光控制性能。然而,双层薄膜的红外反射率随沉积时间的增长迅速降低,影响了其阳光控制性能。
  • 杨柳
    . 2010, 41(05):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Sr3Al2O6: 红色荧光材料,可被可见光激发。在392nm和463nm激发下的线状发射峰,可归属为Eu3+离子的5DJ(J=0,1,2,3)→7FJ(J=0,1,2,3,4,5)跃迁,以612nm和617nm附近对应于5D0→7F2的电偶极跃迁发光最强。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612nm附近发射峰相对减弱,而617nm处的发射峰相对增强,当x值为0.16时,样品发光强度最大。将所制样品与蓝、紫色长余辉材料混合,在停止光照后,利用长余辉材料所发出的光作为激发光源,使样品能够继续发射红光,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的红色长余辉材料。
  • 曹渊;王晓;白英豪;夏之宁;徐彦芹
    . 2010, 41(05):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和共缩聚法分别制备了介孔分子筛MCM-41和氨丙基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CH2)3NH2,将利尿药物氢氯噻嗪组装到两种材料中,用XRD、FT-IR、低温N2吸附、TG对分子筛及药物组装体进行表征,测定了组装体的载药量以及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MCM-41经氨丙基修饰后仍保持六方孔道结构,虽然孔径略有减小,但活性点位增加,仍有较大的载药量(38.23%),MCM-41和MCM-41-(CH2)3NH2载药体系均能实现缓释。修饰后释药速率进一步减慢,且随着氨丙基接枝量的增加递减,表明可通过氨丙基修饰量来调节释放速率。
  • 李秀明;赵高凌;刘史敏;李秀明
    . 2010, 41(05):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A-DSC)同步热分析方法,对低铝高硼硅玻璃(ABS)熔制过程中发生的理化反应进行研究。作为比较,对普通钠钙硅玻璃(NCS)的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粘度测试分析发现,所制备的低铝高硼硅玻璃软化点接近800℃,具有极好的耐热性。其工作温度和熔化温度较NCS均有大幅提高,分别为1375-1160℃和1699℃。热膨胀曲线表明所制备的ABS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a(20~300℃)=3.9×10-6K-1,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
  • 杜江锋
    . 2010, 41(05):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对InN/GaN/Al2O3和Ga2O3/GaN/Al2O3多层膜结构进行了椭圆偏振光谱研究。所有GaN样品均采用MOCVD工艺在蓝宝石(Al2O3)衬底上生长所得。应用多层介质膜模型,在300-800nm测试波长范围内拟合得到了样品各层厚度和折射率色散关系,并与GaN单层膜色散关系相比较,分析了各层膜之间对自身折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nN和Ga2O3表面均存在一个粗糙层,采用有效介质近似模型可使拟合结果更为准确;相对于GaN单层膜结构,InN薄膜使其下面的GaN层折射率明显增大,这应与界面层态密度有关;而在300-400nm测试范围内,Ga2O3折射率出现反常色散现象,InN消光系数亦产生了一个强的吸收峰,这则可能与GaN层在360nm左右存在的一个的强吸收(Eg≈3.4eV)有关。
  • 任富忠
    . 2010, 41(05):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涂层进行热处理,利用SEM和XRD对热处理前后镀层形貌、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对镀层形貌影响明显;镀层的存在对碳纤维的微结构并未造成影响;热处理后镀层的晶粒较未热处理增大近3倍, 并且镀层结晶度提高近一倍;550℃热处理后镀层物相组成由初始的沿(111)晶面择优取向的金属Ni和少量的P转变为无序取向的Ni和Ni3P。
  • 李超群
    . 2010, 41(05):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几乎所有的镀镍溶液都用硼酸作缓冲剂,而由于含硼化合物毒性高,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制定了严格限制含硼废水排放的环保政策。本文研制了一种适合于电沉积镍的新型电镀溶液,镀液中柠檬酸钠充当缓冲剂和络合剂,这种镀液的缓冲容量比传统Watts大。研究了柠檬酸钠对阴极极化曲线、阴极电流效率、镀液分散因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检查发现:镍沉积层致密、针孔少、结晶细小,X射线分析结果发现:与从Watts镀液中得到的镍沉积层比,从柠檬酸钠镀液中得到的镍沉积层晶粒小,晶面取向随机。因此,在Watts电镀液中,柠檬酸钠是硼酸的有效替代品。
  • 曹国荣
    . 2010, 41(05):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和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方法,合成含偶氮基团的生色分子4- (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 –苯胺(NPDA)。将NPDA与手性试剂L(-)-酒石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新型旋光偶氮聚氨酯(OAAPU)。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PDA和OAAPU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OAAPU进行了热稳定性表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5.1℃,表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采用ATR技术,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波长和不同温度处的折射率(n),得到了相应的热光系数(dn/dT)。由Sellmeyer色散方程得到了聚合物体系折射率的色散曲线和Sellmeyer系数。结果表明,该材料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和全光开关具有一定的意义。
  • 宋贵芝;陈长乐;罗炳成;周超超
    . 2010, 41(05):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通过透射光谱和椭圆光谱研究了氧分压对BiFeO3薄膜能带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FeO3薄膜在近红外区具有良好的透射性,透射率均在80%以上,其禁带宽度Eg=2.79±0.03eV。随着氧分压的增大,BiFeO3薄膜中氧缺陷及氧缺陷能级减少,导致透射率和禁带宽度均增大。同时发现,OJL色散模型与Cauchy色散模型的叠合能够对BiFeO3薄膜的椭圆光谱进行很好的描述。
  • 王季
    . 2010, 41(05):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40Cr基体上制备了非晶态Al2O3薄膜,并研究了工艺参数(溅射功率,工作气压,溅射时间)、预处理工艺以及中间层对薄膜结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射频溅射法,在功率250W、工作气压5.0Pa、时间3.0h条件下制备的薄膜结合力最好。基体经过腐蚀预处理和加入镍磷中间层均能改善膜基结合力,后者效果更显著。
  • 李先懿
    . 2010, 41(05):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溶液法制备了CuTCNQ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用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CuTCNQ纳米线的电荷转移情况。研究了其不同温度下的电学特性。CuTCNQ纳米线的长度为1~8 μm,直径50~300 nm。XRD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CuTCNQ为Ⅰ相。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单根CuTCNQ纳米线表现出可逆的电开关特性,阻态转变前后其电阻的变化达三个数量级。高低阻态转变电场阈值约为1.8 V/μm。另外,CuTCNQ纳米线的电阻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温度低于临界值160 K时,低阻态的CuTCNQ纳米线将出现负阻效应。
  • 谭兴毅
    . 2010, 41(05):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头计算了高压下超导体FeSe体相的性质, 参数设定和性质计算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交换相关能采用GGA, 泛函形式为PBE, 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描述采用超软赝势。计算发现压力使FeSe4四面体发生畸变,Fe的3d轨道劈裂为t2g轨道和eg轨道,并且Fe的d轨道劈裂能在一定压力范围随压力增加而变大,其中t2g电子具有空穴的导电特征,eg电子为电子导电特征;在费米面附近Fe的3d电子的态密度与总能态密度几乎相等,说明物质的超导电性源于同一层之间的Fe2+的相互作用。
  • 张刚
    . 2010, 41(05):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合成一种含二硫醚键的二胺及二茂铁二甲酰氯,将这两种单体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出了聚芳硫醚二茂铁酰胺酰胺(FC-PASAA),通过红外,核磁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DSC,TG等手段对FC-PASA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表明FC-PASAA为无定形聚合物,溶解性试验表明FC-PASAA能溶解于DMF,DMSO,NMP等极性非质子溶剂,通过流延法制得了分离膜,其纯水通量为13.5-57.8L/m2﹒h。
  • 林水东;吴粦华;丁马太;章汝平;叶雅龙
    . 2010, 41(05):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考察了增容剂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PP-g-MMA)对聚丙烯/硅灰石(PP/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Avrami、Ozawa、Mo、Dobreva、Kissinger等方法对非等温结晶的数据进行分析: 、ε、n、α参数表明,W自身有较强的异相成核活性,且会改变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Kc、t1/2、F(T) 、Tp、Xc参数表明,W的填充和PP-g-MMA的掺入,均会提高PP的结晶速率;△E和ε表明,W还起着阻碍PP大分子链或链段运动的作用,而 PP-g-MMA则会进一步增强这种阻碍作用。由于PP-g-MMA的掺入,PP/W复合材料的刚性、强度和韧性均得以提高。
  • 张娟;沈鸿烈;鲁林峰;唐正霞;江丰;李斌斌;刘恋慈;沈洲
    . 2010, 41(05):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Fe/Si多层膜的方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beta-FeSi2薄膜,研究了不同厚度比的Fe/Si多层膜对beta-FeSi2薄膜的结构性能、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比为Fe(2nm)/Si(7.4nm)的多层膜在退火后完全生成了beta-FeSi2相,表面致密均匀,其光学带隙为0.84eV,能量为1.0eV光子的吸收系数大于105cm-1。
  • 王圣来
    . 2010, 41(05):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传统降温法和快速生长法生长了Al3+离子掺杂的磷酸二氢钾(KDP)晶体,并对掺杂的KDP晶体的光学质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表明,三价金属离子Al3+掺杂对 KDP晶体的透光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会使晶体的的光散射加剧,光学均匀性和激光损伤阈值下降。
  • 刘翊;范真
    . 2010, 41(05):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米级别的AFM球头探针对硅掺杂类金刚石薄膜进行了摩擦实验。研究了微米尺度下,外加载荷和扫描速率对薄膜摩擦性能的影响。考虑粘附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微观低载荷接触摩擦力表征的修正Amonton公式。分析了摩擦系数与表面形貌粗糙峰之间的关系,根据薄膜表面粗糙峰的分布,建立了微米尺度下球头探针与薄膜表面粗糙峰的等效接触模型,并推导出了摩擦力f关于载荷参数(p)和形貌参数(Φ)的函数表达式f(p,Φ),表明单位面积接触粗糙峰密度对摩擦力大小起着主导作用。所建接触模型成功解释了摩擦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 成雪莲;王瑾;王子港;杨晖
    . 2010, 41(05):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通过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反应-流变相法制备出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特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煅烧20h的样品具有最佳的二维层状结构和阳离子有序度,产物颗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50nm。在2.8~4.3V区间,以80mA/g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9mAh/g,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6%。将充电截止电压提高至4.4V,材料的前几次放电容量明显提高,以32mA/g充放电,1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74mAh/g,其后容量衰减加快,循环稳定性变差。 
  • 王伟伟
    . 2010, 41(05):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微型机电系统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器件中大量使用了微米、纳米量级厚度的薄膜,对其导热系数测量的研究有助于器件的设计和热优化工作。本文综述了当前几种测量薄膜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及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
  • 胡保全
    . 2010, 41(05):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粉、液相烧结和致密化处理工艺,制备了低质量分数的Mo-Cu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Mo-Cu复合粉末形貌、液相烧结和变形加工后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Mo-Cu合金致密性、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和液相烧结,可获得相对密度高达98.2%的Mo-Cu合金, 再经致密化变形加工处理后,可获得全致密的M-Cu合金,在40%变形率的条件下,拉伸强度可达到569MPa,延伸率6.3%。
  • 王君霞
    . 2010, 41(05):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S2O82-/Al-Zn-O固体酸,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催化乙酸-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IR、TG/DSC、SEM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 S2O82-//Al-Zn-O固体酸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8.06%。
  • 杨祖培
    . 2010, 41(05):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固相法成功地制备了CaCu3TixO12(x=3.85,3.90,3.95,4.00,4.05)巨介电陶瓷,系统探讨了Ti含量对CaCu3TixO12陶瓷相结构、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表明,当x<4.00时,CaCu3TixO12出现了第二相(Cu2O);当x≥4.00时,获得了纯相。利用SEM和EDX分析,结果表明:当x<4.00时,陶瓷晶界区域存在大量的富铜相(Cu2O)。阻抗谱分析发现,随着Ti含量的增加,陶瓷的晶粒电阻Rg和晶界电阻Rgb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x=4.00时,Rg和Rgb最小。室温介电频谱发现,在40 Hz~105 Hz频率范围内陶瓷(x=4.00)的介电常数都在5.50×104以上,在1 kHz下的介电性能为:εr=6.15×104,tanδ=0.044。
  • 李娜
    . 2010, 41(05):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粒子(粒径30nm的TiO2,SiO2,ZnO)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粒子用于氟碳涂料中,得到抗紫外自清洁纳米改性涂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及沉降实验对纳米粒子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得到结果:改性后纳米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到甲苯等有机溶剂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改性后的涂膜对紫外光的吸收及表面疏水的自清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涂膜能有效的吸收大气中的紫外光,并且测得纳米改性的涂膜比未改性的涂膜接触角明显增大,有较好的表面疏水自清洁功效。
  • 高鑫
    . 2010, 41(05): 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检测纯钛和TiO2纳米管在不同pH人工唾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在不同pH人工唾液中都具有和纯钛一样良好的耐蚀性能,而在pH=5.5的人工唾液中,TiO2纳米管/Ti基生物材料的耐蚀性要稍好于纯钛,使其作为牙科材料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 于春杭
    . 2010, 41(0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分别在纳米晶体钛和粗晶粒工业纯钛表面沉积TiO2薄膜,研究了纳米钛基TiO2薄膜的结构形貌、形核、生长、晶体结构和体外生物活性。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体外模拟人体体液浸泡诱导羟基磷灰石生长实验表征薄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钛基薄膜形核率高,薄膜非常致密、光滑,晶粒细小,仅为粗晶粒钛基TiO2薄膜晶粒尺寸的一半,约100nm;钛基材纳米晶体化可促进薄膜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钛基材纳米化可显著提高自身及其表面TiO2薄膜的生物活性。
  • 综述
  • 李新利;卢景霄;李瑞
    . 2010, 41(05):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相对于单晶硅和非晶硅来说,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具有更多的优势。高速沉积高效微晶硅太阳电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介绍了微晶硅p-i-n太阳电池的结构以及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李美成
    . 2010, 41(05):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进行有效陷光和保持低反射率。最近,对于硅衬底的陷光结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硅衬底陷光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陷光结构制作的影响因素,展望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硅衬底陷光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
  • 研究与开发
  • 巫俊斌
    . 2010, 41(05): 3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富硼渣为主要原料,碳黑作还原剂,用硅灰和Al(OH)3调整成分,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MgAlON基复合粉体。通过XRD、S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配料中配碳量、MgO添加量对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配碳量为比较合适的配碳量;随着配料中MgO含量的增加,产物中MgAlON的含量也逐渐上?升,x值为4.5是比较合适的MgO加入量,继续增加MgO含量,MgAlON的含量变化不大,SiAl6O2N6逐渐减少,而CaAl4O7和BN逐渐增加。
  • 王丽
    . 2010, 41(05): 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甲醇为共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粒径、单一分散、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中CTAC浓度、TEOS浓度、甲醇的比率和温度等条件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同时采用XRD、BET、HR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单分散球形二氧化硅具有有序的六方相介孔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 邓世平
    . 2010, 41(05):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一种Ti-27Mo-1.5Nb新型无磁不锈定膨胀合金,该合金的膨胀系数为7.70×10-6/℃、磁导率为1.0003,同时研究了Ti-27Mo-1.5Nb合金的微屈服强度及其他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该合金还是良好的耐腐蚀材料,试验表明,Ti-27Mo-1.5Nb合金是诸如静电陀螺等电真空领域中与高纯Al2O3匹配的良好封接材料。
  • 周仕学;杨敏健;张同环;王斌;马怀营
    . 2010, 41(05):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H2反应球磨法制备了镁基储氢材料,用储氢材料加热释放出的氢使CS2发生加氢反应生成H2S。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Mg球磨过程中与H2反应生成晶态MgH2,再经加热后释放出氢又成为晶态Mg;CS2与MgH2放出的氢反应生成H2S,用Pb(NO3)2溶液吸收H2S可得到晶态PbS。不同温度下的加氢实验表明,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储氢材料放氢与CS2加氢反应之间的匹配,只有在特定温度下才能使储氢材料的氢利用率达到最大值。
  • 王艳丽
    . 2010, 41(05):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微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超声还原氯化钯水溶液,合成纳米Pd粒子,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纳米Pd粒子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VP用量对纳米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与PdCl2的质量比为10∶1、超声反应50min时,得到规则的单分散球型纳米Pd粒子,粒径大约8nm左右。根据紫外可见特征吸收波峰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结合能的变化,提出了纳米粒子的稳定分散是借助于纳米Pd与PVP之间的配位作用来实现的。
  • 张羊换;赵栋梁;郭世海;祁焱;王青春;王新林
    . 2010, 41(05): 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Mg2Ni型Mg20-xLaxNi10 (x = 0, 2, 4, 6)贮氢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在快淬无La合金中没有出现非晶相,但快淬含La合金显示了以非晶相为主的结构。用DSC研究了快淬合金的热稳定性,表明La含量及快淬对非晶相的晶化温度影响很小。应用Sieverts装置研究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发现铸态合金的吸放氢量及动力学随La含量的增加显著改善,且快淬显著地改善了(x=2)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放电容量随L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x=2)合金的放电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La替代Mg显著地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 张守海;邵萃;曾圣达;蹇锡高
    . 2010, 41(05): 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对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进行磺化改性,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SPPBES)。考察了硫酸浓度、磺化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杂萘联苯共聚醚砜与硫酸的质量体积比对产物磺化度的影响。随着硫酸浓度增加、磺化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SPPBES的磺化度增大。调节磺化反应条件,制得了磺化度在0.37~1.04之间的SPPBES。利用FT-IR、1H-NMR和TGA对SPPBES进行了表征,测试了SPPBES的含水率和溶胀率。
  • 董发勤;张保述;王维清;郑凯;王光华
    . 2010, 41(05):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然纤维水镁石为主要原料,对其进行破碎、超细粉碎深加工,利用超细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技术将纤维水镁石超细粉体与少量Cu2+、Zn2+和Cu2+/Zn2+抗菌剂复合,制备出了具有灭菌率达99%的天然水镁石抗菌剂。将各型抗菌剂与聚丙烯(PP)、接枝聚丙烯熔融混炼后制成抗菌母粒,按一定比例与PP复合制备抗菌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抗菌母粒添加量为10%(天然水镁石抗菌剂为5%)时,抗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较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都超过81%。此外,Cu2+/Zn2+复合纤维水镁石抗菌剂中存在Cu2+、Zn2+协同抗菌效应。
  • 陈源清;赵高扬
    . 2010, 41(05): 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低氟溶液制备REBa2Cu3O7-x(REBCO)超导薄膜的方法。以醋酸盐为原料,二乙烯三胺,丙烯酸,三氟乙酸为反应物,甲醇为溶剂,制备了含有无氟RE盐(RE=Y,Yb,Nd),无氟Cu盐和含氟Ba盐的低氟REBCO前驱溶液。该溶液中F含量只有传统的All-TFA溶液中F含量的30%。利用该溶液制备REBCO薄膜,减少了热分解过程中HF气体的释放量,缩短了热分解周期。利用X射线小角掠射对薄膜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氟化学溶液法所得凝胶膜在热分解后,形成了RExBayFz化合物,避免了BaCO3相的形成,从而可获得高性能的REBCO薄膜。
  • 史建设
    . 2010, 41(05):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尼龙6/凹凸棒(A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断面相貌。通过微观组织相貌和结晶形态探讨了凹凸棒对尼龙6基体的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凹凸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凹凸棒质量分数为10%时,比纯尼龙6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2.6%,复合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在凹凸棒质量分数5%时达到最大,较纯尼龙6提高31%。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王建江
    . 2010, 41(05): 4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安玉良
    . 2010, 41(05):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淀粉为基质,硝酸镍为金属颗粒前躯体,在氢气保护下进行控温炭化合成出准球形的碳包覆Ni纳米颗粒,通过HRTEM、EDX和 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纳米颗粒呈核壳结构,粒径分布比较窄,金属颗粒为单晶Ni。通过波导法对所制备的碳包覆Ni纳米材料电磁性能进行分析,采用矢量网络仪测试分析其在18~26.2GHz频率范围内电磁参数,并阐述材料结构与电磁性能之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