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1年, 第42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1-08-25
  

  • 全选
    |
    综述
  • 王勇涛;王伟伟;张学艳
    . 2011, 42(08): 1351-13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杂化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薄膜体现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催化与分离、微电子、光电和绝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发展潜力。杂化材料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二氧化硅含量对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光、电、热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性能随二氧化硅含量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规律。
  • 谷月;晁月盛;张艳辉
    . 2011, 42(08): 1354-1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述了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简称EET理论)在一般材料和纳米晶软磁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EET理论在纳米晶软磁材料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EET理论在纳米晶软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 研究与开发
  • 冉迎春;何国田;汪金刚
    . 2011, 42(08): 1357-13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磁流变液的安全性是其应用推广的重要保障,对磁流变液导电特性(绝缘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出磁流变液的阻值随磁场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导电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磁流变液电阻,该电阻是上下底面为金属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内装满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于两金属极板间的磁流变液的磁性颗粒连接成链,使极板间的导电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减小。我们推导出了电阻表达式,实验表明与实验结果相符。
  • 高家诚;谭尊;任富忠
    . 2011, 42(08): 1360-13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碱性条件下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工艺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施镀温度的升高,pH值的增大,络合剂含量的减少,金属镍的沉积速率越大,但是镀液稳定性越差;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过程有明显的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并且当沉积时间过长、温度过高、pH值越大时,镀层出现胞状沉积结构。本试验条件下,反应速率方程V=K[OH-]a[Na6H5O7]b[[Ni2+]c[H2PO2-]dexp(-Ea/RT) 中的[OH-]反应级数a= 0.26565,[Na6H5O7]的反应级数b= -0.23287,表面活化能Ea= 61.034KJ/mol。
  • 李强;李磊;林汉阳
    . 2011, 42(08): 1364-13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三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善膜的性能,在不同型号的PVB中PVB-60T对膜亲水性和分离性能改善最为显著;当PEG和含量为5%,PVP含量分别为5%和1%时,PVC/PVB共混膜分离性能较佳,纯水通量为510.1 L?m-2?h-1,截留率为98%。
  • 许一;张保森;徐滨士
    . 2011, 42(08): 1368-13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纳米铜/蛇纹石复合润滑材料,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纳米压痕仪(Nano-indente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润滑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16.4%和69.2%。复合润滑剂颗粒参与了摩擦界面复杂的理化作用,形成了致密光滑的保护膜,主要由Fe、Si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微观力学性能,提高了摩擦表面的磨损抗力,显著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 沈哲敏;孙克宁;严琰
    . 2011, 42(08): 1372-1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g-CuO为封接材料对连接体SUS430和电池片阳极Ni-YSZ在空气中进行封接,通过对泄露率的测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封接的气密性、相容性及热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CuO材料可实现对连接体与电池片的有效封接,且当材料中的Cu含量为6mol%时模拟泄露率最低,小于0.001sccm?cm-1,封接材料在经历10次热循环后的气体泄露率无增大,能谱分析表明在连接体/Ag-CuO材料界面没有发生元素扩散现象。
  • 钟欣;吴季怀;范乐庆
    . 2011, 42(08): 1376-13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采用液相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沉积MnO2纳米颗粒,制得了MnO2-CNTs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O2-CNTs复合材料结合了MnO2较高的质量比电容和CNTs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的优点,质量比电容为220F/g。并将MnO2-CNTs复合材料与活性碳(AC)组装形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发现MnO2-CNTs与AC质量比为0.75:1时,质量比电容达到最高,为306 F/g。非对成电容器性能较对称电容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 王灵婕;林金阳;苏艺菁
    . 2011, 42(08): 1380-13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气相氧化法分别在硅、金、铬和不锈钢等不同的衬底上生长氧化锡(SnO2)纳米材料,并对SnO2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和场致发射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以Si,Au,Cr,不锈钢为衬底,其场致发射的开启电场分别为:3.6V/μm,2.3V/ μm,2.45V/μm,1.7V/μm。不锈钢衬底电极SnO2阴极的场致发射性能最好,硅衬底电极SnO2阴极的场发射能力最差。
  • 方玺;朱四荣;李卓球
    . 2011, 42(08): 1383-1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碳纤维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布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碳纤维智能材料的感知特性,故需在微米尺度下研究多角度偏轴拉伸下的碳纤维单丝的力电功能响应。测试了不同角度拉伸环境下碳纤维单丝的电阻变化,并对其电阻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单丝在外载荷偏轴拉伸作用下电阻变化与拉伸角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外载荷在纤维方向产生的应变对电阻变化率的作用强于垂直纤维方向应变对电阻变化率的作用,62°拉伸角为正负力阻效应的临界角度。
  • 王松;何国田;王平
    . 2011, 42(08): 1386-13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磁流变液的电学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医疗,汽车工业,飞机制造等诸多领域。本文推导出了磁流变电容与介电常数之间的计算公式,制作了可以盛载磁流变液的可变电容,测量了磁流变液作为电解质时电容随磁场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的磁流变液的介电常数随磁场的变化情况,得到了磁流变液电容-磁场变化的曲线和磁流变液介电常数-磁场变化的曲线,最后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得出当磁场增大时,介电常数也变大,从而导致磁流变电容增大的结论。
  • 匡敬忠
    . 2011, 42(08): 1390-13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论文以SrO-Al2O3-SiO2系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Ozawa方程、Kissinger方程和JMA修正方程研究了热历史对玻璃析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化学组成相同的玻璃,热历史对其析晶活化能E、Avrami指数n和析晶速率指前因子ν影响较明显, 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玻璃析晶试验发现:热历史对微晶玻璃主次晶相的析出没有影响,热历史对析晶活化能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析出主次晶相的比例不同。
  • 李相国;袁龙;马保国
    . 2011, 42(08): 1395-13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高附加值的利用铁尾矿,本实验以铁尾矿、页岩和云母为基材并添加适量的长石和发泡剂,通过烧结的方法制备铁尾矿基多孔保温材料。采用TGA法分析云母和页岩掺量对粉料低共熔温度和烧成温度的影响,利用XRD、SEM研究云母和页岩比例的变化对铁尾矿基多孔保温材料矿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母-页岩二元体系中云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试样的低共熔温度和烧成温度;页岩含量的增加能促使更多的石英参与反应生成斜长石,试样中斜长石的含量略有增加,石英则有所降低;试样内部含有大量分布均匀的气孔,最大孔的孔径约为2mm,在大气孔之间和内部存在许多小气孔。
  • 殷进;李光明;贺文智
    . 2011, 42(08): 1399-14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废弃印刷线路板的资源化问题一直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研究了气流分选后得到的废弃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碎料的资源化再生制板材的可行性,探讨了不同填料粒径、投加量和改性剂下所得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和冲击强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作为改性剂,聚丙烯S700为基体树脂,在粒径范围为0.125~0.3mm的非金属粉碎料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板材力学性能较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崔红超;李德才;王翠
    . 2011, 42(08): 1403-14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氟碳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等特性,具有高表面活性、用量少、有效率高等卓越特点,本文通过对两种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聚醚油(FMY)和全氟聚醚酸(FMS)与其他碳氢类和有机硅类的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张力的测量,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复配张力变化以及粘温性能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得出其最佳使用条件,从而为制备氟碳基磁性液体确定制备工艺条件。
  • 张碧桃;杨世源;王军霞
    . 2011, 42(08): 1407-14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接枝马来酸酐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利用FT-IR、TG及Raman等手段,对表面处理各阶段碳纤维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后的红外光谱在1722cm-1处出现C=O伸缩振动的特征峰;接枝马来酸酐的碳纤维的热失重率为2.729%,接枝法能使碳纤维表面接枝上更多的含氧官能团;拉曼光谱表明碳纤维表面的微晶尺寸减小,石墨微晶边界的活性提高,有利于提高碳纤维与树脂间的粘结性能。
  • 罗培培;左奕;孙斌
    . 2011, 42(08): 1410-14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O/O溶剂挥发法制备载异烟肼聚己内酯微球用于骨结核病治疗。系统考察了活性剂浓度,内外油相体积,投药量对微球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合内外油相初始粘度分析了载药微球成球性,并用IR、XRD、SEM对微球的化学结构,结晶状态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合成条件的优化,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8.73μm,载药量为2.36%,包封率为49.58%,外观圆整,表面多孔的载药微球。与O/W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微球对比表明:O/O溶剂挥发法有效地提高了载异烟肼聚己内酯微球的载药量与包封率,是包覆亲水性小分子药物的可行方法,该载药微球可望用于骨和关节结核病的缓释治疗。
  • 谢瑞士;刘凌云;李园利
    . 2011, 42(08): 1415-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环己烷/Triton X-100/水/异丙醇W/O型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Fe:ZnSe/ZnS核壳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采用光致发光(PL)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谱测试了产物的光学性能。着重研究了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值)对合成产物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现象潜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 訾振发;吕建国;刘红艳
    . 2011, 42(08): 1418-1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Al2O3(001)单晶衬底上制备SLFCO铁氧体薄膜,XRD谱表明样品具有c-轴取向的单相结构,空间群为P63/mmc;AFM结果表明样品颗粒呈柱状,平均颗粒尺寸在50nm和100nm之间。SLFCO铁氧体薄膜具有高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130emu/cm3), 矫顽力(6.9kOe), 和大的矩形比(0.9),这些性能表明我们的SLFCO铁氧体薄膜是一种非常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密度磁记录材料。
  • 黄小忠;杜作娟;袁晓宁
    . 2011, 42(08): 1421-14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硝酸铁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O4/SiO2介孔组装纤维,当Fe/Si=0.13~0.23,H2O/Si=1.2~2.1时,溶胶体系的成纤性良好。利用TGA-DTA、IR、XRD、SEM对介孔组装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介孔组装纤维表面光滑、致密,直径约为50μm,磁性颗粒约为50nm,镶嵌在无序凝胶网络的介孔中;SiO2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铁以Fe3O4结构存在。利用VSM考察了纤维的磁性能,结果表明Fe3O4/SiO2介孔组装纤维比饱和磁化强度(σs)达11emu/g,呈现良好的软磁特性。
  • 钱智勇;罗彦凤;傅亚
    . 2011, 42(08): 1424-1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大量研究已表明侧链同时含有羧基和氨基的二胺改性聚乳酸材料可有效提高聚乳酸的亲水性,削弱聚乳酸降解产物的酸性,具有明显优于聚乳酸的细胞相容性,且I型胶原、粘附多肽RGDS等活性分子已被成功引入二胺改性聚乳酸中,制得了一系列的生物活性材料和仿生材料。但是,现有关于二胺改性聚乳酸的制备工艺复杂,且由于二胺直接与聚乳酸主链接触发生酯解反应而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限制了改性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以马来酸酐和己二胺为原料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马来酰己二胺酸单体(HOOC-MAH-HDA-NH2),然后采用自由基熔融接枝技术将HOOC-MAH-HDA-NH2引入到PDLLA骨架中,形成了结构与己二胺改性聚乳酸(HMPDLLA)相似的MHPDLLA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DEPT 135对HOOC-MAH-HDA-NH2和MHPDLL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以PDLLA为空白,HMPDLLA为对照,对MHPDLLA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新的合成工艺使聚合物的分子量下降从原有的66%-68%降低到了33%-34%,且合成路线更简单。本研究在合成路线和合成工艺上的创新为MHPDLLA用作生物活性材料或仿生材料的基质材料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 李德才;张绍兰;李剑玲
    . 2011, 42(08): 1429-14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碱的用量、陈化时间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的摩尔比等因素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为73.85emu/g、粒径大小为10nm以下的Fe3O4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制备出Fe3O4/Au复合纳米颗粒,通过VSM、TEM、XRD、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HAuCl4的用量、还原剂的种类、硅烷偶联剂以及包金之前的Fe3O4纳米颗粒对复合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Fe3O4/Au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包覆良好,粒径大小为50-200nm,饱和磁化强度为10.08emu/g。
  • 岳恩;唐龙;罗顺安
    . 2011, 42(08): 1433-14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对悬浮相铁粉的表面进行镀镍和渗氮,从而改善磁流变液的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热重分析、XRD分析、磁化特性分析,发现镀镍和渗氮可以提高铁粉的抗氧化性,渗氮后粒子表面形成一层Fe4N。摩擦性能的分析表明渗氮后提高了磁流变液的耐磨性。
  • 于敏;丁海涛;郭东杰
    . 2011, 42(08): 1436-14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一种新型电致形变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了有效描述IPMC的形变规律,基于IPMC致动原理提出了一种电致动模型。建立了阶梯电压下IPMC膜内水合阳离子的力平衡方程,由水合阳离子的浓度分布及水分子的扩散计算得出水分子的浓度以及含水量分布,结合实验所确定的含水量和应变的关系从而确定IPMC沿厚度方向的应变分布。该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致动器。以悬臂梁IPMC驱动器为例,通过应变分布计算得到IPMC驱动器在阶跃电压下的输出弯矩和相应的位移响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瞬时响应规律高度一致,证明该模型正确。
  • 郭红力;刘果;李雪冬
    . 2011, 42(08): 1441-14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LaNiO3(100)/SiO2/Si(100)衬底上制备了0.65Pb(Mg1/3Nb2/3) O3-0.35PbTiO3(PMN-PT)铁电薄膜,采用两步法快速退火法对制备的PMN-0.35PT薄膜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LaNiO3上溅射的PMN-PT薄膜呈现高度的(100)取向。对PMN-PT薄膜测试表明,在合适的两步法快速退火处理时,可以获得表面平整颗粒饱满,且铁电性能很好的薄膜,其剩余极化强度(2Pr)可以达到24μC/cm2,平均粗糙度为7.4nm, 在室温1KHz的测试频率下,εr和tgδ分别为545和0.062。
  • 王春涛;张文魁;黄辉
    . 2011, 42(08): 1445-1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碘酸钾为碘源,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碘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旋涂法制成以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的碘掺杂TiO2薄膜电极,并经300~600℃退火处理。采用XRD、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样品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并对碘掺杂薄膜电极和纯TiO2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少量碘掺入到TiO2,但经I掺杂的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限明显红移到可见光区(450~600nm之间),I掺杂TiO2薄膜电极经适当温度处理的光响应性比纯TiO2得到明显改善。
  • 汪传生;张德伟;边慧光
    . 2011, 42(08): 1448-14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混炼参数是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着短纤维的补强性能。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填充系数、上顶栓压力、冷却水温度、转子转速和短纤维添加份数五个混炼参数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混炼过程和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充系数、上顶栓压力等参数的增加,混炼过程中消耗的最大功率、单位能耗等不断增加,而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则有最佳值。当填充系数为0.6,上顶栓压力为0.6MPa,冷却水温度为40℃,转子转速为70转/分,短纤维添加份数为3份时,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性能最佳。
  • 叶菁芸;曾戎;屠美
    . 2011, 42(08): 1453-14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碱液置换丙二醇的方法制备物理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研究了碱液浓度及三聚磷酸钠(TPP)离子交联预处理对凝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观察结果表明水凝胶微观结构为富有纳米纤维的三维网络结构,且离子交联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形成。无侧限压缩测试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显示,未经离子交联的水凝胶在NaOH溶液浓度小于等于4mol/L时,力学性能随碱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在NaOH溶液浓度为4mol/L时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TPP交联后再经NaOH溶液处理的水凝胶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当NaOH溶液浓度为2mol/L时可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本实验采用的两种物理交联方式在水凝胶形成过程中具有竞争关系。
  • 李渊;王文文;张俊英
    . 2011, 42(08): 1457-1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掺钨氧化铟(In2O3:W, IWO)薄膜,研究了制备工艺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表面形貌与其光电性能有着紧密的联系。氧分压显著影响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而对薄膜的光电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溅射时间的变化也显著影响薄膜的光电性能:随着氧分压以及溅射时间的升高,薄膜的电阻率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在氧分压为2.4×10-1Pa条件下,制备样品的表面晶粒排布最细密,其电阻率达到6.3×10-4Ω?cm,载流子浓度为2.9×1020cm-3,载流子迁移率为34cm2/Vs,可见光平均透射率约为85%,近红外平均透射率大于80%。
  • 张祖力;李伟;王华
    . 2011, 42(08): 1461-14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为满足电磁感应国产化的需要,研制了适合高温恶劣环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电磁感应传感器用铠装电缆。本电缆利用传感器次级线圈感应初级线圈电流大小,来判断钢渣的位置,以生产出优质高效钢的特点进行研制。通过整机运行表明:用我们研制的铠装电缆绕制的电磁感应传感器能够准确可靠的判断钢渣的位置,满足了钢包除渣的要求。
  • 王雪;李成山;于泽铭
    . 2011, 42(08): 1463-14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由于硫元素与氧元素化学特性的相近,在Ni基带表面形成硫的c (2×2)-S有序超结构有助于控制在金属Ni基带表面生长的氧化物膜的织构类型。目前,大多数关于在Ni基带表面形成c(2×2)-S超结构的研究报道,都集中于以硫化氢气体作为硫源,采用先吸附后脱附的方法形成该结构。本研究首次提出通过硫化铵水溶液硫化NiW合金基带,再通过热处理去除无序的物理吸附层,形成有序c(2×2)-S超结构的新技术路线。采用AES和RHEED分别对采用新硫化技术处理后的样品表面成分和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XRD对硫化前后的NiW基带上采用化学溶液技术制备的缓冲层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技术处理的金属基带表面有明显的硫元素存在,并且硫在NiW合金基带表面形成了c(2×2)-S超结构。新硫化处理技术改善了NiW基带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利于氧化物缓冲层的外延生长。
  • 习羽;贺春丽;杨桑
    . 2011, 42(08): 1467-1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聚乙烯(PE)膜表面接枝丙烯酸(AA)以改善其亲水性。系统地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各影响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表面水接触角等物理手段来表征接枝膜的表面结构、亲水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PO能成功引发丙烯酸接枝PE膜,接枝改性后PE膜亲水性有了明显的提高。采用了三种比较直观的常规评价方法对PE膜接枝改性前后的血液相容性进行初步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接枝AA后的PE膜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较弱,对血细胞的破坏程度明显减小,其抗凝血性比未接枝改性膜有显著提高。
  • 司海恩;朱忠其;张瑾
    . 2011, 42(08): 1471-14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介孔分子筛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精细化工、化学催化、石油化工等领域。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有序介孔SiO2的制备工艺,在CTAB与Si比值是0.14,晶化时间48h,晶化温度100℃,焙烧温度600℃条件下最终制得平均孔径为3.80nm,平均比表面积为962.78m2/g,总孔容为0.92cm3/g的有序介孔SiO2。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生产周期短,可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杨晓娇;刘颖;李军
    . 2011, 42(08): 1474-14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檬酸和碱式碳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柠檬酸镍前驱体纤维,在Ar气气氛下热分解得到金属镍纤维。通过FE-SEM/EDS、DSC-TG、XRD、FT-IR和XPS对金属镍纤维的形貌、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及纤维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镍前驱体纤维在300℃热处理时出现金属Ni,且热分解过程中没有氧化镍出现。故金属镍纤维是由前驱体直接热分解形成,不经过氧化镍热还原过程。
  • 王海锋;王树林;蹇敦亮
    . 2011, 42(08): 1478-14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ZnO纳米颗粒膜修饰的FTO导电玻璃基底上,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相单晶结构,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平均直径约为40nm,长度约为900nm;ZnO纳米棒阵列生长致密,取向性较一致。以曙红Y敏化的ZnO纳米棒阵列膜为光阳极制作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在光照强度为100mW/cm2下,其开路电压为0.418V,短路电流为0.889mA/cm2,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为0.133%。
  • 雷永鹏;王应德;薛金根
    . 2011, 42(08): 1482-14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新型氮化硼先驱体——聚烷胺基环硼氮烷(PPAB)在空气中的水解过程,利用FT-IR、TGA、XRD和EDX考察了水解对PPAB及其在氩气中裂解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PAB在空气中极易水解,其分子结构中的B-N键易水解形成B-O键,水解程度随放置时间及温度的增加而加快。水解前后的PPAB在1000℃时的陶瓷产率分别为45.9%和56.4%。水解后的先驱体在Ar中的裂解产物中含有较多B2O3,而未水解的PPAB裂解产物中B、N原子比接近化学计量比,不含B2O3。
  • 贺辛亥;齐乐华;王俊勃
    . 2011, 42(08): 1485-1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苎麻纤维为生物模板,经溶胶凝胶和碳热还原过程制得具有苎麻纤维管状形态的SiC多孔陶瓷。研究了试样的物相构成、显微结构和孔特征,探讨了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iO2溶胶与苎麻碳在真空环境,1500℃温度下的碳热还原反应主要为SiO2与C的固-固反应,也包括SiO与C及CO之间局部的气-固和气-气反应。经除碳后得到SiC多孔陶瓷保留了苎麻纤维的空心管状结构形貌,物相组成主要为β-SiC。经脱胶麻较之原麻所制备的试样管状纤维结构更为完整,试样孔结构主要为狭缝型孔隙,BET比表面为12.97m2/g,BJH平均孔径为9.6nm,P/P0=0.97时的孔容为0.037731cm3/g,孔径分布呈多级分布特征。
  • 郝会颖;李伟民;曾湘波
    . 2011, 42(08): 1489-14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从非晶到微晶过渡区域的硅薄膜。研究了气体压强对样品的微结构、光电特性、输运性质以及沉积速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增大沉积气压可以提高材料的光敏性及沉积速率,但材料的结构有序度以及输运特性变差。
  • 苏庆梅;钟国;李洁
    . 2011, 42(08): 1492-14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以乙醇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物,对二氯苯为添加剂,制备了Fe/Fe3C纳米线填充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通过 SEM、XRD、HRTEM等分析方法对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二氯苯对碳纳米管的填充起决定作用,产物中Fe/Fe3C纳米线填充率可达33%;使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吸波涂层在厚度为2 mm时,在频率为4.5 GHz时有强吸收峰,厚度增加时吸收峰往低频方向移动,表明此材料有望在低频段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
  • 张永爱;林金阳;吴朝兴
    . 2011, 42(08): 1496-14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热蒸发和丝网印刷技术在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线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阵列,并测试其场发射性能。扫描电镜表明,在氩气和氧气流量分别为60SCCM和1SCCM,反应温度550℃保温30min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线均匀垂直生长在玻璃基底上,直径大约在80-200nm,长度大于7μm。场发射测试表明,在阳压2000V和阴阳间距为500μm时,ZnO纳米线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的开启电压为70V;在栅压为96时,电子发射效率为26.2%,高于传统报道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器件,在经过80 min 的老练后器件发射接近稳定,平均发射电流接近135μA,表明ZnO纳米线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有着稳定高效的场发射性能。
  • 易成建;彭向和;孙虎
    . 2011, 42(08): 1500-15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磁流变液的单链力学模型,考虑颗粒的非线性磁化及磁化饱和过程,计算了单链的磁场分布,以及单链中颗粒数量对剪切力的影响。基于统计力学的方法,从磁流变液的微结构出发,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得到了磁流变液的力学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描述有关实验现象,表明有限元方法可用于磁流变液实际问题的分析,这对新型高性能磁流变液材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熊晨熙;彭向和;易成建
    . 2011, 42(08): 1504-15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油酸和月桂酸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磁流变液稳定性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制备了若干种不同配比的以油酸和月桂酸共同添加的磁流变液,测量它们的零场粘度、力学性能和沉降率-时间曲线,研究了月桂酸、油酸和羰基铁粉三种成分的含量对于磁流变液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添加油酸和月桂酸对于制备零场粘度小且稳定性优良的磁流变液具有显著的效果。
  • 单琪堰;张悦;杨合
    . 2011, 42(08): 1508-1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经煅烧、氯化铵溶液浸出、镁的沉淀反应制备MgCO3?3H2O和CaCO3。采用质量分数为1% 的MgCl2?6H2O作为添加剂,与低品位菱镁矿在650℃混合煅烧2h,煅烧产物为CaCO3和MgO。通过实验确定了由煅烧产物浸出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NH4Cl过量30%,液固比为8,采用二次浸出的方法,此时镁溶出率为92%,浸出残渣的主要成分为CaCO3。用含MgCl2滤液与(NH4)2CO3反应制备MgCO3?3H2O,当反应温度为37℃,(NH4)2CO3过量50%,陈化时间为2h时,得到直径1~3μm、长15~20μm的棒状MgCO3?3H2O,纯度为96.5%。
  • 刘奇;陈德茂;刘艳
    . 2011, 42(08): 1512-15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特点,采用DOC与CDPF集成的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柴油车四效催化转换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N2吸附法、XRD、DTA等手段对催化剂涂层比表面积、物相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评价,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触变剂等添加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模拟柴油车尾气排放成分,采用FGA-4100(5G)型汽车尾气排气分析仪对催化材料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C、CO、颗粒物净化效率大于90%,NO净化率大于60%。
  • 马李刚;马书懿;陈海霞
    . 2011, 42(08): 1516-1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ZnO缓冲层上制备了不同Al掺杂量的ZnO(AZ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等表征技术,研究了AZO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ZnO薄膜的择优取向性发生了改变,且当Al的掺杂量为0.81at% 时,(002)衍射峰与其它衍射峰强度的比值达到最大,表明适合的Al掺杂使ZnO薄膜的择优取向性得到了改善。在可见光范围内薄膜的平均透过率超过70%。通过对样品光致发光(PL)谱的研究,发现所有样品出现了三个发光峰, 分别对应于以444nm(2.80eV)、483nm(2.57eV)为中心的蓝光发光峰和以521nm(2.38eV)为中心较弱的绿光峰。并对样品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 黄志芬;陈云贵;吴朝玲
    . 2011, 42(08): 1520-15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本文以NaH为诱导剂,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制备NH3BH3和NaH的复合物,分析研究了复合物的物相、颗粒形态及其水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NH3BH3和NaH反应生成NaBH4新相,但反应并不完全,复合物中的NH3BH3包覆在NaH和生成的NaBH4颗粒表面并发生部分非晶化。诱导剂NaH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NH3BH3的水解放氢性能。当NH3BH3/NaH为2.5:1,60℃下,0.1g该复合物10min内放出125ml的H2,约为10.2wt%,其中一半来源于H2O
  • 牛新书;崔天露;卢鑫
    . 2011, 42(08): 1524-15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以鸡蛋壳内膜为模板,通过简单环保的液相浸渍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具有蛋膜分级结构特征的WO3纳米材料。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材料对H2S 的气敏性能,探讨了煅烧温度、工作温度以及气体浓度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热处理条件下得到的材料对30ppmH2S的灵敏度高达687,且响应时间很短,材料的灵敏度与气体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 彭勇波;R. Ghanem;李杰
    . 2011, 42(08): 1527-15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仿真分析了磁场和剪切场作用下双分散、单分散磁流变液的微观结构演化,从四个方面考察了磁流变液悬浮性态:微观结构相变,链长分布,聚合结构各向异性和悬浮粒子运动涨落。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场强幅值越高,相态迁移的时间越短、簇-墙相越明显;在低磁场时,双分散悬浮较单分散悬浮容易形成长链,而在中、高磁场时,单分散悬浮却较双分散悬浮容易形成长链;磁极粒子具有智能特性,在无剪切场作用下总是寻找最易形成墙的方向排列成簇,而在稳态剪切作用下沿流场方向形成通长墙相、以抑制流场的输运;外加磁场有助于减小悬浮粒子的运动涨落,但在剪切场的引导作用下,磁场强度的变化对悬浮粒子运动涨落无明显影响。
  • 胡凡;陈云贵;吴朝玲
    . 2011, 42(08): 1533-15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热处理工艺是改变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常用手段,本文考察了退火和淬火以及淬火加低温回火对用FeV80中间合金代替纯钒制备的V-60%(TiCrFeMn)贮氢合金循环性能的影响。与退火处理相比,合金初始吸放氢量和平台压在淬火后均出现下降,合金的容量保持率提高。通过淬火,合金的成分均匀性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合金放氢后会出现TiH2化合物相,TiH2化合物相所储存的氢无法在测试条件下放出,导致淬火后合金放氢量偏小。淬火后再低温回火,消除了一部分晶格微应力,合金的性能有一定改善。
  • 简报
  • 孙家跃;孙苒荻;杜海燕
    . 2011, 42(08): 1536-1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电子俘获材料SrS:Eu2+,Sm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光激励发光光谱和荧光衰减,对其微观结构与光谱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制得的SrS:Eu2+,Sm3+电子俘获材料为单相的面心立方结构,粒度均一,且粒径小。采用水热合成法能够有效降低样品中杂质含量,并可有效减缓样品衰减速率。光激励发光光谱(λex=980 nm)表明Eu2+和Sm3+能够掺入SrS基质中,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材料相比,水热法制备的SrS:Eu2+,Sm3+有更高的发光强度。
  • 孙学通;江鸿杰;杨萌磊
    . 2011, 42(08): 1539-15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多孔NiTi记忆合金在H2O2+HCl溶液中的低温化学氧化过程和500℃的高温热氧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表面氧化处理后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貌、Ni/Ti比及膜层生长动力学曲线,探讨了多孔NiTi合金表面和孔内氧化膜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利用两种表面氧化技术在合金表面和孔内获得的氧化膜Ni含量均明显低于基体,且合金孔内氧化膜Ni含量低于表面氧化膜;多孔NiTi合金孔内的氧化对于与氧亲和力弱的镍而言更加困难,孔内氧化膜的生长速率低于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