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2-06-15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周月姣
    . 2012, 43(1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PTMEG)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和自制的超支化聚氨酯(HBPU)为交联剂,合成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水性乳液。热重分析(TGA)及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表明,采用两种交联剂合成的聚合物耐热性能相差不大,均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阻尼因子tanδ约为0.75,tanδ>0.3的温度范围约为60℃);随着PA组份含量的增加,阻尼性能越好。
  • 徐宝龙;张启富
    . 2012, 43(11):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钒钛合金为原料,应用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致密、有序的钒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应用扫描电镜(SEM)和粉末X光衍射仪(XRD)表征分析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在浓度不同的HF电解液下制备出径向不同的纳米管阵列,电解液浓度(0.5wt%~1.5wt%),管径变化(39.7nm~72.7nm)。在室温、可见光照射条件下,以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试验,研究了其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钒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性能优于纯二氧化钛纳米管,且在HF电解液浓度为1.0wt%时制备出来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降解有机毒物性能最佳。
  • 王金香;彭小波;王芸;
    . 2012, 43(11):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固体电解质xNH4PO3-SiO2(x=1,2,4),并研究了该电解质在125℃~250℃范围内的导电性能以及电池性能。复合电解质的相结构分析表明,NH4PO3和SiO2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NH4PO3含量增大而提高,并与NH4PO3的形态相关。电导活化能随NH4PO3含量的上升而下降,表明在sol-gel法制备的复合电解质中,起电导作用的主要是NH4PO3,而SiO2主要起支撑作用;电导率随着环境气氛中含水量的提高而提高。以湿氢气为然料和干氧气为氧化剂,用复合电解质制备的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在250℃为4.8mW.cm-2。
  • 李明华;游顺青;刘洋;陈喜;董跃刚;于广华
    . 2012, 43(11):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Ta/NiFe/IrMn/Ta薄膜,研究了反铁磁IrMn的溅射功率和铁磁层NiFe厚度对多层膜交换偏置场的影响。在反铁磁IrMn中插入MgO,发现MgO含量对交换偏置场有一定影响。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多层膜的交换偏置场逐渐增大,当时MgO的含量约为2.5%交换偏置场达到最大值。随着MgO的含量的进一步增加交换偏置场下降。在IrMn中插入适量的MgO可以有效地增加交换偏置场。
  • 吴伟煌
    . 2012, 43(11):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板法以钛酸丁酯为钛源,SiO2为模板球,制备出了TiO2包覆SiO2微球。利用SEM、TEM、XRD、EDS对样品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SiO2的微球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用相同方法制得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当使用TiO2@SiO2微球为光催化剂时,在光照180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2%,而相同方法制得的TiO2为56%,较后者提高了26%,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 王春齐
    . 2012, 43(11):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手糊与真空袋压法制备含CaCO3/环氧树脂表面功能层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化学刻蚀与表面修饰,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上制备了超疏水表面。用扫描电镜和动/静态接触角分析仪,表征表面的形貌和亲水性,结果显示:在复合材料表面构建了具有微-纳米尺度二元粗糙结构,用1%的硬脂酸修饰后,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最高达160.03°;静置室温环境下,制备的超疏水复合材料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 房现石;梁永锋;任松波;林均品;叶丰
    . 2012, 43(11):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定向凝固Fe-6.5wt.%Si合金进行热压缩变形研究。结果表明,Fe-6.5wt.%Si合金柱状晶组织热形变过程中很难发生动态再结晶,以动态回复为主,易产生严重的变形带;在无序相区间,在柱状晶晶界处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核,但长大受到限制,仅局限于晶界附近。与锻态等轴晶组织相比,有序相区间,两种组织形变行为基本一致,受温度影响剧烈,在无序相区间,随温度升高,等轴晶组织的形变激活能略有升高,平均值约为294kJ.mol-1,而柱状晶组织的形变激活能逐渐降低,平均值约为260kJ.mol-1。
  • 甘平
    . 2012, 43(11):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AFM和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FM/SPM)在纳米尺度下对碲基复合(Te/TeO2-SiO2)薄膜的表面电势、电容梯度等电学特性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电压为-0.8v,反应时间为200s条件下制备的碲基复合薄膜的表面电势差达到700mV,相对介电常数小于以硅为主要成分的衬底相对介电常数。利用光谱分析,碲基复合薄膜的禁带宽度约为3.14eV。
  • 朱永昌
    . 2012, 43(11):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XPS能谱分析了不同熔制气氛下制备的锂-6玻璃闪烁体表面结构与Ce离子价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锂-6玻璃闪烁体中,激活剂离子Ce3+未进入到玻璃网络结构中,以填充离子的形式分布在网络间隙中;O离子在锂-6玻璃闪烁体中以桥氧和非桥氧两种形式存在,而且随着熔制气氛还原性的增强,非桥氧数量减少;采用XPS半定量计算出不同熔制气氛下锂-6玻璃闪烁体中Ce3+与Ce4+相对含量,为进一步优化其制备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 张涛;马宏伟;张淑仪;李敏;赵省贵
    . 2012, 43(11):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MgO基底上利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三元系铁电薄膜6%PMnN-94%PZT (6% Pb(Mn1/3, Nb2/3)O3- 94%Pb(Zr0.45, Ti0.55)O3) ,采用淬火方法后期热处理薄膜。分别运用面内和面外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薄膜长相及晶体结构,运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SEM)观察薄膜的晶粒表面及截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沉积薄膜为单晶钙钛矿结构薄膜,薄膜铁电性呈现明显的硬响应,薄膜结构及性能优良。
  • 叶剑
    . 2012, 43(11):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在硅片和石英上利用射频溅射法沉积了TiO2薄膜,并分别在空气中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椭偏光谱仪对硅片上薄膜进行了椭偏测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石英上薄膜进行了透射光谱测试。利用解谱软件对椭偏谱和透射谱进行了建模解谱,获得了不同基片上薄膜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折射指数和消光系数,并和TiO2块材的光学常数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得到了系列薄膜的光学带隙,带隙值范围从3.35到3.88 eV。
  • 熊万斌;刘燕;倪忠斌;陈明清
    . 2012, 43(11):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BDK)为引发剂,在乙醇和水(V乙醇/V水=7/3)的混合介质中,由紫外 (UV) 光引发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分散共聚,研究了影响P(St-co-MMA)收率及其微球粒径的因素;在微球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AgNO3,经UV原位催化Ag+还原,制备出了负载有Ag纳米颗粒的P(St-co-MMA)复合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光散射(LLS)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球的粒径及Ag纳米颗粒的负载情况进行了表征,发现P(St-co-MMA)微球的粒径均一,可控制在500-800nm之间,Ag纳米颗粒较均匀地负载于微球的表面,平均大小为20nm。,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BDK)为引发剂,在乙醇和水(V乙醇/V水=7/3)的混合介质中,由紫外 (UV) 光引发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分散共聚,研究了影响P(St-co-MMA)收率及其微球粒径的因素;在微球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AgNO3,经UV原位催化Ag+还原,制备出了负载有Ag纳米颗粒的P(St-co-MMA)复合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光散射(LLS)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球的粒径及Ag纳米颗粒的负载情况进行了表征,发现P(St-co-MMA)微球的粒径均一,可控制在500-800nm之间,Ag纳米颗粒较均匀地负载于微球的表面,平均大小为20nm。
  • 李艳菲;张方辉
    . 2012, 43(11):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LED封装用铝基板绝缘层,通过实验分析了制备铝基板过程中氧化时间、草酸浓度、硫酸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其氧化膜厚度、击穿电压的影响,得到了制备低热阻铝基板的最佳工艺参数:电流密度3A/dm2,草酸浓度为10g/L,H2SO4浓度150g/L,氧化时间45min。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热冲击后裂纹萌生的情况,结果表明铝基板有微小裂纹,但仍满足绝缘要求,通过对氧化铝膜热阻的测试发现,铝基板与氧化膜的复合热阻在1-3℃/W之间。结果表明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铝氧化膜满足LED基板对散热及绝缘性的要求。
  • 郑旭;张晋敏;熊锡成;张立敏;赵清壮;谢泉
    . 2012, 43(11):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和真空退火方法制备β-FeSi2/Si异质结,首先在n型Si(100)衬底上沉积Fe膜,经真空退火形成β-FeSi2/Si异质结,Fe膜厚度约238 nm,退火后形成的β-FeSi2薄膜的厚度约为720 nm。利用XRD、SEM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了β-FeSi2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霍尔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β-FeSi2薄膜为n型导电,载流子浓度为9.51×1015 cm-3,电子迁移率为380 cm2/V?s
  • 于树芳;顾鑫;伍国琳;王亦农;高辉马建标
    . 2012, 43(11):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大分子引发开环聚合和侧基改性,制备了一种侧链含有吗啉丙基的聚乙二醇-聚(吗啉丙基-天冬酰胺)-聚丙氨酸三嵌段共聚物。利用肿瘤细胞外、细胞内和正常组织pH环境的差异,调节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实现肿瘤部位靶向释放的目的。在水溶液中,此聚合物可自组装形成一种核-壳-冠型的三层共聚物胶束,其中疏水性的聚丙氨酸链段自聚集形成胶束的核,聚(吗啉丙基-天冬酰胺)链段形成具有pH-响应性的壳层,用于包埋和释放药物,外围的聚乙二醇链段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水合冠层,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以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包埋到胶束内。研究发现,由于吗啉环在酸性条件下的质子化导致链段亲疏水性质发生明显变化,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能力随环境pH值的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显著增加。
  • 高云雷;赵东林;沈曾民
    . 2012, 43(11): 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含Mn的氧化石墨;400℃条件下氢气还原制备了锰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和TEM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锰氧化物(MnOx)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表面。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进行研究,在5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库伦效率为70.4%,可逆容量达876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3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700mAh/g以上。
  • 周名兵;胡盼;龚梅;黄棣;杜晶晶;张利;李玉宝
    . 2012, 43(11): 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三聚磷酸钠(STPP)作为共价-离子双交联剂交联制备了明胶-壳聚糖(Gel-CS)复合人工真皮支架。通过FT-IR和SEM对复合多孔支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同时对复合多孔支架的孔隙率、平均孔径、溶胀性能和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胶和壳聚糖两相间成功地发生了交联反应,形成了具有贯通孔结构和良好孔隙率的复合多孔支架。该支架平均孔径在136.1-182.9μm之间,且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孔径及孔隙率随之降低;溶胀性能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共价交联方法,采用双交联法制备的支架溶胀率有所降低,再次印证双交联法制备的支架其交联度较单一共价交联的高;酶降解实验表明,固定STPP含量,则随着EDC含量增加,复合支架的降解性能越好,而EDC含量一定时,则当STPP含量为0.5%时,复合支架具有最好的降解性能。
  • 刘卫东;李浩;姚之侃;王婷;朱宝库;朱利平
    . 2012, 43(11):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锂离子电池耐温安全性的本质是实现电池中电解液的稳定化。本研究首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共聚物P(MMA-co-DMAEMA),然后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经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多孔性PVDF/P(MMA-co-DMAEMA)隔膜。研究发现,相对于纯PVDF隔膜,共混隔膜的孔隙率增加、结晶度降低、电解液吸收稳定性显著提高。共混隔膜具有“活性”隔膜的性质,隔膜-电解液组成的电解质体系表现出凝胶电解质特征,隔膜中P(MMA-co-DMAEMA)/PVDF质量比达到1/10时,孔隙率为80%的共混隔膜吸液率在420%以上,活化后凝胶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1.8×10-3S/cm。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溶液相转化制备PVDF/P(MMA-co-DMAEMA)共混隔膜,将是一种制备凝胶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活性隔膜的有效方法。
  • 崔旭梅
    . 2012, 43(11):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薄膜光阳极、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以及TiO2/ZnO双层薄膜光阳极,研究了ZnO对TiO2薄膜光阳极的调制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醋酸锌和ZnO直接掺杂制备的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同未掺杂的TiO2薄膜光阳极相比,以醋酸锌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薄膜光阳极使电池转化效率提高了1倍,而由于um量级的ZnO的粒径大,用其作原料制得的复合薄膜光阳极反而使电池的转化效率有所降低。以醋酸锌为原料制备的TiO2/ZnO双层薄膜光阳极同TiO2薄膜光阳极相比,电池转换效率提高了13倍。
  • 陈德贤;郑玉婴;张通;李宝铭
    . 2012, 43(11):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磺基水杨酸为掺杂酸合成聚苯胺纳米棒导电材料。考察了单体/掺杂酸摩尔比对聚苯胺形貌与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RD粉末衍射表征聚苯胺结构;电化学工作站,四探针研究表明聚苯胺的导电性随掺杂酸/单体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单体/掺杂酸摩尔比为2时电导率为1.43S/cm;SEM,TEM表明聚苯胺纳米棒表面粗糙,直径约为100-200nm,长度约为400-700nm,表面附着了一层10-30nm纳米颗粒;并提出了纳米棒可能的形成机理。
  • 陈广义;魏志勇;梁策;魏广远;王道明;梁继才;张万喜
    . 2012, 43(11):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水热法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了包括纳米棒、纳米线在内的铬酸铅一维纳米材料。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可以很容易的对铬酸铅一维纳米材料的长度和长径比进行调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同时对所制备的铬酸铅一维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
  • 周健;张秋禹;张和鹏;陈少杰;刘清
    . 2012, 43(11):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了三种丙烯酸酯与两种硫醇进行巯基-烯光固化反应,通过实时红外法监测各体系的反应过程,并讨论了不同样品的剪切强度、硬度和折光率等性能与配方的关系。结果表明:THEIC样反应后交联密度最高,其双键转化率达到100%,剪切强度和硬度也达到最高,分别为7.95MPa和58.0;但其巯基转化率低于DCPDA样的53.54%,可能是THEIC中参与巯基-烯共聚的双键不如DCPDA多;EBDA样表现出最高的折光率,这是其共轭结构所致,PETMP样的折光率高于对应的TMMP样,说明共轭结构和硫元素含量都有利于提高折光率。
  • 张金艳;林生岭
    . 2012, 43(11): 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在三电极系统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得聚苯胺薄膜,聚苯胺/铁氰化铜(CuHCF),聚苯胺/铁氰化钴(CoHCF),聚苯胺/铁氰化铈(CeHCF)复合材料。通过利用CV、SEM、EDS、XRD、FT-IR等方法对导电复合物进行表征和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复合物的最佳电解液浓度为0.02 mol/L苯胺+0.002 mol/L 金属离子+0.01 mol/L铁氰化钾+0.5 mol/L H2SO4 ;聚苯胺与铁氰化物很好的键合在一起,聚苯胺/铁氰化钴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有进一步的提高,具有纳米粒子特性和独特的片状粒子结构;而聚苯胺/铁氰化铜和聚苯胺/铁氰化铈的电化学性能高于聚苯胺本体,粒子间有较大的空穴现象。
  • 邢运侠;李霞
    . 2012, 43(11):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Ta2O5和K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系统地制备了钽酸钾光催化剂。通过XRD、SEM、UV-Vis漫反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KOH浓度等实验条件对结晶性能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温度180?C,反应时间24h,KOH浓度0.5mol/L条件下合成了结晶完善,粒径200nm左右的焦绿石相K2Ta2O6,其形貌是正八面体形;这种结构能有效地提高K2Ta2O6对藏红T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 王学川;张莎;周亮;强涛涛
    . 2012, 43(11):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鞣制化学中铝鞣机理,将Al (Ⅲ) 络合在明胶水解得到的胶原蛋白分子上,制备Al (Ⅲ) 改性胶原蛋白絮凝材料,利用XRD、荧光光谱和XPS对产物结构及作用机理进行表征与分析。将所制备的絮凝剂用于油田废弃钻井液的絮凝,以其CODcr去除率和悬浮物含量为指标,考察了絮凝条件对废弃钻井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分子与Al(Ⅲ) 间发生了配位反应,制备出了Al(Ⅲ) 改性胶原蛋白絮凝剂。其用于废弃钻井液絮凝时,用量为20.7 g/L,pH为6-9,温度20-40℃。絮凝后,废弃钻井液CODcr去除率80.1%,悬浮物含量从初始的2115mg/L降至190mg/L,絮凝效果明显。
  • 朱振峰;张燕斌
    . 2012, 43(11): 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m3+/Ce3+/Tb3+共掺杂的CaO-B2O3-SiO2发光玻璃材料,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CIE色度坐标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发射光谱表明,在374 nm激发下,Sm3+/Ce3+/Tb3+共掺杂CaO-B2O3-SiO2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中同时观测到了红橙光、蓝光和绿光的发射带,这些发射带的混合实现了白光发射。此外,在Sm2O3和Tb4O7的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CeO2含量的减小,Sm3+/Ce3+/Tb3+共掺杂发光玻璃的发光颜色在白光区逐渐由蓝光区附近过渡到黄光区附近。
  • 杨军
    . 2012, 43(11):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形状记忆效应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管接头的形状记忆效应下降,而恢复应变呈上升趋势,当预变形超过5.3%左右时,上升幅度不大;连接状态的管接头在模拟油田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比3.5%的NaCl溶液中的抗蚀性差;在模拟油田介质中,连接状态和未连接的管接头相比,由于回复应力使表面产生拉应力以及应力诱发ε马氏体的存在,使连接状态的管接头耐腐蚀性能下降;随着预变形的增大,由于回复应力、管接头裂纹以及晶体缺陷密度增加的共同作用,使连接状态的管接头耐腐蚀性能降低。
  • 王洪新
    . 2012, 43(11): 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法在羟基磷灰石粉体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zeta电位,沉降实验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厚度约为3nm,包覆后的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胶体稳定性提高了5倍,二氧化硅在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吸附符合异质凝结机制。
  • 沈娟
    . 2012, 43(11):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表面改性引入活性生物分子可以用来增强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将明胶和聚乙烯亚胺引入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HA/PA 6)膜材料表面,最终获得大分子修饰的复合材料。利用水接触角测量(WC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HA/PA 6膜的表面化学、亲水性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复合膜的亲水性增强,表面粗糙度增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明胶涂层后的HA/PA 6表面细胞更利粘附、铺展和生长。
  • 赵艳娜
    . 2012, 43(11):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以含双键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纳米SiO2核壳乳液。通过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描电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丙烯酸酯之间产生了化学键的结合,两者复合达到分子水平。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均好,其中拉伸强度最高可达5.5N/mm2,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02%;耐水性最低为12.5%。
  • 王明
    . 2012, 43(11):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直流磁控共溅射法,在衬底温度为450℃的SiO2基体上制备了厚度为500nm的Ni3Al薄膜,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表明,薄膜为(111)取向的L12型晶体结构金属间化合物。采用纳米压痕方法测试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其硬度为8.00GPa,弹性模量为200GPa。为克服亚微米级薄膜氧化增重难以测量的困难,本文采用四探针测试金属薄膜电阻的方法,间接给出了薄膜的腐蚀性能和高温氧化程度。结果表明,Ni3Al金属间化合物薄膜的氧化速率为2.28×10-13g2cm-4s-1,薄膜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李佳艳
    . 2012, 43(11):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HF酸侵蚀沉降的方法回收单晶硅切割废浆料中的硅粉。系统地研究了在回收硅粉过程中, HF酸的浓度,HF酸处理的时间,以及在HF酸侵蚀沉降处理前的超声震荡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回收率和纯度等性能的影响素。研究表明:在HF酸浓度为2%,HF酸处理时间24h,超声震荡时间60min的条件下,回收得到的粉体中硅的纯度可以达到82wt%,且回收率可以达到62%的水平。通过此方法我们可以实现从切割废浆料中回收硅粉。
  • 蒋庆林;代 波
    . 2012, 43(11): 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O2基体上制备了FePt/FeMn/NiFe/Ta多层膜样品,通过FeMn/NiFe双层膜交换偏置的变化研究了硬磁FePt不同磁化状态对反铁磁层FeMn的影响。实验表明,磁化了的L10相FePt能使FeMn在较薄的情况下(4.5nm)对NiFe产生比较强的交换偏置;而未被磁化的FePt对FeMn/NiFe交换偏置影响并不明显。我们认为更薄的反铁磁层对另外的铁磁层产生交换偏置是由于硬磁与反铁磁的界面交换耦合作用能增强反铁磁的稳定性。
  • 夏傲
    . 2012, 43(11): 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硝酸铋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 (OTS) 为模板,采用自组装单层膜(SAMs)技术,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Bi2Ti2O7晶态薄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ED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手段对Bi2Ti2O7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经540℃煅烧2h可成功制得立方相Bi2Ti2O7晶态薄膜,且薄膜表面平整光滑、均匀致密。
  • 朱雯
    . 2012, 43(11):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乙烯(St)为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微球。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势与纳米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表面电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面,微球粒径均匀,在100~200 nm之间,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Poly (St-MAA) 共聚微球Zeta电势为-37.2mV,MAA的亲水性基团和引发剂KPS的残基共同作用提高共聚微球乳液的稳定性。
  • 钟伟攀;陆雷;杨晖
    . 2012, 43(11): 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烧结法,控制合成条件,以不同的沉淀剂(碳酸钠,氢氧化钠)制备出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及电池测试系统对不同沉淀剂制备的正极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对比两者存在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的正极材料有更好的层状结构,形貌也更好,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也较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87.9mAh/g,最高可达196.2mAh/g,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6%;以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的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较低,但容量保持率较高,为85.3%。
  • 任文杰
    . 2012, 43(11): 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丝在不同应变幅值和荷载速率下进行加卸载单轴拉伸试验,分析其滞回特性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Graesser模型结合起来,Graesser模型参数取自试验曲线,能由数学式确定的模型参数和应变幅值、荷载速率一起作为网络的输入信息,不能由数学式确定的模型参数作为输出神经元。数值计算表明,RBFNN可以精确地预测Graesser模型参数,且计算的SMA应力—应变曲线与Graesser模型结果吻合很好。
  • 毕于铁
    . 2012, 43(11): 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丙烯酸作为模版,NiCl2?6H2O为前驱体,采用环氧化物法制得了镍基复合气凝胶,该气凝胶经过400℃处理后得到氧化镍气凝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N2吸附对气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是由大量纳米颗粒堆积而成的,其骨架是由大量含氧化镍的胶体颗粒组成的;N2吸附表明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92m2/g。X射线衍射(XRD)谱图表明:室温下合成的镍基复合气凝胶为无定形态,该样品经过400℃处理后气凝胶的晶型发生了变化,得到氧化镍气凝胶。
  • 张晓云
    . 2012, 43(11): 3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将丙烯酰胺(AM)改性的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到介孔材料孔道内,形成氨基改性的CO2吸附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红外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动态吸附法研究了材料的CO2吸附和脱附性能,并与TEPA负载的吸附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介孔分子筛MCM-41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结构规整度低的材料对TEPA-A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经过TEPA-AM修饰的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能,当TEPA-AM负载量达60%,该材料的吸附能力达到159.1 mg/g;经过12次循环使用吸附量不下降。
  • 彭长宏
    . 2012, 43(11): 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共沉淀法预烧粉为原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MnZn高导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MnZn高导铁氧体的μi增加;合适的烧结条件能促进晶粒生长,减少气孔产生,增大烧结密度,使晶界变细,提高初始磁导率和改善频率特性。当温度为1380℃,保温气氛为3.5%(O2)时,MnZn高导铁氧体的μi为13000,且有较好的频率特性,在150KHz时μi能维持在10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