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任小虎;徐光亮;余洪滔
    . 2012, 43(23):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羰基铁粉为吸收剂制备复合微波吸收材料。对获得的羰基铁粉/环氧树脂复合吸收体的微观结构、电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并研究了该材料在隔离器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调节吸收剂含量及成型压力可以制备出结构致密,吸收损耗大的微波吸收体。其中在30MPa压力下成型,羰基铁粉体积分数为65%的吸收体在8~12GHz内的吸收损耗为7.8~8.9 dB?mm-1。隔离器负载中使用该材料,器件电压驻波比≤1.2时,隔离度≥20dB,相对带宽达20%。
  • 汤宏伟;高宁;常照荣
    . 2012, 43(23):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NiCo2O4/C复合材料,并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复合材料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其粒径大小为30~40nm,颗粒呈球形且分布均匀。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NiCo2O4/C复合材料在6mol/L KOH水系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特征,在0~0.9V的电位范围内,NiCo2O4/C电极材料比电容量可高达290.49F/g,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 王益林;刘声燕;莫凤萍;潘华桥
    . 2012, 43(23):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氯化镉和二氧化碲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巯基丁二酸稳定CdTe量子点。研究了反应时间、碲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实验条件对CdTe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实验表明,合成的量子点为立方晶型,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反应时间及碲和镉的物质的量之比对量子点的发光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量子点的吸收与荧光光谱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pH 为10.5的碱性条件下,当n (Cd ):n (Te ):n (MSA) = 1:0.05:1.4时,在5小时的时间内可获得发绿色到红色荧光的量子点,最高荧光量子产率为70.3 %。
  • 陈俊英;冯向应;史召霞
    . 2012, 43(23):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脱硅稻壳灰为原料,采用混合活化法制取活性炭,通过四种单一活化剂物料比的实验,确定了最佳物料比为1:3;设计了五种混合活化的配比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 &Na2CO3和KOH&K2CO3配比为2.5:0.5时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最优,说明辅助活化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稻壳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总物料比和活化剂混合配比确定的条件下,进行了浸渍液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三个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浸渍液质量分数为30%,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40min时活化效果最佳,其中碘吸附值最高可达1528.76mg/g,可知混合活化对制备稻壳基活性炭有显著作用。
  • 王殿平;张倩;刘守新
    . 2012, 43(23):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热法制得的炭球为模板,通过酸催化水解法在其表面合成TiO2前驱体壳层,经煅烧除去炭球,最终制得中空TiO2微球。使用SEM、TEM、XPS、XRD及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以苯酚为模型物在紫外光下对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煅烧后,TiO2前驱体实现由无定形向锐钛矿相的转变,炭球烧蚀,从而生成具有中空结构的TiO2微球。随葡萄糖溶液浓度增加,炭球直径增加,TiO2中空微球的球径也随之增加。通过调整葡萄糖溶液浓度可以对TiO2中空微球尺寸进行控制。当葡萄糖溶液浓度为0.7 mol/L时,最终所得TiO2中空微球直径约为200nm,壁厚约为28nm,比表面积66.6m2/g,孔孔径6.56nm,整体排布平整。煅烧温度为600℃的TiO2中空微球对苯酚去除率最高,可达81.5%为同法制备的非空心TiO2的1.35倍。
  • 吴庆美
    . 2012, 43(23):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铜带压接法法制备铜包钢线,研究了铜包钢线的退火热处理工艺,探讨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铜/钢复合界面扩散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包钢线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扩散层厚度增加,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与保温时间相比,退火温度对其影响较大。退火温度为750 oC,保温2 h后界面结合效果最佳,继续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界面扩散层厚度和结合强度几乎不变。利用扩散方程计算Fe和Cu原子的扩散激活能和扩散的常数,确定了扩散常数与退火温度的关系。综合考虑铜包钢线扩散层厚度与结合强度的关系及生产实际要求,得到铜包钢线的最佳退火工艺为750 oC保温2 h。
  • 杨杜鹃;叶金文;刘颖;李平平;邓玲
    . 2012, 43(23):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低压烧结的方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并结合碳、氮、氧分析,XRD、BSE、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SD成型剂对Ti(C,N)基金属陶瓷合金的碳含量、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D成型剂添加量的增加,脱胶后压坯的碳含量逐渐增加,氮含量逐渐减小;烧结后Ti(C,N)基金属陶瓷由(Ti, Me)(C, N)(Me= W, Mo, Ta)和Ni/Co固溶体相组成;显微组织以黑芯-白环结构为主,并伴随着少量白芯-灰环的结构。SD添加量为100ml/kg时,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达1929Mpa,硬度为1588HV30,添加量为180ml/kg时,合金组织中石墨相的出现使其抗弯强度大幅度下降。
  • 郭雪峰;葛明桥
    . 2012, 43(23):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夜光纤维用Sr2MgSi2O7:Eu2+ , 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结合夜光纤维对发光材料性能的要求,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荧光光谱、余辉衰减曲线及热释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发光性能、陷阱能级分布进行了表征,重点分析了稀土离子Eu2+和Dy3+的掺量及比例的变化对材料余辉过程和陷阱能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中的Dy3+掺量能产生合适的陷阱能级,从而获得较好的余辉效果,Dy3+掺量不同但衰减规律相似,经拟合余辉衰减包括快衰减、中衰减、慢衰减三个过程。而当Dy3+掺量不变,Eu2+浓度达到0.05mol时,发光强度骤然下降,出现发光淬灭。随着Dy3+掺量的增加,陷阱能级的深度E值逐渐变大,当Dy3+掺量的增加到0.06mol时,E值反而大幅降低。
  • 郑华升;朱四荣;李静;李卓球;张小玉
    . 2012, 43(23):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制装置构造构件的平面纯剪切变形,将薄层状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粘贴在构件的纯剪切区域表面,在弹性范围内分析了CFRP的电阻对平面纯剪切变形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变导致单向连续碳纤维增强的CFRP的纵向电阻变化不明显,其剪切力阻效应灵敏度约为0.16;碳纤维毡增强的CFRP具有显著的剪切力阻效应,其电阻表现出随剪应变线性的可恢复的增加,其剪切力阻效应灵敏度约为2.58。结合线应变致力阻效应产生机制,并通过CFRP细观结构的分析得出,纤维的随机乱向分布及纤维搭接形态的多样性是碳纤维毡增强的CFRP存在剪切力阻效应的主要原因。
  • 张永爱;曾祥耀;周雄图;郑灼勇;郭太良
    . 2012, 43(23):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原料,利用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酰亚胺(PI)绝缘膜膜,采用XRD、SEM、FTIR对不同热亚胺化温度合成的PI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超高阻微电流测试仪测试了热亚胺化温度和固含量对PI绝缘膜击穿场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1.0×10-2Pa条件下,热亚胺化300℃/1h,聚酰亚胺酸(PAA)薄膜完全被热亚胺化,制备的PI绝缘膜内部结构致密;当BPDA和ODA的固含量为5%时,PI绝缘膜击穿场强高达2.15 MV/cm,表明PI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 苏虹;查钢强;高俊宁;介万奇
    . 2012, 43(23):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近空间升华法在FTO玻璃衬底上制备CdZnTe多晶厚膜,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I-V测试仪等对CdZnTe厚膜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以及光电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ZnTe膜均匀致密,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明显增大;不同厚度的CdZnTe膜均表现出沿(111)晶面的择优生长;CdZnTe厚膜的禁带宽度在1.53~1.56eV之间;电阻率在1010 Ω·cm数量级,具有较好的光电响应,试制的薄膜探测器可用作计数型探测器。
  • 朱军;刘颖;叶金文;杨嘉;廖立
    . 2012, 43(23):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低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Cr含量的WC-8Co硬质合金,通过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Cr含量对硬质合金物相、显微结构和合金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含量小于0.9%时,合金由WC+γ-(WC)相组成,添加量增至0.9%及以上时,组织中出现缺碳相Co3W3C;随着Cr含量的增加,WC晶粒不断细化,当添加量为0.6%时,合金的综合力学能最佳,其抗弯强度、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别为3885MPa、1632.4HV30、9.82MPa·m1/2。
  • 付春娟;胡竞之;刘建华;李松梅;于美;游盾
    . 2012, 43(23):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NaH2PO2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沉积Ni-P层,获得了轻质空心玻璃微球/Ni-P核/壳复合粒子(简称为HGM/Ni-P核/壳粒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网络矢量分析仪(VNA)研究了化学镀过程中不同还原剂用量对复合粒子形貌、结构、成份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用量的增大,HGM/Ni-P核/壳粒子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大,壳层中P含量随之升高,非晶成份增多。HGM在镀覆后介电性质与磁导率较镀覆前显著提高。随着NaH2PO2由20g/L增加到30g/L时ε′和ε″的响应峰向高频移动,增加到40g/L时其响应峰消失,且介电常数下降。同时,HGM/Ni-P核/壳粒子的μ′和μ″曲线中6-8GHz处代表自然共振的峰随着NaH2PO2浓度的增加而消失。
  • 余莹
    . 2012, 43(23):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成功制备了Mg2Sip/Al复合材料,研究了Mg2Si颗粒含量及530℃固溶6h+173℃时效5h热处理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g2Si颗粒含量的增加,铸态复合材料基体的晶粒尺寸变小;热处理后Mg2Si颗粒名义含量4wt%的复合材料析出的二次相颗粒较名义含量5wt%的复合材料更多,二次相颗粒平均尺寸均约为4μm,且颗粒名义含量4wt%的复合材料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0MPa和9%,较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21.7%和63.6%。
  • 张璐;李国强;张洪良
    . 2012, 43(23):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分别在氧化硅和石英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并以不同的退火温度保温30min。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论文对二氧化钛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进行了对甲基橙的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相由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转变温度在700—800℃之间。在该转变过程中,薄膜结晶程度良好,800℃时薄膜表面平整无开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二氧化钛薄膜的吸收峰蓝移,紫外区吸收范围扩大。在800℃退火时,薄膜中所含锐钛矿二氧化钛为31.4%(质量比)。此时薄膜表现出最高的甲基橙降解率。
  • 魏文浩
    . 2012, 43(23): 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其不含通用的腐蚀抑制剂和不稳定的氧化剂(通常为H2O2)。C u/Ta/TEOS去除速率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此阻挡层抛光液对Cu具有较低的去除速率,能够保护凹陷处的铜不被去除,而对阻挡层(Ta)和保护层(TEOS)具有较高的去除速率,利于碟形坑和蚀坑的修正。在300mm铜布线CMP中应用表明,此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对为高选择性抛光液,能够实现Ta/TEOS/Cu的选择性抛光,对碟形坑(Dishing)和蚀坑(Erosion)具有较强的修正作用,有效的消除了表面的不平整性,与去除速率及选择性实验结果一致,能够用于多层铜布线阻挡层的抛光。
  • 李钗
    . 2012, 43(23): 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工艺,以SiH4和H2作为反应气体源,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氢化纳米硅(nc-Si:H)薄膜。其中衬底温度为250℃、H2稀释比为99%、反应压强为133Pa和射频功率为20W-60W。采用 -台阶仪、X射线衍射仪(XRD)、Raman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薄膜的结构特征和光学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大,nc-Si:H薄膜的沉积速率增加、晶化率提高、晶粒尺寸增大和氢含量减小,同时薄膜的吸收系数增强、光学带隙变窄、结构有序性增强和带尾态宽度减小。
  • 米小慧
    . 2012, 43(23):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衣康酸(IA)三元共聚物为水煤浆分散剂,通过对水煤浆液体流变性能的研究得到了分散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为w(AMPS):w(AA):w(IA)= 3.8:1:1,反应温度为85℃,引发剂的添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次亚磷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并通过FT-IR、XRD、GPC等对聚合物分散剂的结构、分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聚物中成功引入了磺酸基和羧酸基,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万,多分散系数为3.41。
  • 郭锦鸽
    . 2012, 43(23):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4-溴-1,8-萘酐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再在萘环4-位引入乙氧基供电子基团,合成了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FBA)。以三聚氯氰为交联单体,将紫外光吸收剂(UVA)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萘酰亚胺引入同一分子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得率浆返黄抑制剂。并使其与丙烯酰胺按照一定比例聚合,得到一种能溶于水的聚合型返黄抑制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试其光学性质。将制备的三种助剂分别涂布于纸张表面,通过紫外光加速返黄实验考察其对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三种助剂都使用最佳用量时,经26h紫外光加速老化后,抑黄效果依次排序为:返黄抑制剂聚合物>返黄抑制剂单体>萘酰亚胺FBA。
  • 李兴鳌
    . 2012, 43(23):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磁控双靶共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铜镍合金薄膜,利用EDAX对合金薄膜衬底的铜镍配比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苯为碳源,选择相同的合金衬底分别在800℃、600℃、400℃的温度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温度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选择不同配比的铜镍合金衬底,在400℃下生长石墨烯,研究了衬底中铜、镍元素不同配比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
  • 关伟;吉芳英;陈晴空;晏鹏;张千
    . 2012, 43(23):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电石渣和白碳黑分别作为钙质和硅质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水化硅酸钙磷回收性能的影响,采用XRD揭示了水化硅酸钙的磷回收机制。通过BET、SEM表征了水化硅酸钙的微观结构,考察了水化硅酸钙的溶钙供碱能力。钙硅摩尔比为1.6:1,水热反应温度为170℃,水热反应时间为4.5h,搅拌强度为90r/min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其磷回收产品中的磷含量达到18.64%。该材料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达到113.3572m2/g,能够溶出的Ca2+浓度为3.52mg/g,这些溶钙供碱特性使得该材料能够在pH=9.0的环境下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从污水中回收磷。
  • 刘以凡;刘明华;田晨;郑梦慧
    . 2012, 43(23):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纸浆纤维素为原料,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在纤维素再生过程中将荆树皮栲胶包埋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备出包埋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ESCA,并考察其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荆树皮栲胶用量为1.00%,碳酸钙用量为6.67%,明胶用量为3.33%,油酸钠用量为0.50%时,制得的吸附剂ESCA的含水率为73.2%,比表面积为436.2m2/g,荆树皮栲胶的包埋率为98.26%。当盐酸小檗碱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溶液pH值为7,吸附时间为3.0h,吸附温度为30℃时,ESCA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率为95.28%,平衡吸附容量为23.82mg/g。
  • 沙晓菲;俞科静;钱坤;曹海建
    . 2012, 43(23): 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引入“复配”的概念,制备出不同复配方式的剪切增稠液体(STF),并将该复配型STF对超高分子量无纺布进行处理,通过对STF无纺布的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进行形貌分析以及静态防刺实验,来对复合织物的防刺性能进行研究。文章主要阐述了不同分子量分散介质(PEG200,PEG600)复配后的剪切增稠液与无纺布织物复合后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不同分子量分散介质较单一分子量分散介质的STF无纺布复合织物的防刺性能好,采用复配分散介质的方式对剪切增稠液体在防刺效果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同等单位质量的情况下,本实验中的复配方式可将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提高7.13%。
  • 刘海涛
    . 2012, 43(23):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TSCR)条件下热轧工艺对3.2%Si-0.7%Al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演变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均热温度和热轧温度有助于获得粗大的变形组织和强烈的{001}<110>织构,进而对后续的组织、织构演变进程及磁性能产生有利的遗传影响。与低温均热和低温热轧相比,高温均热和高温热轧得到的最终成品板的再结晶晶粒较粗大,λ纤维再结晶织构较强而γ纤维再结晶织构较弱,磁感应强度较高。
  • 李国梁
    . 2012, 43(23):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聚乙烯醇做载体,通过溶胶-凝胶使光敏变色材料与实体木材进行复合,制备具有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光敏变色的木质基功能材料。通过紫外光辐射前后色度指数、视觉效果比较分析了紫外光照射对木质基光敏变色功能材料表面色差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光辐射后材料表面色差值明显增加,光敏变色效果显著。
  • 王晨
    . 2012, 43(23): 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动态流变、幂律模型、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以及荧光光谱考察了丙烯酸十八酯(OD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经超声辅助(Ultrasonic assist)自由基共聚制得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UHAPAM)的动态流变性及其与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假塑性流体的临界聚集浓度(CAC)为0.27%。当UHAPAM水溶液浓度高于CAC时,SDS影响分子间疏水缔合,使水溶液表观黏度下降;CTAB反而改善疏水缔合性,使表观黏度明显增加,但增粘效果越来越缓和。表面活性剂均使溶液触变性降低。同时,形状因子(/)在SDS-UHAPAM体系里随SD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分子线团变得相对舒展;而在CTAB-UHAPAM体系里则随CTAB浓度增加而出现最低值,聚合物分子链段历经一个卷缩然后舒展的过程。在SDS和CTAB胶束中加入UHAPAM,SDS聚集数先减小后增大,而CTAB聚集数则持续增加。
  • 唐祁峰;高家诚
    . 2012, 43(23):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万盛白云石进行热分解动力学,并对该白云石煅烧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考虑了煅烧温度、时间和粒度对锻白灼烧率和水化活性的影响。动力学计算表明白云石的热分解过程中,活化能为148.16kJ/mol。煅烧正交实验表明白云石灼烧率的影响因素的顺序为温度、时间、粒度,而水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的顺序为温度、粒度、时间。优化后的煅烧工艺为:温度1050℃,时间1.5h,白云石粒度6~13mm时,万盛白云石的灼烧率为46.55%,水化活性为32.07%。
  • 张娟;沈一丁;王海花;费贵强
    . 2012, 43(23): 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丙烯酸类单体为聚合单体,采用种子聚合制备了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比例等对乳液粒径及粘度的影响,并用IR、TEM、粒径仪对共聚物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乳液粘度不断增大,粒径逐渐减小;乳液粒径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乳液粘度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软硬单体比例的增大,乳液粘度逐渐增大,而对粒径的影响不明显;当PH = 7.5~9时,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赵宏杰;李勃;周济;黎维彬
    . 2012, 43(23):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电磁场仿真和实验,研究了导电短纤维的分散性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单根纤维,电磁波电场平行纤维极化时的电磁损耗明显大于垂直纤维极化时的损耗;对于多根平行纤维,随着纤维间距变小、团聚程度增加,其电磁损耗明显降低。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分别制备了短切碳纤维具有不同分散状态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并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分散均匀性差层板试样,其吸波性能较差;而利用特殊工艺获得的短切碳纤维均匀分散的层板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 王春梅;赵海雷;王静;王捷;吕鹏鹏
    . 2012, 43(23):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人造石墨表面包覆不同有机物碳源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热解无定形碳包覆人造石墨改性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CV)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碳源种类和包覆量对材料晶格结构、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碳源、5 wt.%的包覆量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360 mAhg-1)和首次库仑效率(88.5%),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5 wt.%的PVDF包覆量在石墨表面形成的无定形碳包覆层比较完整且厚度适宜,无定形碳的各向同性结构特征增加了锂离子扩散的通道,促进了电极反应过程的进行。
  • 袁俊生;周俊奇;纪志永
    . 2012, 43(23):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温固相法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2O4前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离子筛和离子筛吸附产物的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和滤液中锂交换量与锰损失量分析,提出并验证了离子筛和吸附产物化学组成式可由LixMn2O4(0≤x≤1)表达,其结构依然保持尖晶石结构,阐明了以盐酸为洗脱剂离子筛提锂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给出了完善的洗脱过程与吸附过程反应式。实验结果表明,洗脱和吸附过程不彻底是导致离子筛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相差较大的原因,离子筛中Mn3+歧化是离子筛发生溶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关于尖晶石型离子筛提锂深入研究关键问题的建议。
  • 刘宣文;郭瑞;尤俊华;连法增
    . 2012, 43(23):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以气流破碎Fe78Si9B13非晶粉末为原料制备非晶磁粉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B-H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热力学参数、相组成和磁性能,研究绝缘剂添加量和退火温度对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绝缘剂添加量可以降低磁粉芯的涡流损耗,但绝缘剂过多会降低磁导率和品质因数;去应力退火处理能有效提高磁导率和品质因数,降低磁损耗,但退火温度过高会使非晶磁粉芯晶化,导致磁性能的下降,最佳退火温度为400℃。
  • 魏煊;赵娜如;林泽枫;叶建东
    . 2012, 43(23): 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快速原型技术构造了三种不同形貌的高分子多孔模板,然后通过浆料灌注和凝胶注模原位凝固技术制备出以β-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三维多孔支架,实现了对骨组织工程支架孔结构的控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精确地对支架的孔隙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支架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采用高分子模板制备的规则孔结构支架,大孔隙相互连通构成三维连通结构,并且具有大孔-微孔多级孔结构,抗压强度可达2MPa以上,大孔孔隙率为5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备的连通多孔高分子模板,结合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可以制备出孔径和结构可控、孔隙完全连通的β-磷酸三钙支架。
  • 唐正霞;沈鸿烈
    . 2012, 43(23): 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康宁Eagle 2000玻璃为衬底,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硅铝厚度比的非晶硅/二氧化硅/铝叠层,在氩气保护下于450℃退火一定时间,制备出铝诱导多晶硅薄膜。用Raman光谱和紫外反射光谱讨论了硅铝厚度比对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铝厚度比对多晶硅薄膜的结晶性能有显著影响,最佳硅铝厚度比为5:1。
  • 吴建华;张海龙;张洋;李建伟;王西涛
    . 2012, 43(23):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压力熔渗法制备Al/金刚石复合材料,探讨金刚石粒度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金刚石粒径的减小逐渐升高,金刚石粒度为400/500目时,Al/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145MPa,抗压强度为1020MPa,抗弯强度达到310MPa。
  • 综述
  • 姜丽丽
    . 2012, 43(23): 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材料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等领域。本文大量参考了最新的参考文献,综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外延生长、气相沉积、机械剥离、氧化还原等方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