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2-02-29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朱振峰;于光红;李军奇
    . 2012, 43(04): 409-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波水热法在200℃时制备了形貌均一的正交晶型的巢状微球状的Bi2WO6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分别对巢状Bi2WO6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也考察了Bi2WO6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500w氙灯的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的过程中,巢状Bi2WO6微球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这与组成它的纳米片的纳米尺寸效应、微球大的表面积、本身层状堆积结构密切相关,其纳米片堆积起来的巢状结构可以使可见光在层状微球内经过多次散射和反射,延长了可见光传输的光程,增加了可见光的利用率。
  • 金方银;王林翔;刘荣;张诚
    . 2012, 43(04): 413-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了基于唯象相变理论的非凸本构关系,对圆管中磁流变流体的层流运动进行了分析。所采用的本构关系能模拟磁流变流体特有的剪切力-应变率关系中的滞回特性。通过分析,建立了圆管层流的流速分布函数,同时对圆管层流的流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固定磁场强度时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对分别采用的非凸本构模型和宾汉本构模型的流速和流量公式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非凸本构模型的优点。
  • 江伟民;潘君;江伟民;罗春花;张寅星;龚啸元;王素军;王素军
    . 2012, 43(04): 417-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合成的生物素接枝改性聚乳酸(BPLA)新型材料及其自组装纳米球,体外探讨其与生物素配体—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据此判断BPLA材料可能具有的特异性生物活性和自组装纳米球的靶向性。实验结果显示,BPLA高分子膜在37℃的情况下能与链霉亲和素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在体外模拟体液静止和流动情况下,其自组装纳米球能够与链霉亲和素特异性的结合;同时在以链霉亲和素为臂时,BPLA纳米球仍然具备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能力。结果提示,BPLA材料及其纳米球在组织工程及药物缓释领域具有潜在的调控细胞生长及靶向的应用前景。
  • 董发勤;彭月飞
    . 2012, 43(04): 421-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自制高性能石墨基导电砂浆制作电热炕发热面,设计了北方火炕模型,通过fluent数值模拟分析了电热炕的采暖性能,结果显示炕面温度分布均匀,致热效果好。经实测,在1kw快速升温档,电热炕迅速升温,其平均升温速率达0.75℃/min,在安全电压保温档时,电热炕炕体温度维持在25.7℃左右,环境温度也相对实验前升高2.7℃。
  • 耿志挺;何青;郭利泉
    . 2012, 43(04): 424-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柔性投影显示屏具有可弯曲、易携带、耐冲击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本文对柔性投影显示屏的增塑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适的添加量,发现了增塑剂含量与塑性-脆性转变规律,为制备柔性投影显示屏提供了理论依据。
  • 冯跃军;庞起;何军
    . 2012, 43(04): 426-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四脚状纳米ZnO和ZnO纳米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ZnO的晶型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VD法制备的四脚状纳米ZnO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其最小平均臂宽约为70 nm,臂长约300 nm,制备的纳米棒直径约为84 nm, 长约2μm,且都为六方纤锌矿晶型结构。将ZnO纳米四脚状及纳米棒利用滚涂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形成ZnO光阳极,经N719染料敏化后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染料敏化小尺寸的四脚状纳米ZnO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1.88%)高于染料敏化大尺寸的四脚状纳米ZnO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1.18%),远高于染料敏化ZnO纳米棒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0.7%)。
  • 宫建红;林淑霞;高军
    . 2012, 43(04): 430-4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在铁基触媒中加入硼铁粉的方法制成Fe-Ni-C-B系触媒,用静压法合成含硼金刚石。研究了含硼金刚石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电阻-温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区间内,金刚石具有不同的电离能,文中分析了其原因。同时测得此含硼金刚石的最高工作温度为773K左右。本文为高温半导体金刚石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汪海波;汪海婴;梁艳萍
    . 2012, 43(04): 43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分别提取鱼鳞中的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利用动态流变仪和物性分析仪开展胶原凝胶形成和凝胶性能的相关研究,并与哺乳动物来源的猪皮胶原(PC)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3种胶原蛋白均为典型的Ⅰ型胶原并具有完整的3螺旋结构;蛋白浓度和体系pH是影响胶原凝胶形成的重要因素,ASC形成凝胶的临界pH为4.5,而PSC和PC为5,3种胶原蛋白凝胶形成的临界蛋白浓度均为0.5mg/mL;动态流变仪形变率扫描、温度扫描以及蠕变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ASC容易形成一种硬度高但脆性大的凝胶,升高温度可导致其凝胶结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而PSC和PC更容易形成一种硬度小但韧性好的凝胶,在低于蛋白变性温度的条件下升高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凝胶硬度;凝胶质构分析的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凝胶质构受蛋白浓度、体系pH和蛋白的3螺旋结构影响。蛋白浓度越高、体系pH越接近中性,形成的凝胶硬度越大,但脆性也随之增加;当胶原蛋白因受热而导致其三螺旋结构破坏后,其凝胶形成能力急剧下降。
  • 安玉良;隋宏超;袁霞;郑朝晖;张晓梅;
    . 2012, 43(04): 438-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Co0.8Zn0.2F2O4钴锌铁氧体溶胶,加入活性炭于溶胶中,经浓缩制得活性炭/钴锌铁氧体凝胶,再经过低温煅烧,制备出形态和结构理想的活性炭负载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详细地考察烧结温度、煅烧时间及活性炭与铁氧体的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元素分析(EDX)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分析。采用波导法在8.2-12.4GHz波段对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进行电磁参数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其吸波性能较好。
  • 阮建明;隋妍萍;李涛
    . 2012, 43(04): 442-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aSb的禁带宽度为0.72eV, 是热光伏电池的理想材料。本文采用共蒸发的方法,在普通玻璃衬底上生长GaSb多晶薄膜。通过XRD谱、Hall及透射反射谱测试,研究了Ga、Sb源的蒸发温度、衬底温度以及薄膜厚度对薄膜的结构特性和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厚度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随衬底温度的升高、Ga源温度的降低以及厚度的增加,迁移率逐渐上升,迁移率最高可达172cm2/V?s;随衬底温度的降低、Ga源温度的提高以及厚度的增加,载流子浓度逐渐增加。
  • 陈宇方;周永江;斯永敏
    . 2012, 43(04): 446-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材料的谐振特性与其周期单元特性相关,周期单元的某一或是某几个参数的改变可以实现对超材料反射特性的调谐。本文利用有源集总元件的可变电阻特性,结合超材料设计,通过仿真优化和实验制备得到可电调谐超材料;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布线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反射率特性和可调谐特性;并采用等效电路法对主动FSS层的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
  • 王利英;李小雷;宿太超
    . 2012, 43(04): 450-4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直接氮化法合成的AlN微米粉为原料,添加3%wt的CaC2为烧结助剂,在5GPa的压力下烧结30min,考察不同烧结温度对AlN陶瓷热导率的影响。用阿基米德排水法、XRD、SEM等技术手段对AlN烧结体进行性能检测。研究表明,在1500~1800℃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促使AlN陶瓷内部晶粒长大,晶型饱满,尺寸均一,晶界相减少,实现烧结致密化,利于热导率的提高。
  • 刘静;泰国伟;蒲春生
    . 2012, 43(04): 454-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温敏共聚物的流体特性,分析其在溶液-凝胶转变过程解释共聚物溶液随温度变化形成凝胶机理。以室内合成的四元共聚物溶液为基础,采用动态流变实验测定了该共聚物溶液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剪切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变化,确定了凝胶特性,并与试管倒置法比较了凝胶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临界温度为143℃,在一定浓度下(高于接触浓度C*),低于此温度共聚物溶液具有一般粘性流体特性;高于次温度可形成凝胶网络结构;溶液在测试温度(65℃-240℃)内,其损耗角从56.27°逐渐变为31.04°,溶液体系从粘性流体逐渐到粘弹性流体过度;说明该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温敏特性。
  • 陈忠敏;熊佳庆;廖大刚;李浩
    . 2012, 43(04): 457-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废弃蚕茧中提取并制得易溶性丝胶蛋白(SS)粉末,玉米淀粉(MS)作填充剂,与PVA经水相共混和反复冻融制备了不同配比SS/PVA/MS复合凝胶膜。经红外检测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分别以去离子水和模拟体液(SBF)为介质,考察了SS/PVA质量比及MS含量对膜材料力学性能、溶胀性和降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S/PVA质量比为3/7,MS含量为18%时,膜的断裂伸长率为最优,拉伸强度可达到较优水平,而通过对MS含量和SS/PVA质量比的调整,可以达到调节复合膜降解速率的目的。
  • 任国强;邢金柱;李晓红
    . 2012, 43(04): 462-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001) Si衬底上制备了Cu(120nm)/Ta(5nm)/Ti-Al(5nm)/Si异质结,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 X射线衍射(XRD)和四探针测试仪(FPP)等方法研究了Ta(5nm)/Ti-Al(5nm)集成薄膜用作Cu和硅之间阻挡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发现,Cu/Ta/Ti-Al/Si异质结即使经受850 ℃高温退火后,样品的XRD图中也没有出现杂峰,表明样品各层之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相对于800℃退火的样品,850℃退火样品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急剧增大,同时方块电阻也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表明Ta(5nm)/Ti-Al(5nm)集成薄膜在850℃时,阻挡性能完全失效。由于Ta和Cu之间存在良好粘附性以及Ti-Al强的化学稳定性,Ta(5nm)/Ti-Al(5nm)集成薄膜在800 ℃以下具有良好的阻挡性能。
  • 李永肖;李东风;侯瑞斌
    . 2012, 43(04): 465-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2-苯基-5-〔甲基丙烯酰胺基取代苯基〕-1,3,4-噁二唑(OXD)与甲基丙烯酸乙基咔唑酯(CzEMA)两种单体合成了含噁二唑和咔唑基团的无规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紫外,荧光,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有很好的溶解性,均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如THF,CHCl2,CHCl3等,其分子量在16950~22500之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90~222 ℃),最大吸收波长在220~340 nm之间,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荧光发射波长均在372~451nm范围内,是一类蓝紫色荧光聚合物。共聚物随着CzEMA组分的减少和OXD组分的增加,发射波长蓝移,其中以P(OXD8-CzEMA2)的荧光性最好,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70。
  • 闫健娜;高会元;张彦改
    . 2012, 43(04): 469-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以商用聚醚酰亚胺(PEI)作为前躯体,采用经过ZrO2-Al2O3复合溶胶修饰的陶瓷氧化铝为支撑体、浸渍涂膜制备聚合物膜,在空气中预氧化处理后,经500~800oC不同的炭化温度下制备出气体分离炭分子筛膜。为了考察炭化温度对炭膜结构和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气体渗透等测试手段,对热解过程聚合物膜热稳定性、炭膜化学结构、炭微晶结构和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炭化温度对所形成炭膜表现出不同物理和化学结构、炭结构和孔结构,最终影响炭分子筛膜的气体渗透性和分离选择性。
  • 王永田;刘宗德;薛志勇
    . 2012, 43(04): 473-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碳纳米管(CNT)膜/电解液(电解质溶液)界面的整流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用的碳纳米管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整流效应通过分析其伏安特性来研究。结果发现:在室温下与一定浓度的电解液中, 碳纳米管膜/电解液界面呈现出较强的整流效应,且该效应随电解液温度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文中还重点讨论了碳纳米管膜/电解液界面整流效应的产生机制。
  • 刘晓敏;邓先伦;王国栋;朱光真
    . 2012, 43(04): 476-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屑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经过碳化、活化两步法制备的丁烷吸附炭,并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时间、正丁烷流量和吸附温度的变化对正丁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另外研究了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实验证明,活性炭吸附正丁烷是一个吸附与解吸并存的快速物理吸附过程。正丁烷流量显著影响活性炭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时间,但不影响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qe)。活性炭对正丁烷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正丁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为放热反应。活性炭对正丁烷的吸附动力学行为遵循班厄姆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通过班厄姆方程计算得到的qe与实验得到的qe非常接近,通过拟合可以得到理想的吸附速率方程。
  • 徐雪娇;朱正吼
    . 2012, 43(04): 480-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一种制备非晶变压器磁芯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高度低的铁基非晶磁芯热处理后在两侧面用树脂封装,然后将多个封装后的磁芯叠加成高度能满足非晶变压器需求的组合磁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宽度为50±0.2mm、厚度33±2μm的Fe78Si9B13非晶带材,经过420℃×2h退火处理后,制备成高度200mm的电力变压器磁芯,该磁芯的磁性能与高度50mm的原装磁芯的磁性能相近,在f=1kHz,组合磁芯的矩形比为0.5-0.7,最大饱和磁感应强度1.4-1.5T。组合磁芯表现出良好的软磁性能,可以满足电力变压器要求。
  • 常家东;贾贵西;李振
    . 2012, 43(04): 484-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6204轴承钢球表面制备出CrC复合镀层,并对CrC镀层轴承和无镀层轴承的性能可靠性进行了试验及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C镀层钢球轴承明显降低了轴承的振动值、提高了振动的稳定性和抗温变性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
  • 郑玉婴;王攀;李宝铭
    . 2012, 43(04): 487-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3-乙酰基吡咯(PAPy)/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利用FT-IR、1H-NMR、XRD、FE-SEM、HR-TEM、TGA等方法对单体和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研究。红外光谱显示,PAPy与MWNTs间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MWNTs仅作为3-乙酰基吡咯(APy)单体聚合的模板。FE-SEM与HR-TEM分析表明,PAPy仅涂覆在MWNTs的外表面,涂覆厚度取决于APy与MWNTs间的质量比。热重分析表明,MWNTs可以提高PAPy/MWNT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利用四探针法对样品进行了电导率测试,发现通过MWNTs与PAPy复合,可以显著的提高PAPy的导电性,并通过控制投料比,可以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接近MWNTs的电导率。
  • 王晨;汪炜;陈君君
    . 2012, 43(04): 492-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NiO电致变色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薄膜的结构、形貌和成份,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光学性能,用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研究了Co掺杂对NiO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优化了NiO薄膜表面形貌,形成了均匀分布的纳米介孔微结构,从而提高了薄膜电化学活性,同时提高了薄膜的光调制幅度。
  • 朱秀红;陈光华;正茂盛
    . 2012, 43(04): 496-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丝辅助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法(HWAMWECR-CVD),通过改变衬底温度及氢稀释比制备了系列硅基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及氢稀释比对薄膜由非晶相转晶相相变及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低温制备硅基薄膜时,衬底温度和氢稀释比的提高都有利于非晶相向晶相的转变,但提高氢稀释比对相变的影响更为显著;晶化比越高并不代表薄膜光电性能越好,95%氢稀释比条件下制备的微晶硅薄膜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
  • 黄涛;闫勇;余洲
    . 2012, 43(04): 499-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SLG衬底上沉积Mo薄膜,对不同溅射功率和溅射工作气压下沉积的薄膜进行X-射线、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阻率测试,讨论工艺参数对沉积Mo薄膜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薄膜沉积速率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薄膜的结晶性能变好,沉积速率提高,在沉积功率范围内薄膜均匀致密,表面无空隙,电阻率较低;随着溅射工作气压增加,薄膜结晶性能变差,沉积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沉积工作气压范围内,薄膜致密,随气压降低 ,电阻率急剧减小。因此,较高的溅射功率和较低的工作气压沉积的Mo薄膜更适合作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BC层(背接触层)。
  • 张文杰;白佳威
    . 2012, 43(04): 504-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十八胺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多孔TiO2薄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理化性质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的增加,TiO2薄膜表面逐渐形成清晰的孔结构,晶粒尺寸增大。薄膜由锐钛矿型TiO2组成,Ti以Ti4+的形式存在。文中制备的TiO2薄膜厚度在200 nm左右,薄膜的UV-Vis透射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煅烧时间的延长先下降而后又上升。多孔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增加,在500 ℃煅烧2 h制备的薄膜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 邓富泉;马建中
    . 2012, 43(04): 508-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应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材料中,考察了POE用量对EVA/POE复合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发泡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滑石粉用量对POE/EVA复合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弹POE/EVA复合发泡材料的优化配方。
  • 刘来宝;张云升
    . 2012, 43(04): 512-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电气石微粒表面钛盐水解包覆纳米TiO2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构建电极性矿物/ TiO2体系,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催化体系进行了表征。以苯酚溶液为目标物,考察了动态条件下催化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体系对苯酚具有良好的分解性能,在苯酚浓度不断变化时的速率常数从-0.0012到-0.0503变化,证明在苯酚浓度变化的条件下对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明显的影响。在加入的催化剂量不断变化时的催化速率常数从-0.0105到-0.0051,降解苯酚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
  • 阎建辉;余艳平;刘跃进;张丽;周民杰
    . 2012, 43(04): 516-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CuAl2O4,用草酸做牺牲剂,在150 W的氙灯照射下,考查了不同焙烧温度,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XRD、SEM、TG-DTA对样品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表征,表明CuAl2O4为尖晶型结构,粒径为10 nm左右。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考察了固相法、共沉淀法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溶胶-凝胶法产氢活性最好,产氢速率为41 mL/h;共沉淀法次之,为34 mL/h;固相法最差,为25mL/h。
  • 龙云飞;李媚琳;杨克迪;葛利;吕小艳;文衍宣
    . 2012, 43(04): 520-5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xNaxV2(PO4)3/C(x=0,0.02,0.05,0.08,0.10,0.15)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充放电性能和锂离子脱嵌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少量Na+不影响材料Li3V2(PO4)3的基本结构,但可在Li3V2(PO4)3中形成电子缺陷,提高晶体内部原子的无序化程度,降低极化和电荷转移电阻,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Li3V2(PO4)3/C相比,Li2.98Na0.02V2(PO4)3/C在倍率为15C下的第50次放电容量提高12.1mAh?g?1,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李月姣;吴锋;胡仁超;陈实
    . 2012, 43(04): 525-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不同聚硅氧烷(PDMS)含量的聚氧化乙烯-聚硅氧烷(PEO-PDMS)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确定出PDMS最佳添加量,并以此配比为基体,通过复合不同质量分数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SI)或N-甲基、丙基哌啶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PP13TFSI),制备得到不同体系的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离子液体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样品PPP-100%室温电导率达到5.6×10-4S/cm。同时,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热学和电化学稳定性。通过两种体系聚合物电解质性能对比得知,PP13TFSI离子液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优性能,有望作为新型电解质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
  • 周生刚;孙小华
    . 2012, 43(04): 529-5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尿素作为氮源,盐酸 (HCl) 为钛酸丁酯(TBT)的保护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氮掺杂TiO2微球。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多功能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表征了盐酸加入量对微球形貌、物相、成分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合成形貌较好的二氧化钛微球,同时实现了氮掺杂;盐酸加入量对微球形貌、物相和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发现M(HCl):M(TBT)为2.6:1时光催化效果最佳,在紫外灯和可见灯照射下催化效率均超过Degussa P25。 Degussa P25。
  • 杨辉;黄菲菲
    . 2012, 43(04): 53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研究了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药物的控释性能。采用微乳液法先制得多孔球形碳酸钙,并以此为模板与磷酸氢二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出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硫酸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对庆大霉素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直径约10μm,粒度均匀、分散良好,且对庆大霉素的载药率为18.0﹪,包封率为46.0﹪,持续释药时间达到10天。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对药物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
  • 杨伟光;王亚丽;史伟民
    . 2012, 43(04): 541-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二甘醇为鳌合剂和反应液制备钛的醇酸盐前驱体球,然后180 ℃水热处理得到高度晶化的复合分级结构的TiO2球。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探讨了TiO2复合分级球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