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3年, 第44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13-06-29
  

  • 全选
    |
    综述·进展
  • 赵静;林艺;徐荣臻;刘崇波;况缘英;杨颖
    . 2013, 44(S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性吸波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隐身材料,它具有手性参数可调、吸波频带宽等优点。通过对材料手性参数的调整,可以达到预期吸波效果,使吸波材料的制作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对手性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进行了阐述,综述了三种常见的手性吸波材料——金属手性微体、螺旋炭纤维和手性导电高聚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新宝;谷巍;曹永
    . 2013, 44(S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大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好等。关于石墨烯的应用涉及到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催化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内容有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它们的吸附效果、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并就今后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母佳利;范文俊;陕绍云;蒋丽红;王亚明;贾庆明
    . 2013, 44(S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二氧化碳催化共聚产物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生物可降解性能,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为了实现该反应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对其均相催化剂进行负载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中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就二乙基锌催化体系、羧酸锌催化体系、SalenMX催化体系、PBM金属催化体系等负载型催化剂不同负载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为该领域负载型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 陈海路;胡书春;王男;林志坚;夏根培;刘闻凤;任凯旋;冀磊;单春丰
    . 2013, 44(S1):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器件功率的增大,造成结温升高并导致LED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降低。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且可靠性高的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已成为大功率LED器件的研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LED芯片结构设计、辅助散热装置及封装散热材料的设计与选用这三个方面对大功率LED器件的散热技术与散热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韩炳旭;王岭;戴磊;李跃华
    . 2013, 44(S1): 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磷灰石型硅酸镧是一种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传导能力的新型氧离子导体。本文综述了硅酸镧基氧离子导体的晶体结构,导电机理及制备方法,归纳总结了元素掺杂对氧离子传导性能的影响,以及该氧离子导体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硅酸镧电解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甘贵生;杜长华;甘树德
    . 2013, 44(S1):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基于环保的压力和人类健康的需求,电子产品微连接材料采用无铅钎料代替传统钎料已是必然趋势。总结了新型无铅高温钎料的基本要求,重点评述了Bi基合金、Au基合金、Zn基合金和Sn-Sb基合金等几类钎料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通过多元合金相图计算、合金化、材料复合化的方式开发成本、工艺性能均能与含铅钎料相媲美的无铅高温钎料。

  • 李海燕;张世珍;孙春龙;关迎东
    . 2013, 44(S1):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隐身涂料的主要种类,有雷达隐身涂料、红外隐身涂料、可见光隐身涂料、激光隐身涂料。对隐身涂料的原理、粘结剂、颜填料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隐身涂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 研究·开发
  • 白玲;张海英;崔春翔
    . 2013, 44(S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快速凝固合金Ti60Zr10Fe5Si9Nb5Mo11(at.%)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合金晶界模糊,一些数量的纳米粒子沿晶界分布。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对合金进行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基体组织为非晶态,沿模糊晶界处的析出物分别为纳米的Beta-Ti和Ti5Si3粒子。在模拟体液中对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合金表面沉积物的钙磷比与人体自然骨中的磷酸盐的钙磷比1.66:1极为接近,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 盛锋锋;杨建荣
    . 2013, 44(S1):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观察和分析碲锌镉晶体中富碲和富镉沉淀物在红外透射显微镜下的形貌特征,从实验上证实在正四面体或八面体结构的富碲沉淀物内部存在空洞。分析表明和正四面体沉淀物相邻的碲锌镉材料表面为(1 1 1)B面,构成八面体的另外四个面为(1 1 1)A面,(1 1 1)B面为表面能密度最低的慢生长面。结合化学腐蚀的观察结果发现,红外透射显微镜下呈星状结构的富镉沉淀物由中心区沉淀物和外围高密度位错集聚区构成,中心区沉淀物大多为不规则形状。通过分析<1 1 1>和<1 1 0>晶向上富镉沉淀物的形貌特征,确定了星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为<2 1 1>晶向,高密度位错集聚区的大小比沉淀物尺寸大出数倍。文中对沉淀物与周边材料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 王宇芃;杜婕;王胜江;吴拥中;徐成伟;郝霄鹏
    . 2013, 44(S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的方法,在水相中一步合成出高质量的谷胱甘肽修饰的Zn1-xCdxTe 三元量子点,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PL)等技术表征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时间、Cd2+/Zn2+投料比、反应温度、前躯体溶液pH值)对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Zn1-xCdxTe 三元量子点的细胞毒性,进一步将制备好的三元量子点与肌动蛋白抗体结合作为荧光探针初步应用于细胞标记。
  • 高博;晏华;王雪梅
    . 2013, 44(S1):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AMs(self-assembled monolayers)技术将芘丁酸分子接枝于经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APTES)修饰的玻璃基片表面。通过XPS、荧光发射光谱的表征以及接触角测试等来考察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考察了薄膜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氧猝灭特性。实验表明,芘丁酸分子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固定于玻片表面,形成了SAMs薄膜,其在甲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中的氧猝灭效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 皇甫风云;王兵;单娟娟;孔媛媛;单永广
    . 2013, 44(S1):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磺化聚砜是制备亲水性滤膜的优良材料。本文首先以发烟硫酸为溶剂、4,4’-二氯二苯砜(DCDPS)为原料成功制备了磺化单体3,3’-二磺酸钠-4,4’-二氯二苯砜(SDCDPS),并确定了最佳磺化条件:SO3/DCDPS的摩尔比为3.5,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20 h。以SDCDPS为单体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砜膜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分析实验表明该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
  • 冯守爱;黄泰松;邹克兴;李志华;周俊;韦康;白家峰
    . 2013, 44(S1):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低分子醛酮化合物的含量和研究介孔材料在烟气减害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将不同微结构特征的介孔氧化铝分别添加到卷烟嘴棒中,研究其对主流烟气中八种低分子醛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介孔氧化铝对低分子醛酮有明显的吸附作用,而且脱除效果与介孔氧化铝的孔径密切相关,这与介孔氧化铝的纳米限域效应有关。通过进一步研究介孔氧化铝对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的吸附作用,揭示了介孔氧化铝对低分子醛酮的选择性吸附与其因表面静电引力优先吸附极性物质的特性以及低分子醛酮的低熔沸点密切相关。烟气三项指标分析表明,介孔氧化铝对烟气中的焦油和烟碱含量影响不大,这有利于保持卷烟的香气。
  • 孙莉;范红玉;李梦轲;刘东平;杨德明;杨杞;牛金海
    . 2013, 44(S1):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在室温下,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硅衬底上制备了非晶碳氢薄膜.采用100 keV,剂量分别为1.0×1015 ions/cm2、5.0×1015 ions/cm2、5.0×1016 ions/cm2 和1.0×1017 ions/cm2的He离子(He+)对非晶碳氢薄膜进行辐照实验.通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压痕和纳米划痕技术,对He+辐照前后碳氢薄膜的表面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He+辐照后碳氢薄膜的表面硬度明显增加,并且随着He+辐照剂量增加,碳氢薄膜的表面硬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He+辐照会导致碳氢薄膜中sp2C键含量明显增加,而sp3C键及H原子的含量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碳氢薄膜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鲁光涛;李友荣;宋钢兵
    . 2013, 44(S1):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一种新型磁流变液传动器件——磁流变液联轴器的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工作区的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工作区的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而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却逐渐趋于均匀,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由0.65T减小到0.35T;由于无论是当工作区磁流变液的磁场达到饱和时,还是当磁感应强度使剪切应力达到屈服值时,剪切应力都不会再随磁感应强度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可知,对于本文所研究的直径与长度之比为5/7的磁流变液联轴器,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它所能传递的工作扭矩仅降低25%。因此在设计其磁场时应综合计及加工、安装精度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工作区的间隙,推荐选用1.2mm左右的工作间隙。
  • 方舟;郭劼;张晓青
    . 2013, 44(S1):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丙烯共聚物(FEP)复合膜驻极体的制备和储电性,以及该复合膜驻极体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首先通过辊压工艺制备出不同开孔率PTFE/FEP复合膜,利用电晕极化工艺使复合膜成为驻极体,然后利用等温表面电位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谱的测量表征驻极体中电荷的存储稳定性,最后观察了驻极体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开孔率的PTFE薄膜,PTFE的厚度越大,复合膜系的电荷储存稳定越好。经过开路热刺激放电(TSD)后,复合膜系中剩余的深阱电荷量约占总电荷量的47%。对于相同厚度的PTFE薄膜,开孔率大的复合膜系的电荷储存稳定性优于开孔率小的复合膜系,这是因为大开孔率导致脱阱电荷迁移途径增长的缘故。作用48小时,复合膜驻极体对浓度为100cfu/ml大肠杆菌溶液的抑菌率可达96%。
  • 李春红;李春梅
    . 2013, 44(S1):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试验机和电子万用试验机等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晶间腐蚀情况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试样析出了不连续的第二相,稳定化处理和冷轧后的试样均无晶间腐蚀现象,试样在180℃下退火后,试样内形成了等轴晶粒,晶界上连续分布的β相,出现了晶间腐蚀现象,保温90h比15h晶界上析出β相更多,试样的晶间腐蚀更加明显;合金稳定化处理后硬度最高,冷轧后试样的硬度最低,在180℃下退火保温15h和90h的硬度比冷轧后高,但低于稳定化处理后的试样,稳定化处理和退火后的试样的塑性较冷轧态好。
  • 张莹琪;高磊;高瑞芳
    . 2013, 44(S1):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PH为5.4时, CTMAB/正丁醇/正庚烷/水、OP-10/正丁醇/正庚烷/水、SDS/正丁醇/正庚烷/水O/W型微乳液介质中,碘绿的分配系数和平均有效介电常数。结果表明碘绿的分配系数规律:CTMAB阳离子微乳液> SDS阴离子微乳液> OP-10非离子微乳液。平均有效介电常数规律:OP-10非离子型>CTMAB阳离子型>SDS阴离子型。并初步解释了微乳液类型对碘绿增溶能力和增溶位置的影响。
  • 李雅东;张学军;田艳红;徐晓;王素卿;李金亮
    . 2013, 44(S1):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磷酸氢二铵改性人造棉为基体材料,酚醛树脂为改性剂,经喷涂、炭化制备燃料电池扩散层材料用碳布。研究了酚醛树脂含量对碳布强度、电阻率、厚度和密度的影响,并通过XRD谱图和SEM图片对碳布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酚醛树脂对碳布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在提高碳布强度的同时降低其电阻率。当酚醛树脂添加量为54%时,碳布强度提高40%,体电阻率降低至0.06Ω?cm。关键词:酚醛树脂 碳布 强度 体电阻率
  • 林子增;黄瑛;谢文理
    . 2013, 44(S1):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陶粒制备工艺的烧成温度范围,考察焙烧机制,进行了不同温度污泥烧制页岩陶粒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控制参数耐火度 可以表征混合料烧成开始温度;1000℃以下烧制陶粒的孔径分布为单峰曲线,1050℃-1100℃烧制陶粒的孔径呈现双峰结构,焙烧机制对陶粒孔隙分布有如下影响:提高焙烧温度,峰值孔径增大,延长焙烧时间,峰值孔径相对位置增加;XRD分析表明,陶粒主要晶相为石英和蓝晶石,在1050 ℃以上烧结,孔分布出现双峰曲线,可能与氧化铁分解有关。
  • 钦兰云;王维;杨光;卞宏友
    . 2013, 44(S1): 9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Ti6Al4V钛合金的高温耐磨特性,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利用激光沉积制造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相的方法制备了钛基梯度涂层。观察了耐磨梯度涂层的微观组织,测量了涂层和Ti6Al4V基材在5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显微硬度,并对涂层的强化机制和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位自生的TiC颗粒增强相均匀弥散分布在基体中,从基材到涂层顶部分别呈现粗大树枝晶、较大的颗粒状晶体、相对细小的颗粒状晶体形态。显微硬度分析显示涂层硬度保持在HV400~450之间,由基材到表层呈梯度上升趋势。涂层表现出较好的高温耐磨特性,和基材的磨损体积比为2.86。TiC颗粒的弥散分布强化和激光沉积基体组织的细晶强化是显微硬度和高温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 寇莹;张伟强;娄长胜;吕逍
    . 2013, 44(S1): 98-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温下的水溶液体系中,采用恒流电沉积技术在Cu基体上制备了Sm-Fe合金薄膜。研究了电流密度对沉积膜层的表面形貌、厚度、元素含量以及物相组成的影响,并测试了制备出的Sm-Fe合金膜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银灰色的沉积膜由金属Sm、Fe及少量的O组成;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膜层中Sm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m含量越多,膜层的表面越平整光亮;沉积膜主要由Sm Fe12、Sm3Fe5O12等化合物组成,电流密度影响了膜层中物相组成的含量,进而影响了膜层的磁性能。
  • 张颖;李宁;颜家振;傅旭
    . 2013, 44(S1):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干湿循环增重法、极化实验研究了Al含量对Mn-Cu基阻尼合金在0.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EDS、XRD等手段对Al元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元素的添加使材料的自腐蚀电位(Ecorr)提高,腐蚀电流密度(Icorr)降低,合金的耐蚀性增加;另一方面,含Al元素的Mn-Cu合金腐蚀产物中Al2O3与Cu2O、Mn3O4、Mn2O3协同作用,使腐蚀层结构致密化,有效阻碍了Cl-向基体的扩散,使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提高。
  • 刘雪婷;何崇斌;薛异荣;焦龙龙
    . 2013, 44(S1):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陶瓷片上制备掺Mg的SrTiO3薄膜。在SrTiO3中掺杂不同含量的Mg离子,Mg在钛酸锶中取代钛位,形成受主掺杂。本文研究了掺杂对薄膜的电阻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掺杂浓度为4%时,电阻率最小。当掺杂浓度为4%时,薄膜电阻率会随着光功率变化而变化,当光功率小于100W时,电阻迅速减小,超过100W时,减小幅度变小。
  • 赵平;吕坤;杨少华;高虹
    . 2013, 44(S1): 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EDTA-2Na为螯合剂,在不同pH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后将不同形貌的CoS2装配成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pH=1,4)下制备的CoS2呈空心球形,在中性条件(pH=7)下制备的CoS2呈表面带有大量纳米级颗粒的块状,在碱性条件(pH=9,11)下制备的CoS2呈片状。随pH的增大,CoS2材料的粒度逐渐减小,单体电池的放电平台电压逐渐升高,内阻减小。
  • 刘伟;魏俊富;王兵
    . 2013, 44(S1): 11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采用电子加速器高能电子束辐射聚合的方法制备黄芩素分子印迹聚合物。该方法与传统的聚合方式相比具有无需添加引 发剂,反应速度快,生成产物稳定等特点。只需以中药活性成分黄芩素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稀酸为功能单体,就可以制备了具有特异选择吸附性的黄芩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运用红外光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了黄芩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
  • 工艺 ·技术
  • 韩涛;彭玲玲;涂铭旌;朱达川
    . 2013, 44(S1): 116-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球形YAG:Ce粉体。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焙烧温度、混悬液浓度、Ce3+掺杂量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AG:Ce前驱体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 ~ 10 μm之间,经1300 ℃焙烧处理,形貌由毛团状转变为米团状。焙烧温度超过900 ℃时,形成YAG单相,并随着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增大。随着混悬液浓度的增加,粉体尺寸明显增大,相应的发光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达到0.2 mol/L时,发光性能最佳,是由于其不同的光学性能造成的。随着Ce3+掺杂量x增加,粉体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 = 0.06时,达到最大值;粉体的发射光波长先红移后蓝移,当x = 0.1时,红移达最大值。由于电多极的相互作用,产生Ce3+浓度淬灭效应,其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Rc ≈ 1.9 nm。
  • 李运林;张超;杨捷;周明华
    . 2013, 44(S1): 120-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利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不同的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条件下制备的TiO2纳米管(TNT)的结构特征对其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了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特征的TiO2纳米管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反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的长径比对其光电催化性能影响最大。其管长和管径随着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壁厚随着氧化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在其管长为25.85μm、壁厚为10.23nm,长径比为178, 粗糙系数为175的条件下具有最大光电流密度48×10-3 mA/cm2,对甲基橙(MO)光电催化降解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达到最大值2.26×10-3 min-1
  • 韩世岩;李淑君;王威;宋湛谦
    . 2013, 44(S1): 126-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一种松香基双季铵盐和CTAB为共混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调节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用量,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了SiA、SiB、SiC、SiD四种二氧化硅材料。采用TGA确定煅烧温度为550℃;SEM照片分析可知SiC、SiD的微观形貌优于SiA、SiB,且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无团聚;TEM照片分析可知,SiC、SiD为具有介孔结构的球形颗粒;FTIR确证了SiC、SiD煅烧前后的基本结构;经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SiC、SiD的孔径主要集中在3.8 nm处,比表面积和累积孔体积分别为685.29 m2/g、1.22 cm3/g和609.73 m2/g、0.93 cm3/g。
  • 孙梅;周海鸥;胡寒梅;杨明娣;田玉鹏
    . 2013, 44(S1):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取代结构的双光子聚合引发剂1,3,5-三[4-(N,N-二乙氨基)苯基]乙烯基]苯基]苯(4),通过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1H NMR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并测出其双光子吸收截面为987*10-50cm4.s.photon-1。利用本文合成的1,3,5-三[4-(N,N-二乙氨基)苯基]乙烯基]苯基]苯做双光子聚合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齐聚物做单体(CN120C80),200 fs, 76 MHz、Ti: sapphire 飞秒激光器做光源,进行了三维周期微结构的制作。所合成化合物是潜在应用前景的双光子吸收材料。
  • 李宏亮;郭汉杰;张十庆;张鑫;杜广巍
    . 2013, 44(S1):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对敬业中板厂高强度船板DH36力学性能不合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钢板中心存在微裂纹,微裂纹产生的原因在于心部条状MnS、碳氮化物夹杂的聚集以及马氏体、贝氏体硬性组织的出现。通过合理设计化学成分,改进炼钢、轧钢等工艺,使钢板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并顺利通过九国船级社的认证。
  • 刘军;高峰;吴尧鹏;王琨;何宏伟;康利涛;梁伟
    . 2013, 44(S1):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氧化铝含量(Al2O3)67wt%的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白云石为烧结助剂制备了高强度压裂支撑剂;并通过烧结制度优化、物相分析与微结构表征,初步探讨了支撑剂强度提升机理。研究表明,白云石可以促进煅烧过程中液相的生成,从而起到以下作用:(1)降低制品烧成温度;(2)促进棒状莫来石晶相的发育;(3)填充孔隙,强化晶粒间的粘结作用。对比实验发现,液相对晶粒的粘结作用以及交错棒状莫来石结构是样品机械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当白云石添加量为3wt%时,样品性能最佳:在1290℃至1400℃温度范围内处理的样品破碎率小于6%;1350℃煅烧样品破碎率降至2.9%,样品体积密度为1.75g/cm3,视密度为3.12g/cm3。
  • 王明娟;高保娇;杜俊玫
    . 2013, 44(S1): 142-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分子反应法, 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砜(PSF)侧链, 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砜PSFNA. 以PSFNA为大分子配基, 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 与Eu(Ⅲ)离子配位, 分别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F-(NA)3-Eu(Ⅲ)与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F-(NA)3-Eu(Ⅲ)-(Phen)1.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应用Antenna 效应理论, 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实验结果. 同时也制备了配合物的固体薄膜, 考察了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键合在PSFNA侧链的配基NA能有效地敏化Eu(Ⅲ)离子的荧光发射, 大分子配基PSFNA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 但是, 键合在PSFNA侧链的配基NA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无敏化作用, 还会发生由中心离子激发态到配基三线态的逆向能量转移. 第二配体的协同配位效应使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
  • 常丽娟;付志兵;袁磊;韦建军;刘西川;唐永建;王朝阳
    . 2013, 44(S1):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反应前驱体,三聚氰胺为氮源,经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氮掺杂碳气凝胶(N-CA),并对其进行CO2活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经CO2活化后的氮掺杂碳气凝胶(N-ACA),其骨架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孔尺寸明显减小;氮吸附数据表明,CO2活化能够较好的起到造孔的作用,N-ACA的比表面积高达4082 m2/g;热重曲线(TG和DTG)说明CO2与N-CA的反应主要从650℃开始, 当温度升至1150℃时失重速率达到最大,选取最适宜的活化温度范围为800-1000°C;X-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测试表明,与N-CA相比较,N-ACA具有的氮原子百分含量明显减少,但供电子能力较强的吡咯氮含量有所增加。
  • 林云;蒋虎南;林晨如;魏克珠
    . 2013, 44(S1):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研制了一类未见报道的二茂铁有机磁/BLT系微波陶瓷(OPM/BLT)磁性复合材料,用理论计算和相位延迟法得到的有效磁导率μe及有效介电常数ε十分接近,表明理论计算是获得有机磁材μe 和εe的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方法,用OPM/BLT(质量%)制作的微带天线在1616MHz的带宽达8.6%,几何尺寸可缩小20.7%,并有良好的增益和轴比。因此,这种新型的有机磁复合材料可用最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微带天线的小型化与宽带化,在军工和高科技产品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周丹;柯炜昌;陈义坤;李丹;姜发堂
    . 2013, 44(S1): 161-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淀粉等几种植物多糖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及冷冻干燥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基干凝胶。通过质构仪、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水蒸气吸附平衡、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此干凝胶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干凝胶表面光滑平整,没有皱缩、裂纹和塌陷。干凝胶内部呈三维空间网状结构。N2吸附表明干凝胶比表面积为51.84m2/g,平均孔径50nm。此干凝胶样品在RH50%-80%的环境中吸湿量约6%-16%,仍能保持原有的形态不变。在169℃以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赵丽;许富民;董伟;李颖;川崎亮
    . 2013, 44(S1): 166-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模拟了脉冲微孔喷射法(POEM)制备均一微粒子过程中液滴振动行为以及材料物性值(如粘度、表面张力等)对振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粒径液滴的振动时间和开始凝固时间,揭示不同气氛下获得高圆球度微粒子的规律。结果表明最初产生的液滴存在振动现象,随着振动的减弱液滴逐渐振动为球形;当表面张力增加时,液滴的振动频率增加,振动时间减小;粘度增加时,振动频率几乎不变,但振动时间显著减小;对于熔点较低的材料,适合选用Ar作为冷却气体;制备的粒子粒径越小,越容易获得较高的圆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