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1年, 第42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11-03-25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赵渺
    . 2011, 42(S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文采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成灰黑色的三方向硒。以蔗糖、葡聚糖为软模板和形态导向剂,制备出了尺寸均匀、形态不同的硒纳米线。并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他们的成线机理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糖对硒纳米线生长的影响不同,在蔗糖条件下生成的硒纳米线尺寸较小,直径在80-300nm,长度在大约6?m左右。而在葡聚糖条件下生成的纳米线直径在500nm以上,长度达到0.5cm。它们生成的Se纳米线均为三方相结构,并且结晶性能良好,其生长方向沿着三方向硒的[001]方向生长。
  • 黎步银;刘佳;黄兆祥
    . 2011, 42(S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盐法于900℃成功合成了La9.33(SiO4)6O2前驱粉体,并在1500℃烧结成瓷。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环境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证明合成产物为磷灰石相,其陶瓷电解质晶体颗粒饱满均匀,有较好的致密性。采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材料的导电性,发现用熔盐法制备La9.33(SiO4)6O2陶瓷电解质的前驱粉体可以提高其电导率,降低其激活能。
  • 童晓梅
    . 2011, 42(S1):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相变温度为60℃,相变潜热为64.2 J/g,储热密度为168.2 kJ?kg- 1 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着重研究了芯壁比对热性能及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储热调温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光学显微镜、FT-IR、DSC、TGA、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微胶囊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呈规则的球形,平均粒径为32μ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无水乙醇、丙酮中稳定,能被苯、四氯化碳等破坏;耐酸碱性强;耐久性好;调温效果明显,可应用于建筑领域。
  • 董世运;闫世兴
    . 2011, 42(S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以18Cr2Ni4WA渗碳钢为材质的车辆典型零件磨损面激光再制造问题,采用Fe90合金粉末进行了失效零件的激光熔覆再制造工艺研究;以熔覆层为分析对象,通过SN比和方差分析获得影响熔覆层稀释率的显著因素为激光功率和送粉量,并给出了工艺参数与稀释率关系的定量表征关系范围,综合组织、相组成分析了熔覆层具有较高硬度的原因。结果显示,采用Fe90合金粉末激光熔覆再制造失效零件在恢复表面尺寸的同时,又可大幅提高表面的硬度,具有良好的工艺适用性。
  • 张静
    . 2011, 42(S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相法制得了SmFeO3粉体。借助XRD、SEM对SmFeO3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SmFeO3的微波电磁特性及其吸波性能、红外辐射率以及1.06 μ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250℃时,可以制得单一相的SmFeO3粉体;该粉体宏观呈现橙红色,微观颗粒为尺寸大小2-4μm的不规则块状。当单层SmFeO3材料的厚度为2.0mm时,反射损耗在15.8GHz左右出现约为-10dB的峰值,同时在14.3-16.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耗均达到-5dB。SmFeO3粉体在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为0.31%,激光吸收性能强;红外辐射率为0.58,属于中低红外辐射率。
  • 刘翠霞;杨延清;徐婷
    . 2011, 42(S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CVD法制备SiC纤维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CVD法SiC纤维沉积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五种工艺因素和四个水平,计算了不同工艺因素条件下的方差,分析了各自影响的显著性。找出影响SiC纤维抗拉强度工艺因素的主次顺序,并讨论了主要工艺因素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
  • 董征
    . 2011, 42(S1):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恒电位诱导组装法,在40℃、2.5V恒电位条件下,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硅薄膜,并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对硅薄膜的生长条件、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溶液中用于模板剂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高于其临界胶束浓度并且在一定的正硅酸四乙酯(TEOS)浓度时,才可以得到岛粒状的硅薄膜。由荧光光谱可知,组装成的硅薄膜经过焙烧,可生成氧缺位的SiOx薄膜,其中x≤2。由于氧缺位,在3.8 eV光的激发下有2.5 eV的光致发光。
  • 郭庆;秦丽溶;赵建伟;郝永皓
    . 2011, 42(S1):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采用三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具有Y形孔道的氧化铝(AAO)模板,然后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法,在模板内成功合成了分叉Ni纳米线的有序阵列。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镍纳米线分布均匀,排列有序,呈Y形分叉结构,其主干和分支的直径分别约为75 nm和50 nm。磁性测试结果显示分叉Ni纳米线阵列具有明显的磁各向异性,在垂直磁记录介质和纳米电子器件组装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陈刚;黎向锋;左敦稳;王宏宇;孙玉利
    . 2011, 42(S1):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分散醇水系纳米CeO2悬浮液,引入沉淀率及其变化量评价其分散稳定性,讨论了球磨时间、球料比、球磨机转速和纳米CeO2质量分数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破碎力打开团聚体的形式来分析球磨时间的影响,从颗粒受作用次数方面来讨论球料比的影响,球磨机转速是划分研磨力和冲击力的主次地位的重要参数; 理论CeO2质量分数和球料比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分散稳定性和球磨机的能量利用率。
  • 李方文;贾海武;马淞江
    . 2011, 42(S1):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001×7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及改性树脂对轧钢乳化含油废水的除油和除浊性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改性工艺参数,并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改性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工艺参数为树脂/CTAB=4:1(质量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h和反应溶剂为二次蒸馏水,在此条件下CTAB枝接量达到0.17mmol/g;改性树脂在1487.69cm-1处出现了由季铵基团烷基C-H键弯曲变形振动引起的特征吸收峰、改性树脂在250℃前的失重率低于未改性树脂表明树脂改性后其亲油性增强和改性后大部分树脂破裂出现空隙导致其热稳定性降低,表明CTAB已成功枝接到树脂上。在滤柱运行时间内,改性树脂的除油率和除浊率均达98%以上,比未改性树脂分别提高了31.7%和8.0%,且高去除率能保持稳定。
  • 杨余芳;文朝晖
    . 2011, 42(S1):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硫酸盐-氯化物-酒石酸电解液体系中电沉积Fe-Co合金箔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流密度、温度、pH值、电解液组成等因素对合金箔的组成及沉积速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获得性能优良、厚度为40~45μm、Fe含量为12.8~33.5%的Fe-Co合金箔。通过SEM、EDS和XRD对Fe-Co合金箔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检测分析,表明合金箔表面光亮平滑,晶粒细小,均匀致密;为Fe-Co固溶体面心立方(FCC)晶体结构;显示出(111)、(200)、(311)和(222)晶面织构,表现出(111)和(200)择优取向。
  • 冯沙沙;耿浩然
    . 2011, 42(S1):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本文研究了铜基电触头材料的温压行为,通过温压试样性能分析得出了最佳的温压工艺参数,并与冷压压制试样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下,温压试样的电阻率、硬度和抗氧化性明显比冷压试样的好;压制温度的最佳值是130℃,润滑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7%(质量分数)。
  • 王军;王冬梅
    . 2011, 42(S1):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功能型双拱瓦楞纸板压缩力学变形特征,建立其压缩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缓冲包装系统跌落动力学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并求解,分析系统动力学响应特征,找到系统响应的关键控制变量,据此提出描述瓦楞包装系统跌落失效的评定方法,并分析了产品脆值与材料阻尼对系统跌落破损边界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指导功能型双拱瓦楞包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毓轩;崔振铎;杨贤金;朱胜利
    . 2011, 42(S1):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金的多孔化是降低合金弹性模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中采用气氛管式炉烧结制备添加不同含量的造孔剂的TiNb24Zr4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SEM、XRD、三点弯曲实验以及压缩试验测定合金孔隙率,分析孔隙形貌和试样的力学性能。通过分析,该多孔合金为近β型钛合金,通过控制造孔剂的添加量来控制合金的孔隙度及其孔隙特征,可以根据此关系设计不同孔隙度的合金。添加20wt.% NH4HCO3的TiNb24Zr4的弹性模量为3.3GPa,屈服强度为172MPa,能满足医用植入材料的要求,该多孔合金断裂行为为穿晶解理方式的脆性断裂。
  • 张晓锋;颜悦
    . 2011, 42(S1):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成本、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设计上的灵活性,可室温沉积等优点,银基透明导电多层膜已广泛应用于低辐射膜、强电磁屏蔽、低功耗光电子器件特别是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但由于材料自身的性质与制备条件的差异性,实际制备的金属/电介质(或半导体)透明导电多层膜界面处往往存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界面导电电子散射、膜层脱层开裂等问题,这些均与多层膜界面特性密切相关。本文针对这类问题,评述了近年来银基透明导电多层膜界面研究的进展,并对今后发展给予分析和展望。
  • 刘波涛;骆兵;许壮志;刘贵山
    . 2011, 42(S1):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莰烯、氧化铝、Texaphor 963组成的陶瓷料浆,在温度梯度的诱导下,用冷冻浇注成型法制备了氧化铝陶瓷坯体,经干燥、烧结后,制备出了高孔隙率、高强度的定向通孔氧化铝陶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孔结构,并对其孔隙率、抗压强度和收缩率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料浆的固体含量和烧结温度显著影响试样的气孔率、抗压强度和收缩率;冷冻温度和烧结温度对最终的孔径分布和微观结构有较大影响。采用莰烯基冷冻浇注成型法可以制备定向通孔陶瓷材料,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多孔陶瓷孔隙结构和性能,以满足不同需求。
  • 杨嘉
    . 2011, 42(S1):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低压烧结工艺制备WC-TiC-TaC-Co硬质合金。结合金相显微镜、XRD及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烧结工艺下形成了WC+(WC-TiC-TaC)+γ三相合金;合金在1475℃下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密度、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13.14g/cm3、1843HV30、1707Mpa、9.18Mpa·m1/2。
  • 谢俊叶
    . 2011, 42(S1):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真空共蒸发在玻璃衬底上制备CuInS2薄膜.研究不同Cu、In、S元素配比、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薄膜的结构、化学计量比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给出:在元素配比中S的原子比X选择极为重要(实验选0.2≤X≤2),本实验Cu、In、S最佳原子比为1:0.1:1.2.用Cu:In:S=1:0.1:1.2原子比混合沉积的薄膜,经400℃热处理采用20min后,得到黄铜矿结构的CuInS2薄膜,沿[112]晶向择优生长,平均晶粒尺寸38.06nm;薄膜表面致密平整,厚度454.8nm,表面粗糙度13nm;薄膜中元素的化学计量比为1:0.9:1.5,光学吸收系数达105cm-1,直接光学带隙1. 42eV.
  • 孙海燕;马文石;邓帮君
    . 2011, 42(S1):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甲氧基聚氧化乙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片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用考马斯亮蓝法考察了硅片在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蛋白质初始溶液浓度下,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硅片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蛋白质吸附是一个动态过程,符合Langmiur理论吸附模型,浸泡120min后,吸附和解吸附达到动态平衡。当蛋白质初始溶液浓度达到0.04mg/mL后,硅片表面蛋白质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不再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量为Mn=442和 Mn=882的硅烷改性硅片表面蛋白质最大吸附量分别是90.41μg/cm2和85.76μg/cm2。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未改性的硅片表面吸附蛋白质较多,蛋白质层厚度最高达到24.81nm;改性后的硅片表面具有较好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吸附蛋白质较少,Mn=442和 Mn=882的硅烷改性硅片表面蛋白质层最大厚度分别为19.20 nm和16.2nm。
  • 陈菊芳
    . 2011, 42(S1):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甲基硅烷咪唑和1-溴代正丁烷作为原料,采用未经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在无溶剂条件下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3-二正丁基咪唑([DnBIM][Br]),此步反应产率可以达到92%。再将第一步制得的中间体与六氟磷酸钾经复分解反应,得到1,3-二正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DnBIM][PF6]),收率为68%。本文提出的微波辅助合成方法速度甚快。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超导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产物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达到 96.0 %以上。
  • 蔡德咏;马大为;赵英英;胡建国
    . 2011, 42(S1):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选用T300/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轻型并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管。建立了新型发射管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火箭发射的数值仿真,并与金属发射管、玻璃钢发射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材料火箭发射管的刚度、强度都满足要求,性能良好,并可重复使用,而质量只有金属管的24.36%,可以很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
  • 胡保全
    . 2011, 42(S1):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Mo-3wt%Cu超细复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BET氮吸附法和DTA差热分析方法对球磨后的Mo-6wt%Cu纳米晶复合粉的组织结构变化、表面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可以制取纳米晶复合粉末,晶粒内部产生很大的晶格畸变,同时球磨产生的晶体缺陷使原子扩散加快,形成Mo-Cu超饱和固溶体和扩大Mo在粘结相中的溶解度,BET氮吸附结果证实了球磨使粉末产生大量微孔,且比表面、中孔表面和孔径降低。
  • 唐贵德;纪登辉;李岩峰;刘少鹏;姚玉玺;侯雪;韩勤家
    . 2011, 42(S1):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跟踪钙钛矿锰氧化物各个制备环节的热重分析方法,用以确定在制备过程中的样品质量损失情况。利用溶胶凝胶法,我们成功制备了名义成分为La0.7Sr0.3-xAgxMnO3与La0.6Sr0.1Te0.2MnO3钙钛矿锰氧化物材料。利用精度为0.0001g的电子天平分别称量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样品的剩余质量。仔细排除可能导致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例如避免样品在放入干燥箱前由于潮解而导致的质量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经1073K热处理后,没有引起样品La0.7Sr0.3-xAgxMnO3中Ag的质量损失。而经1473K热处理后,样品La0.6Sr0.1Te0.2MnO3中几乎全部的Te离子和一部分Mn离子挥发了。
  • 吴小麟;周明
    . 2011, 42(S1):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研究飞秒激光烧蚀Ag膜表面,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其表面烧蚀形貌,发现烧蚀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烧蚀面积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脉冲数达到一定值后烧蚀面积变化不大。改变脉冲数在烧蚀点得到了周期为650nm和150nm的长短周期条纹结构。根据烧蚀区域面积与脉冲能量的关系算出单脉冲与多脉冲的烧蚀阈值,Ag膜的单脉冲烧蚀阈值为0.189J/cm2。通过烧蚀点的累计能量和激光脉冲个数计算出Ag膜的多脉冲累计因子s=0.785。
  • 焦真;王星;陈志明
    . 2011, 42(S1):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为引发剂,聚合N-羧基-丙氨酸-环内酸酐(NCA)得到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嵌段共聚物(PLAM),并接枝叶酸,制得叶酸偶联的该聚合物(FOL-PLAM)。利用FTIR、HNMR等分析方法确认了聚合物PLAM和FOL-PLAM的结构及分子量,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表明,这些聚合物具有较小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这将有助于由其合成的胶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FOL-PLAM有望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靶向输送的新型载体。
  • 蔡靖涵;黄婉霞
    . 2011, 42(S1):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喷雾干燥法在云母微粉表面包覆V2O5,然后与炭黑混合均匀,通过高温退火还原获得VO2/云母复合粉体。利用XRD、S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法制备的VO2/云母复合粉体相变温度为68℃,滞后温宽为16℃,在波长λ=4.55μm(波数=2200cm-1)的红外光波段,加入5%VO2/云母复合粉体的薄膜相变前后透过率变化为26%。
  • 王士彬;杜林;孙才新;林森;杨勇
    . 2011, 42(S1):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水基铁磁流体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致旋光效应的传输特性进行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在构建铁磁流体纵向磁光效应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对铁磁流体在恒定磁场、单个脉冲磁场以及连续方波脉冲磁场作用下的磁致旋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磁流体对偏振光振动方向的旋转与纵向调制磁场的方向无关;铁磁流体对于快脉冲磁场的响应是一个双指数弛豫过程。基于定常系统脉冲响应法的卷积定理,推导出铁磁流体磁致旋光效应的传输函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传输函数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传输函数的正确性。
  • 刘亚飞;李作鹏;张海宁;张晓萍;邓友全;
    . 2011, 42(S1):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原位电聚合的方法在不锈钢电极(SS)上制备出了由ClO4-, SO42-, NO3-, BF4-, TsO-(对甲苯磺酸根)等离子杂化的聚苯胺(PANI)(厚度5~10 μm)。扫描电镜表明不同的杂化离子对聚苯胺的表面形貌产生了很大影响,分别产生了纳米多孔、颗粒、纤维等多种表面结构。循环伏安研究表明由硫酸根和高氯酸根离子杂化的聚苯胺具有相对较高的比电容。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A·g-1的情况下,由上述离子杂化的聚苯胺的比电容分别为645.6 F·g-1, 468.3 F·g-1, 345.8 F·g-1, 275.6 F·g-1, 218.6 F·g-1,而电极稳定性研究表明经过1000次循环,高氯酸根和硫酸根杂化的聚苯胺电极的比电容分别衰减48%和23%,表明硫酸根杂化的PANI电极具有比高氯酸根杂化的PANI电极更好的稳定性。
  • 储艳文;林生岭
    . 2011, 42(S1):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玻碳电极上修饰一层表面均匀的聚吡咯膜,然后利用钙钛矿和壳聚糖的复合膜来固定牛血红蛋白(Hb),制备出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CV)和扫描电镜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该传感器对H2O2 具有好的催化响应,且响应快。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传感器对H2O2 的线性范围为7.0×10-6 ~1.5×10-3mol/L ,检测限为9.0×10-8 mol/L。
  • 李金田
    . 2011, 42(S1):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善储热材料三水醋酸钠凝固过程中存在的过冷和相分层问题,必须添加合适的成核剂和增稠剂。经过研究比较,选用了五种常用的成核剂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十二水磷酸钠、十水碳酸钠、九水硅酸钠和十水四硼酸钠,以及三种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明胶和聚丙烯酰胺作为添加剂来改善其相变储能性能。以三水醋酸钠作为贮能基质,成核剂和增稠剂通过自由组合配置式样,并进行了蓄放热实验。最终找到几种能显著改进三水醋酸钠相变特性的添加剂配方,并对这些配方的质量配比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两组最佳用量配方:(1)SAT、DSP和CMC,质量比为100:6.2:3.2;(2)SAT、DSP和明胶,质量比为100:6:3.5。
  • 董伯辉;常明;李晓伟
    . 2011, 42(S1):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利用自制的废水处理组件,分别用金属钛膜和金刚石复合膜做阳极对分散蓝2BLN溶液进行处理。比较不同电极处理水中的COD值,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两电极对有机物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金刚石复合膜做阳极时自清洁能力更强,能更好的维持膜的通透性。延长了金属膜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金属膜的利用率。
  • 任海娟;刘伟;高娇阳;刘贵昌
    . 2011, 42(S1):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用炭热还原方法制备了Sn-SnOx/Carbon复合材料,二氧化锡(SnO2)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混合物在450℃炭化作用下同时生成了炭和Sn-SnOx纳米颗粒。应用XRD、SEM/EDS、BET和电化学方法对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SEM观测结果证明Sn-SnOx纳米颗粒很好地分散在生成的炭复合体中。电化学测试表明Sn-SnOx/Carbon复合材料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首次可逆容量高达600mAh/g,并且此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50次充放电后仍保持约376mAh/g的容量。
  • 李林江;贺蕴秋;胡栋虎;季伶俐;尹 婷;李一鸣
    . 2011, 42(S1):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研究层状结构氧化石墨的片状尺度、结晶态及不同表面官能团含量对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 以光谱纯和化学纯石墨为原料, 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GO), 并将部分氧化石墨球磨. 用 FT-IR和XPS, 对氧化石墨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 用XRD、FE-SEM和氮气吸附等温线, 对氧化石墨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文章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氧化石墨结构与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 光谱纯氧化石墨制备的电容器比电容较小, 为18.8 F?g-1;化学纯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球磨后比电容最高, 可达到119.7 F?g-1.
  • 于秀娟;程修文;杨莉莎
    . 2011, 42(S1): 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胱氨酸为掺杂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直接制备了N、S共掺杂改性的光催化剂TiO2-N-S,借助XRD、XPS和S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催化活性。XRD分析表明该光催化剂为锐钛矿晶型,N、S共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晶相间转变温度。XPS显示S是以S6+形式存在的,其掺杂方式是置换了晶格金属Ti4+形成阳离子S6+;N的峰形结构呈现宽化状态,形成了O-Ti-N和Ti-N-O键,且表面羟基含量显著提高。SPS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增强,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模拟太阳光下降解苯酚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剂在120min内对苯酚的降解率可高达79.3%。
  • 陈祥歌
    . 2011, 42(S1):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文以氨水、氧氯化锆为原料,在旋转填充床中进行均相共沉淀制备了纳米级ZrO2。采用TG-DTA、XRD、TEM、BET测试手段对前驱体及纳米级ZrO2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转速、醇洗脱水工艺、煅烧温度对粉体粒径、分散性、晶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800rpm时,采用无水乙醇乳化脱水工艺,550℃下热处理能得到粒度分布窄、硬团聚少的纳米四方相ZrO2粉体。文中亦对ZrO2前驱体用无水异丙醇和无水乙醇乳化脱水两种工艺进行比较,并就微观混合对晶体粒径大小的影响及高温热处理时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张变芳
    . 2011, 42(S1):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La2/3Sr1/3Mn1-xCuxO3(x=0.00,0.05,0.10,0.20)的多晶样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粉体的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的形貌。在1.8T磁场作用下,当x=0时,在370K,样品的磁电阻几乎成线性变化,峰值为-40% ;由于Cu2+掺入,不仅对钙钛矿样品的磁性有抑制作用,也使其磁电阻效应减小。
  • 孙婉瑾;张建军;刘承然;高缘
    . 2011, 42(S1):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aillard反应制备糖基化蛋白,考察制备方式、共存湿度、缓冲液体系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对蛋白接枝度(DG)、褐变化程度(A420)以及改性蛋白乳化稳定性(ES)的影响;利用荧光光谱法考察糖基化蛋白和白蛋白与叶酸作用特征的区别。结果表明白蛋白与多糖的摩尔比为1:3溶解于pH 8.5 Tris-HCl缓冲盐体系,冻干后在RH 79%,55℃条件下加热反应24h条件下制备得到糖基化蛋白载体。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经Maillard反应后,与叶酸的作用增强,作用位点数增加。糖基化蛋白作为疏水性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载药量及靶向的潜力。
  • 王蕾
    . 2011, 42(S1): 3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区域熔炼法制备了FeGa磁致伸缩材料并测量了其磁致伸缩性能。利用该材料制备了FeGa/BTO/FeGa层状复合结构,并对该样品的磁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共振频率95kHz下,磁电性能高于低频下性能7-10倍。磁电电压随直流偏磁场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出现750 Oe的优化偏置场,这主要是由FeGa层的压磁系数q随偏磁场的变化所致。三层复合材料的磁电系数与交流驱动场变化呈线性关系。另外,较薄的BTO压电层可以提高压应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磁电性能。
  • 夏继平
    . 2011, 42(S1): 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FeSO4·7H2O,H3PO4,H2O2 和NH3·H2O 为原料合成纳米化的FePO4·1.5H2O,并将Li2CO3、FePO4·1.5H2O和葡萄糖混合球磨,在不同的温度下通过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采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合成的LiFePO4/C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800℃下合成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50mAh/g)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7mAh/g,经过二十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 黄一磊;李忠
    . 2011, 42(S1):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悬浮法制备了一系列憎水性、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和组成对多孔树脂的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10份质量的DMA作为反应单体,采用90份质量的TRIM作为交联剂,采用100质量的致孔剂(其中甲苯为90份质量,正庚烷为10份质量)时所制得的多孔树脂的吸油烟率最大,达到0.305g/g。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方程对油烟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较好的拟合油烟在多孔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说明该过程主要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微孔填充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张林雅
    . 2011, 42(S1): 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丙醇为原料,探索了发散法合成末端含大量羧基和羟基的第一代、第二代树枝状超支化聚酯,并且通过测定分析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性能。这种树枝状超支化聚酯具有可控的精确结构,大量分子末端基团易于改性,粘度低,热稳定性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在光固化涂层和粘合剂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马晓光
    . 2011, 42(S1):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发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智能纺织品,本文利用两种储能材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二元复合储能溶胶体系;依据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吸附模型,运用硅钼蓝法确定硅含量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二元复合储能溶胶在棉织物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呈一级反应,确立了吸附速率常数及其活化能;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能。
  • 赵莉;沈春英
    . 2011, 42(S1): 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研究了(1-x)(Mg0.9Zn0.1)TiO3-x(Ca0.61La0.26)TiO3(MZCLT)系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目的是通过(Ca0.61La0.26)TiO3协调(Mg0.9Zn0.1)TiO3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MZCLT陶瓷的主晶相为(Mg0.9Zn0.1)TiO3和Ca0.61La0.26TiO3,还有微量的(Mg0.9Zn0.1)Ti2O5。随着(Ca0.61La0.26)TiO3含量的增大,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大,品质因数减小。当x=0.15,烧结温度为1325℃时,MZCLT陶瓷具有优良微波介电性能:εr=25.59,Q?f=96000(8GHz),τf=+1ppm/℃。
  • 张雪敏
    . 2011, 42(S1): 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X-射线衍射及磁测量手段研究了Gd2Fe14Cr3化合物的热膨胀性质及本征磁致伸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在294~692K范围内,具有单相的Th2Zn17型菱方相结构;磁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约为540K,比其母合金Gd2Fe17高约30K;在452~512K温度范围内Gd2Fe14Cr3化合物具有负热膨胀性质,其热膨胀系数为-1.6×10-5/K;对本征磁致伸缩的研究结果表明Gd2Fe14Cr3化合物中存在着较强的各向异性的本征磁致伸缩,而且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体磁致伸缩的贡献主要发生在c轴上。
  • 杨光;崔盼超;
    . 2011, 42(S1):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尖劈形磁场中磁流体磁性微粒所受的磁场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分别给出了磁场气隙处磁通量和磁场强度随不同气隙宽度和夹角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虚位移法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磁流体磁性微粒在气隙上方所受的磁场力。结果表明,随着气隙宽度的减小,磁通量、磁场强度和磁场力明显增加;随着气隙夹角的增加,磁通量、磁场强度和磁场力首先呈现增加的变化规律,在夹角达到0.61rad时,三者开始逐渐降低。以上研究结果为形成磁流体悬浮的磁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谷坤明;吕乐阳;毛斐;虞烈;汤皎宁
    . 2011, 42(S1): 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ECR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于C2H2/H2/Ar2等离子环境中在单晶Si(111)晶面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DLC膜样品,研究了薄膜的厚度随沉积时间的变化及薄膜的硬度、内应力随厚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沉积时间变化范围内,厚度与沉积时间基本呈线性关系,沉积速率可达80nm/min;制备态样品存在的内应力先随厚度增加而增加,当薄膜内应力超过某临界值时将通过表面崩裂达到应力松弛效果,XRD测得基底Si(111)峰位偏移先随厚度增加而增加,随后变化趋于平缓,表明薄膜表面崩裂后内应力维持在一定水平,但薄膜的硬度测量值受到表面崩裂程度影响。
  • 巴德玛
    . 2011, 42(S1):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表面机械加工法在经过调质处理的Cr-Si合金钢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层,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距表面不同深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原始微观结构对晶粒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细化初期原始的小角度亚晶界被演化为高密度位错墙,长条形亚晶被演化为含有高密度位错的条形位错胞;一些原始的小角度的亚晶界在高密度位错墙处湮灭;在细化过程的早、中期结构尺寸分布不均匀。在最表面层渗碳体颗粒发生切变和溶解,随着渗碳体颗粒的溶解,结构尺寸趋于均匀。分析表明,原始亚结构影响了细化早、中期微观结构的形态。
  • 李尚升;李小雷;宿太超;马红安;贾晓鹏
    . 2011, 42(S1): 4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除氮剂Ti(Cu)添加到FeNiCo合金触媒中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优质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在压力5.4GPa、温度1600k的条件下沿{111}面合成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过程中伴随有黑色粉末析出。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该黑色石墨粉末的测试表明其为微晶石墨。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这种微晶石墨粉末形成小帽覆盖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的平均生长速度从30小时的1.15mg/h降为50小时的0.75mg/h。采取一定工艺措施大大降低了微晶石墨的析出,避免了其对金刚石生长速度的影响。
  • 曲萍;高源;白露;张力平
    . 2011, 42(S1):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元复合材料,与纯聚乳酸相比,该复合材料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1.2%和38.4%。傅立叶红外(FT-IR)表明聚乙二醇的存在使纳米纤维素和聚乳酸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氢键作用,明显改善了纳米纤维素和聚乳酸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界面黏结力。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和银纹,发现与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相比,三元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出现明显的拉丝状结构和大面积的银纹。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三元复合材料中纳米纤维素在聚乳酸基体内均匀分散,并形成网状结构。
  • 董彬;目仁更;温国华;高飞;李东芳
    . 2011, 42(S1): 5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马铃薯淀粉与丙烯酸及其钠盐的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剂。对淀粉糊化用水量对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淀粉与纯水的配比为1:5时进行糊化,可获得吸水性能最佳的产品,产品吸水量高达1400~1600g/g
  • 敖昕;戴金辉;时磊艳;徐楠
    . 2011, 42(S1):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板上大面积的有序纳米阵列,在电子学、光电子学、传感器、催化剂、太阳能电池、高密度储存、场发射设备和超薄显示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一种构造表面有序纳米结构的新方法——超薄氧化铝模板法。根据超薄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又分为附着型和结合型。本文还总结了近年来该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