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2-04-30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李静玲;陈文哲;吴波;黄世震;林伟;李世平;曹小霞;翁晴;王敏
    . 2012, 43(08): 953-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常压碱熔-水热法制备了银掺杂TiO2复合纳米管。氮吸附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与原料相比,比表面积增加了2.3倍,达82m2/g。XRD、TEM和XPS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复合纳米管中银元素以金属银和氧化银状态共存,TiO2纳米管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因长径比增大,其XRD衍射峰峰高和峰强均大幅度降低。UV-Vis吸收光谱显示,银掺杂,TiO2复合纳米管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带边红移近40nm。这是因为在TiO2纳米管表面形成肖特基结,TiO2禁带宽度之间形成了杂质能级,使其表观禁带宽度减小,有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减少电子-空穴复合;纳米管表面羟基氧(-OH)使其表面的酸性活性点增加,增强了价带中光生空穴的氧化能力。
  • 曾淼;张廷安;党明岩
    . 2012, 43(08): 958-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波辐射下,以壳聚糖为原料,甲醛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得甲醛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电子扫描电镜对树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树脂具有很好的球形;Shiff碱反应能够很好的保护壳聚糖上的氨基;交联剂用量、搅拌速率和酸处理条件对树脂的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大。当合成条件为:搅拌速率600r/min、甲醛1.5ml、环氧氯丙烷3ml、酸化时间8min、盐酸用量30ml,所得交联壳聚糖微球对Cu(Ⅱ)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69.83 mg/g。
  • 罗斌;陈花玲;朱子才
    . 2012, 43(08): 961-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制备了镀钯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Pd型-IPMC),探索了含水量对IPMC材料松弛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与硅橡胶(PDMS)相结合的封装工艺对IPMC材料进行封装,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封装后的材料无松弛,响应迅速,致动性能好,工作性能稳定,解决了长期以来该材料用做驱动器的难题,为该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程红梅;曹志远
    . 2012, 43(08): 965-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细观力学角度直接从制备时给定材料组分分布出发对具有不同复杂形状功能梯度材料构件进行三维动力特性分析,并相应给出其三维固有频率及其基频对应的位移振型和应力振型沿厚度方向的三维分布。结果发现对同样材料细观组分分布的不同功能梯度结构,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分布均有很大差异。此结果为建立专门的功能梯度板壳理论提供定量的资料依据。
  • 姚朋军;王兢;赵林
    . 2012, 43(08): 969-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表面活性剂CTAB水溶液中添加硝酸盐溶液,并滴加氨水,采用水热合成法在180℃的温度下反应9h,制备了La0.7Sr0.3FeO3前驱体,在温度700℃锻烧6h后得到La0.7Sr0.3FeO3纳米颗粒组装的纳米线。利用SEM、TEM和XRD对其形貌、尺寸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La0.7Sr0.3FeO3纳米线是由约为20nm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纳米线的最大长径比达100以上。通过改变水热合成时间和前驱体的煅烧温度等实验条件,对La0.7Sr0.3FeO3纳米线的物相转化和生长机理进行了分析。表面活性剂CTAB的作用是作为生长控制剂和颗粒凝聚载体,能够控制材料沿着轴向生长,形成纳米线。
  • 狄建科;周明;赵裕兴;王星罡;李健;张伟
    . 2012, 43(08): 973-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紫外激光对触摸屏产品中不可视区域进行刻蚀分析,探究了紫外激光刻蚀原理,讨论了银浆薄膜激光刻蚀与传统印刷工艺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一套紫外激光刻蚀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建造。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波长为355nm的紫外激光器,当激光器功率为10W,重复频率100KHz,刻蚀速度为1500mm/s,刻蚀次数1次时,薄膜被完全刻蚀,最终获得功能良好的银浆线路。经测试后发现,所刻蚀后银浆线条平直而光滑,边缘热影响区域较小,最小刻蚀线宽可以达到10μm,基板未受到损伤;与传统印刷工艺相比较,简化了工艺步骤,产品良率得到提升,是一种无排放的绿色环保先进的刻蚀工艺。
  • 毛燕妮;刘淑娟;廖桢葳;马建国
    . 2012, 43(08): 976-9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制备的氨基-β-环糊精-石墨烯-二茂铁(β-CD-NH2/GNs/Fc)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膜修饰电极在pH=7.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DA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DA的氧化峰电流在0.1μmol/L~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8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赵小根;何国求;张蕊
    . 2012, 43(08): 980-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铜钛硅碳石墨合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常规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铜钛硅碳石墨材料。通过对样品硬度等性能的测试,选择出87%Cu的最优配方。再通过无流磨损和载流磨损试验测试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而通过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探讨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无流磨损过程中,磨损量呈线性增长,磨损的主要形式为梨削;载流磨损过程中,磨损量呈非线性增长,随着行程的增加,磨损率降低,磨损的主要形式有梨削和电弧烧损,磨损率降低可能是杂质Al相弥散强化铜基体所致,其微观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各种机理的组合。
  • 严武卫;张成孝;王鹏飞
    . 2012, 43(08): 984-9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硝酸盐高分子辅助沉积法(简称PAD)来制备YBCO超导薄膜,有着制备速度快、工艺简单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本文采用硝酸盐水相前驱液,并加入高分子螯合剂和薄膜改性剂,然后将前驱液涂覆在LaAlO3(LAO)单基晶片上,采用快速低温分解,再经过高温烧结制备出完整的YBCO超导薄膜。在100ppm O2/N2气氛下制备的YBCO超导薄膜致密,YBCO (00l) 峰取向明显,没有其他杂相峰,同时,转变起始温度TC=91 k,转变宽度△TC=2 K;在77 K、自场下临界电流密度Jc= ~1 MA/cm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盐PAD法的低温分解时间比传统的TFA-MOD法缩短9 h左右,而且制备出的YBCO超导薄膜性能优良,该方法为以后的长带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技术。
  • 张爱华;李梅;柳召刚
    . 2012, 43(08): 98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玻璃基片上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铈防紫外薄膜。采用交叉镀膜的方法,将二氧化钛膜层作为缓冲层,成功制备了不同膜层配比的防紫外膜。实验表明,不同膜层配比,紫外线透过率及可见光透过率均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铈溶胶浓度增大,紫外吸收能力增大,溶胶的陈化时间对薄膜紫外屏蔽性能影响不大。
  • 丁翠翠;田荟琳;李国英
    . 2012, 43(08): 992-9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粘度法和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对胶原/羟丙甲基纤维素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粘度法测定结果表明:羟丙甲基纤维素含量小于30%时共混体系相容,超过50%则不相容。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当羟丙甲基纤维素含量小于30%时,归属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C-O(H)伸缩振动峰1061cm-1与归属于胶原酰胺带的 C=O对称伸缩振动峰1660cm-1、N-H摇摆振动峰1553cm-1和N-H面内变形振动峰1238cm-1之间存在同步负交叉峰,表明胶原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而当羟丙甲基纤维素含量大于30%时,同步图中负交叉峰强度减小的同时同步峰1061cm-1的强度明显变大,表明此时羟丙甲基纤维素与胶原之间的氢键作用变弱,羟丙甲基纤维素更倾向于在自身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 王素娟;李文亮;白利斌;巴信武
    . 2012, 43(08): 997-10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苯甲酰氯对超支化聚(酰胺-酯)端羟基修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亲水核,苯环为疏水壳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酰胺-酯)。此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0.125-0.5 g/L的浓度范围内能够以单分子胶束形式将甲基橙 (MO) 从水相转移到二氯甲烷相,转移是个动态平衡过程,呈现前快后慢的趋势,22 h后转移量达到95%,转移后的甲基橙也可以被可逆释放到二氯甲烷相。此外,对甲基橙和甲基蓝(MB)的双染料转移,表明少量甲基蓝分子的存在可以使甲基橙的转移量大大增加,起到了协同转移作用。
  • 毕韶丹;安向艳;党明岩;刘清玉
    . 2012, 43(08): 1001-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香草醛改性壳聚糖(V-CTS)对Cd2+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d2+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在298-318K温度范围内,焓变△H=24.22kJ/mol,表明吸附是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 反应活化能为25.58KJ/moL,表明V-CT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由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控制。吸附剂解吸再生循环使用4次后,镉离子的吸附容量仅减少18.9 %,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使用性。
  • 武鹏旭;张忻;马旭颐
    . 2012, 43(08): 1005-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惰性气体保护蒸发-冷凝法制备了碲(Te)纳米粉体颗粒。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碲的蒸汽压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观测了碲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形貌,并研究了粉末粒径、分布及形貌与蒸发冷凝过程中气氛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气氛压力的增加,粉末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粉末粒度随着气氛压力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当电流恒定为50A,充气压力从30kpa降到5kpa时,碲粉末的平均粒径由200nm减小到20~80nm。
  • 张晓彦;罗彦凤;阮长顺
    . 2012, 43(08): 1008-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二元环状仲胺哌嗪(PPZ)替代二元伯胺作为扩链剂,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偶联剂、端羟基聚 (丙交酯-co-对二氧环己酮)( HO-P(LA-co-PDO)-OH)为软段,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氨酯脲(P(LA-co-PDO)-PPZ-PUU)。1H NHR表征结果证实了P(LA-co-PDO)-PPZ-PUU的结构。比较了以PPZ和BDA为扩链剂时两反应体系的粘度变化,产物在氯仿中的溶解性、热熔性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NCO/OH摩尔比的变化。同时研究其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PPZ反应体系的粘度更低,产物的溶解性和热熔性更好,表明PPZ可明显减少交联;而且,PPZ的环状结构可明显提高PUU硬段的刚度,从而提高Tg。形状回复时间受温度的影响,回复温度越高,形状回复时间越短。该材料呈现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形状回复率均可达到95%以上。
  • 邵阳;陈刚;赵玉涛;张振亚;侯文胜
    . 2012, 43(08): 1012-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Mg-4%Si合金、纯Cu、纯Mg、Cu-38%Y合金经普通铜模铸造方法制备了一种原位颗粒增强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运用XRD以及EDS确定其颗粒为CuYSi相,采用SEM-EDS对颗粒的形貌、大小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CuYSi颗粒尺寸细小(10μm左右)、形状规整并且均匀分布在非晶合金基体上;与Mg60Cu30Y10块体非晶合金相比,CuYSi颗粒的生成使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Tx增加6.1K。
  • 徐津;景永强;安静;景永强;张羊换;赵栋梁
    . 2012, 43(08): 1016-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室温下通过NaBH4还原FeCl2 溶液,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聚丙烯酸(PAA)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粒径大小为3-5nm的Fe纳米颗粒,并在不同温度下对得到的颗粒进行退火。对比了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的Fe纳米颗粒为非晶态,其磁性表现为超顺磁和铁磁的混磁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Fe纳米颗粒的晶化程度越来越高,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逐渐增大,磁性由混磁态逐渐向铁磁态转变。
  • 林雄;段宏艳;王军
    . 2012, 43(08): 102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我们用水热法在不同的温度下制备结晶性较好、颗粒均一的CoFe2O4纳米颗粒,无需进一步煅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穆斯堡尔谱仪和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对不同温度下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CoFe2O4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粒径逐渐增大,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当合成温度为500℃时,CoFe2O4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64.1 emu/g,与块体的CoFe2O4(72 emu/g)接近。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当晶粒粒径超过了超顺磁性的临界尺寸,样品的超顺磁性消失,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B位上Fe3+离子的比例增高,磁性能增强。
  • 郝建英;李宪军;王英勇
    . 2012, 43(08): 1024-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酚醛树脂和工业水玻璃为碳源和硅源,通过碳热还原合成了蠕虫状的碳化硅,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BET表面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的表征,考察了所制碳化硅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活性。结果表明,蠕虫状碳化硅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在可见光照下能有效稳定地分解纯水产氢,光照10h的平均产氢速率为88 μL/h.g。
  • 郭培丽;陈华艳;吕晓龙;武春瑞;贾悦;王暄;高启君;
    . 2012, 43(08): 1027-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对水中的溶解氧进行了脱氧研究,考察了膜表面结构对脱氧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改变内凝固浴的组成来改变膜的表面结构。在测定脱氧效率的同时,对不同内凝固浴下的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结构进行了场发射电镜扫描(FESEM),并分别测定了中空纤维膜的孔径、透气系数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内凝固浴中溶剂DMAc含量的增大,膜内表面开孔结构变大,表面变得粗糙,这种结构使得膜的透气系数增大,传质系数和脱氧效率提高。
  • 胡保全;白培康;王延忠
    . 2012, 43(08): 1031-1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取Mo-8wt%Cu纳米复合粉末,采用液相烧结和致密化后处理工艺制备了Mo-8wt%Cu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对Mo-Cu液相烧结和变形加工后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Mo-Cu合金致密性、拉伸强度、延伸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的Mo-8wt%Cu纳米复合粉末坯体,经液相烧结后,其烧结态为Mo、Cu复合网状组织,可获得相对密度高达98.6%的Mo-Cu合金,再经静液挤压变形加工处理后,可获得全致密的Mo-8wt%Cu合金,在室温静液挤压40%形变率的条件下,拉伸强度可达到576MPa,延伸率5.8%
  • 王海成;汪凡曦;于广华
    . 2012, 43(08): 1034-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水解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颗粒,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Fe3O4纳米颗粒粒径、形貌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从30℃升高到90℃,Fe3O4颗粒的粒径从6-8 nm增大到10-12 nm;同时,Fe3O4颗粒的饱和磁矩也随着Fe3O4颗粒粒径的增加而升高。溶液pH值会影响Fe3O4纳米颗粒的形状,高pH值易使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为四方形,随着pH值的降低,Fe3O4纳米颗粒向球形转变。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形状的可控性为进一步合成、调控Fe3O4电磁功能复合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础。
  • 高敏杰;王志强;孙磊;王治华;赵彦保;
    . 2012, 43(08): 1038-1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 以壳聚糖为修饰剂, 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制备了壳聚糖修饰银纳米颗粒(chitosan–Ag NPs).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纳米颗粒具有面心立方Ag的晶型结构, 壳聚糖通过氨基和羟基中的N、O原子与Ag+的化学键合作用修饰在纳米颗粒表面, 起到了限制颗粒粒径长大和防止其团聚的作用. 采用肉汤连续稀释法检测了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杀菌性能, 结果表明chitosan–Ag NPs具有优异的抗菌性, 抗菌性能受到粒径大小的影响.
  • 王磊;贾宏;马重芳
    . 2012, 43(08): 1042-1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白色的纳米TiO2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谱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表明TiO2粒径分布在10nm~20nm之间。为了验证纳米TiO2涂层对航天器密封舱内空气的净化作用,对TiO2涂层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涂层对甲醛、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气体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 李亚茹;张雪莲;潘园园
    . 2012, 43(08): 1045-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Stober法在其表面包裹SiO2并复合荧光标记物FITC,EDC偶联牛血清白蛋白(BS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分析仪,电子能谱(XPS)等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粒子保留了FITC的荧光特性、Fe3O4的磁响应性并成功接枝蛋白分子。生物功能化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有望广泛应用于细胞标记、荧光追踪、磁性分离等领域。
  • 封贝贝;张岩;汪家道;陈大融;
    . 2012, 43(08): 1049-1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压空气喷涂工艺,制备了一种聚合物涂层。利用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对涂层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涂层表面具有微米级凹坑结构。根据表面元素分析的结果,说明了涂层表面形貌形成的机理。通过小型高速水洞的测试,验证了该涂层的减阻效果。并以微漩涡理论解释了减阻机理。
  • 马志超;林起浪;蔡秋红;陈智明
    . 2012, 43(08): 1052-1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松香为添加剂,通过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采用FT-IR、SEM、偏光显微镜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松香对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的影响。研究表明:松香的加入能有效限制沥青的过度聚合,不仅促进中间相炭微球的成核和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中间相炭微球的融并;当松香添加量为10wt%时,改性煤沥青经450℃热解2h可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均匀的中间相炭微球,其平均粒径为15.3μm、收率达44.1%。
  • 王贤荣;吕晓龙;刘嘉铭;武春瑞;高启君;陈华艳;贾悦;王暄
    . 2012, 43(08): 1056-1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溶液涂覆-浸没相分离法对聚偏氟乙烯膜(PVDF)进行表面复合改性,制备了超疏水分离膜。初步考察了涂覆液中PVDF固含量和涂覆条件(浸泡时间、预蒸发时间、凝固浴组成和凝固浴温度)对复合膜疏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涂覆液中PVDF含量为1.88wt%时,膜丝有最大接触角136°;复合膜的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浸泡时间为40s时,接触角最大,达到133°;在较短时间内(0-5s),预蒸发时间对复合膜的接触角影响不大;复合膜的接触角随着凝固浴中DMA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凝固浴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凝固浴温度为65℃时,膜表面的接触角增至153°。
  • 朱红玉;李洪涛;贺春元
    . 2012, 43(08): 1061-1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二次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Ce掺杂的Ca3Co4O9热电材料(CexCa3-xCo4O9 x=0,0.1,0.3),并测试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和高温热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e替代Ca可有效调制Ca3Co4O9的热电参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电阻率和热导率降低,Seebeck系数增大。在973K的温度下Ce0.1Ca2.9Co4O9 具有最高的热电性能(ZT=0.23)。
  • 李轩;沈一丁;费贵强
    . 2012, 43(08): 1064-1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主要单体,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稳定且性能优异的无皂苯丙乳液,以此与热固性酚醛树脂(PR)进行复配制得酚醛树脂/无皂苯丙复合乳液,讨论了其合成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当w(PVA)=12%,软硬单体比例n(BA)/n(St)= 1.0,w(NMA) =10%,m(酚醛树脂)/m(苯丙乳液)= 2.0时。酚醛树脂/无皂苯丙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以质量分数为1.0%的聚合物乳液单独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环压指数达:8.4 N.m/g,施胶度达:32s。此复合乳液与淀粉有良好的适配性,并可取得优异的复合施胶效果当m(复合乳液)/m(淀粉溶液)=0.3时,纸张环压指数达:8.9 N.m/g,施胶度达:40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
  • 戴炎彬;游碧龙;刘少光
    . 2012, 43(08): 1068-1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的严重高温氧化腐蚀问题,研制出适用于风帽的高温合金AN1(Cr23Ni32MoNb),结合金相(OM)、X射线(XRD)、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等分析方法对风帽试样的微观组织和高温氧化性能进行研究,并与25-20钢和316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N1铸态组织为典型的树枝状晶结构,由奥氏体基体和Cr23C6、NbC等晶间碳化物组成,固溶处理后,枝晶结构基本消失;1000℃氧化100小时,AN1的高温氧化抗力分别为25-20钢和316钢的2.2倍和3.8倍;AN1氧化试验后的表层相结构主要由γ奥氏体、Cr2O3和Cr与Mn的复合氧化膜组成。
  • 牛淑娟;李磊;张永明
    . 2012, 43(08): 1072-1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溶液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的全氟磺酸(PFSA)离子交换膜,并测试了其吸水率、电导率、钒离子(V(Ⅳ))透过率和选择性系数。研究发现,具有高IEC值的PFSA离子交换膜具有相对较低的V(Ⅳ)离子透过率和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其中IEC值为1.10 mmol/g的PFSA离子交换膜对V(Ⅳ)离子具有最高的选择性,其选择性系数为Nafion 117膜的2.97倍。
  • 张勇;陈刚;赵玉涛
    . 2012, 43(08): 1076-1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Al-10wt%Zr和Al-3wt%B合金为原料,在高能超声作用下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成功地制备了ZrB2p/Al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高能超声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ZrB2颗粒尺寸更小,分布也更均匀。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94MPa、81MPa和14.5%,较未施加高能超声场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6%、15.7%和16.0%。
  • 周春华;王帮峰
    . 2012, 43(08): 1079-1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变体机翼蒙皮连续光滑以及大变形要求,提出了一种可主动变形的SMARC波纹型蒙皮结构,并制备了两种蒙皮试验样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了拉伸与驱动试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SMARC样件拉伸变形性能优于不含SMA丝样件,但SMARC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结构刚度减小;驱动试验中,初始位移线性增加,当激励电流超过3.4A时,复合材料基体受热软化,导致位移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最后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电流强度为输入参量,驱动位移为输出参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其逼近曲线较为准确和贴近实际驱动特性,最大预测相对误差小于6%,为智能蒙皮的主动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试验依据。
  • 陈宇宏;柳沥翔;詹茂盛
    . 2012, 43(08): 1084-10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无机组分的前驱体,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水解聚合产物作为有机组分,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聚碳酸酯(PC)表面形成耐磨涂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涂层具有Si-O-Si的交联网络结构。进一步详细研究了MTMS和TEOS的摩尔比对涂层的光学性能、硬度、附着力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TMS和TEOS的摩尔比为2:1时,涂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该涂层在经历500次耐磨试验后的雾度为12.69 %,而纯PC的雾度增至42.38% 。最后采用SEM和TEM分析了MTMS/ TEOS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原因在于该涂层具有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分散于有机基体的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