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12-12-30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张文龙;赵成龙;蒋强;乔思怡;姜文影;王暄
    . 2012, 43(24):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合成了三种以聚磷腈为主链,接枝不同官能团的非线性化合物,分别是对硝基苯胺接枝苯酚聚磷腈,2,4-二硝基苯胺接枝苯酚聚磷腈,2,4-二硝基苯胺接枝咔唑聚磷腈,对三种化合物进行光电性能测试,含咔唑聚磷腈接枝2,4-二硝基苯胺的光电导率和电光系数是较大的。通过探索官能团结构与聚磷腈光电性能间的关系,为实验设计合成新的非线性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 涂盛辉
    . 2012, 43(24):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简单水热法制备得到棒状、铅笔状和塔状不同形貌的纳米ZnO阵列。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射光谱对样品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晶型比较完整,PL谱图表明样品在380nm左右都出现了强烈的紫外发射峰。同时,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通过光催化测试表明,产品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其中塔状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较高。
  • 李丽;魏修亭;殷凤士;侯荣国
    . 2012, 43(24):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镍基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而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切削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无关的电火花进行加工,通过对其电火花加工实验,初步研究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加工参数对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与电极丝的运动方向无关。加工表面微观组织规则的凹坑、熔滴和微小孔组成,加工表面无微观裂纹存在。显微硬度变化不大,无加工硬化现象。随脉冲能量减小,重铸现象减轻,加工表面完整性越好。
  • 黄伟九;赵远;王选伦
    . 2012, 43(24):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氧化石墨烯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及摩擦学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冲击强度呈先升高而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当添加1.0 wt.%的石墨烯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纯聚酰亚胺提高了149%和652%。石墨烯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石墨烯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先下降后上升,而摩擦系数先显著降低,尔后平缓减小。随载荷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呈平缓下降的趋势;而随滑动速率增加,磨损率呈上升趋势。石墨烯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
  • 张丽娟;陆企亭;侯一斌;应卫勇
    . 2012, 43(24):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3升的高压磁力搅拌釜中通过催化胺化三官能团聚醚多元醇,研究了活化后雷尼镍催化剂的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端氨基聚醚合成反应催化剂的铝含量约为20wt%时活性较高,产品的总胺值可以达到340mgKOH/mg,这与传统雷尼镍催化剂的铝含量(小于10wt%)不同。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其化学组成则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分析。反应原料、中间产物、产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分析,反应原料、产物和尾气用气相色谱(GC)进行了分析,并推测了反应路线。
  • 李彬;王红
    . 2012, 43(24):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对ZrB2/(W,Ti)C陶瓷复合材料进行了模拟,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W,Ti)C含量的增加,晶粒的形貌不断的发生演化。(W,Ti)C加入的比例较合理时晶粒大小合适并分布比较均匀。试验结果表明:晶粒的尺寸随模拟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利用元胞自动机理论进行复合材料的模拟,可以很好的模拟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化。
  • 丁志敏
    . 2012, 43(24):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成功地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硬质合金试样表面制备出MoS2软涂层的基础上,采用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和摩擦系数测定等实验方法研究了MoS2加入量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及其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1.6 mol/L柠檬酸水溶液中分别添加13g/L、20g/L和27g/L MoS2粉末条件下,应用刷涂法均可以在硬质合金试样表面得到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质量较高的MoS2软涂层。所获得的MoS2软涂层的表面形貌呈片状。MoS2软涂层的存在明显地降低了硬质合金试样的摩擦系数,由硬质合金试样的0.58-0.86降低到软涂层的0.18-0.23。而具有不同MoS2加入量的软涂层间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软涂层试样的摩擦系数明显低于硬质合金试样的原因与涂层中存在有具有摩擦系数低、承载力大等优良性能的MoS2以及软涂层的存在改变了原摩擦副材料间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 吴海强;王宇;谭新强;罗静;刘晓亚
    . 2012, 43(24):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罗丹明6G酰肼(R6GH)和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试剂,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传感探针R6GHS,并对探针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该探针对Cu2+显示出高度的检测选择性,在乙腈-水(3:7, V/V)Tris-HCl (pH = 7.0) 缓冲溶液中,随着Cu2+的加入,探针螺环打开,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同时伴随鲜有的荧光淬灭现象,并且该响应过程迅速而且可逆,有望用于水质中Cu2+快速检测。
  • 邢坤;王海增
    . 2012, 43(24):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大型工业设备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粉末层状氢氧化镁铝(500 kg?批-1,记为Mg-Al LDH),利用沉积法将Mg-Al LDH进行改性与成型,并对其进行材料表征,探索了Mg-Al LDH的改性机理,研究了改性与成型层状氢氧化镁铝(记为MG Mg-Al CLDH)对PO43-的动态吸附脱除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g-Al LDH经改性与成型后,比表面积为233.34 m2?g-1,比未改性时提高了40%,Mg-Al LDH的改性主要是通过氢键键合和离子交换实现的。MG Mg-Al CLDH对PO43-的穿透吸附量是13.49 mg?g-1,是未改性时的6倍以上,再生率为126.24%,MG Mg-Al CLDH吸附脱除PO43-后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0.5 mg?L-1。解决了Mg-Al LDH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粉末易堵塞床体、无法实现固液分离和再生的问题,同时为水体中磷的脱除提供了一条新型可行之路。
  • 王东卫;张潇娴;罗嵩;赵强;李赛
    . 2012, 43(24):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密胺(MF)泡沫具有优异的本征阻燃性能,燃烧时火焰易自熄且不产生流滴,用于保温、吸声等材料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较大的脆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文章探讨了不同发泡方式下泡沫的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差异,不同发泡剂对泡沫形貌的影响,并讨论了韧性较强的聚乙烯醇(PVA)的引入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阻燃、力学及导热性能等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压缩和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
  • 陕皓;张晓波;刘丽;李守春;王连元;翟微微
    . 2012, 43(24):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并向氧化锌(ZnO)粉体中掺入不同比例的MWNT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以该合成物为敏感材料制成了旁热式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通过元件对乙醇气敏特性的测试表明:MWNTs的掺杂显著地提高了ZnO气敏材料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当乙醇气体浓度为50ppm时,元件的灵敏度为46,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4s和20s,并测试了传感器对于常见干扰气体的灵敏度,表明器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 周筱淋;付少博;罗昔贤
    . 2012, 43(24):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热法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合成了NaYF4:Yb,Er(/Tm),并借助XRD、TEM、FT-IR、上转换发光谱对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表面包覆情况、上转换发光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时间条件下合成样品的物相均为六方相;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合成样品的形貌各不相同,可以通过控制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剂量等条件调控晶体的生长。添加柠檬酸所合成的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较高。
  • 李红云;修志亮;吴拥中;郝霄鹏
    . 2012, 43(24):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步水热化学腐蚀YOHCO3:Eu胶体微球制备了平均尺寸约为250 nm的YVO4:Eu空心球。利用XRD、SEM、EDS、TEM和PL等手段分别对YVO4:Eu空心球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280 nm紫外光激发下,YVO4:Eu空心球在618 nm处具有较强的红光发射。实验证明YVO4:Eu空心球的形成过程为溶液传质过程。
  • 豆照良;汪家道;陈大融;
    . 2012, 43(24):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二元复合结构聚合物涂层阻力特性与形貌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形貌效应作用下形貌壁面的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机理。结果表明,一阶形貌特征长度以及二阶形貌分布密度对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来流条件下,聚合物涂层在二元复合结构表面形貌效应作用下,近壁面流场出现涡结构和流动分离现象,导致相应区域内的流场发生漩涡空化,促使二阶凹坑内驻留的微气泡生长形成气膜,在固/液界面间构建出气相结构,以气/液剪切代替固/液剪切实现界面效应减阻,有效降低了形貌壁面的摩擦阻力。
  • 陈佳
    . 2012, 43(24):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己二异氰酸酯(HDI)为硬段,聚己内酯二醇(PCL1000)为软段,引入环氧树脂(E-44),采用原位聚合制得环氧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EPU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耐介质性测试、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聚合物的构性关系。讨论了E-44用量对聚合物及施胶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对纸张表面处理前后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NCO)/n(OH)=1.3,W(MDEA) =10%,W(E-44) =12%时,乳液性能较佳,改性效果最好。在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下,施胶度为79s,湿强度达39%,耐折也达57次。随着W(E-44)增大,聚合物胶膜的耐介质性增强,吸水率从13.69%降至6.46%,吸甲苯率由121.5%降至74.8%,接触角由64.85o增大到116.49,力学测试也表明拉伸强度随W(E-44)的增大得到改善,断裂伸长率减小。
  • 胡晓宇
    . 2012, 43(24): 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球磨机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力化学改性,讨论了处理前后PVC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经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力化学改性前后所得PVC的平板膜,应用FTIR、DSC和SEM等进行分析,讨论了所得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力化学改性减少了导致PVC难以加工的石榴状结构,降低了PVC微晶的完善程度;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纯水通量可达693.6L/(m2﹒h),较未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的水通量7.1L/(m2﹒h)有显著提高,膜的断裂强度也有所加强。
  • 曾裕
    . 2012, 43(24): 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红外低发射与雷达高损耗兼容隐身特性设计是多频谱隐身材料研究的急需和难点。本文通过对雷达高损耗材料、红外低发射率材料的电磁参数分析,利用阻抗匹配原理,进行了红外低发射率材料和雷达高损耗材料兼容设计。匹配层插入可以改善其波阻抗匹配特性,实现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特性,其多层结构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实验性能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该红外低发射率与雷达高损耗双层兼容隐身材料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唐爱民;胡婷婷;苏霞
    . 2012, 43(24):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木棉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预处理后木棉纤维与CdS进行原位复合制备木棉纤维/Cd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结构进行了观察。用AFM定量地分析了预处理方法对木棉纤维/CdS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超微三维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未处理木棉纤维,预处理后木棉纤维/CdS纳米复合材料上CdS粒子的吸附量增大,且经过TEMPO氧化处理的木棉纤维所复合的CdS粒子的分布最均匀,粒径最均一。本研究对于基于植物质纤维素资源为原料的纤维素/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艳菲
    . 2012, 43(24):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自行封装了一体化大功率白光GaN基发光二极管( LED),将LED芯片直接封装到铝板上。在室温1A下进行电流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对老化前后不同时间段器件的电学、光通量和光谱特性进行测量来分析器件的失效机理,主要分析器件的芯片和荧光粉的失效机理。器件老化前后的电学特性表明: 老化过程中,器件的串联电阻和低正向偏压下的热电子发射电流增大;光通量曲线表明:LED所加驱动电压低时,多数载流子的迁移率低,复合效率高,所以在低电流测试下LED的衰减慢;光谱曲线和色温曲线表明在老化初始阶段,荧光粉的退化很快,一段时间后蓝光芯片衰减占主导。
  • 郑伟艳
    . 2012, 43(24):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微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低K介质的引入使得铜的化学机械平坦化(CMP)须在低压下进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碱性铜抛光液,其不含常用的腐蚀抑制剂,并研究了其在低压下抛光及平坦化性能。静态条件下,铜的腐蚀速率较低仅为20?/min。在低压1.5psi时,铜的平均去除速率可达6333 ?/min,片内非均匀性(WIWNU)为2.44%。平坦化效率较高,8层铜布线平坦化结果表明,60s即可消去约7946?的高低差,且抛光后表面粗糙度低(0.178nm),表面状态好,结果表明此抛光液可用于多层铜布线的平坦化。
  • 卢旭东
    . 2012, 43(24):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O2,1%Sm3+或2%Gd3+单掺杂和1%Sm3+/2%Gd3+共掺杂TiO2复合粉体,采用XRD和SEM/EDAX等技术进行表征,以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了TiO2复合粉体光催化活性,探讨了Sm3+/Gd3+共掺杂、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和粉体投加量对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Sm3+/Gd3+共掺杂可以显著提高TiO2粉体光催化活性;Sm3+/ Gd3+共掺杂在TiO2粉体中产生协同作用,抑制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使TiO2粒径尺寸减小,增大了TiO2的晶格畸变。当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4mg/L和粉体投加量为2g/L时,TiO2复合粉体光催化活性最高,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9.71%;降解亚甲基蓝反应符合Langmui-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
  • 梁田静;张方辉
    . 2012, 43(24):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MEH-PPV混合入YAG荧光粉中,并利用实验室自己研发的一种集成封装LED散热支架替代传统支架,该支架可利用热电偶直接测量出结温。研究了结温对混合MEH-PPV的白光LED光谱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结温的不断升高,蓝光光谱峰值随着结温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发生红移;荧光粉的吸收增强,黄光波段和红光波段的光谱峰值先增后减,并且红光波段的光谱发生蓝移;器件的显色指数从90.3下降至78.6,色温从3265K先快速升高至3672K,随后又缓慢下降至3612K,而光通量和发光效率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趋势基本吻合。
  • 谈高;刘来宝;廖其龙
    . 2012, 43(24): 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四川广元金子山所产天然脉石英为主要原材料,经表面擦洗、破碎、磁选、煅烧、水淬、粉磨、酸浸、清洗、过滤及烘干等工艺措施对其除杂处理,制备了SiO2含量大于99.99%的高纯超细SiO2粉体。研究了单一酸、混合酸酸浸处理对Al、Fe主要有害杂质的去除效果,获得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酸浸工艺路线。所得样品粉体粒径d50约为291nm,Al含量为13.65ppm,Fe含量为2.36ppm,达到了电子行业标准对硅微粉技术指标的要求。
  • 张光华;刘龙
    . 2012, 43(24):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腐植酸钾、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水煤浆表观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5h、引发剂用量5%、丙烯酰胺与腐殖酸质量比为0.8:1。当分散剂用量为水煤浆总重量的3%时,水煤浆的表观粘度为790mPa?s。通过对水煤浆的粘度,稳定性研究,以及水煤浆的表观粘度的测定,得知该分散剂具有腐植酸系分散剂的特点,即分散性能佳,又改变了腐植酸系分散剂容易沉淀,成浆性能差的特点。
  • 李享成;朱伯铨
    . 2012, 43(24):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漂珠隔热耐火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漂珠的添加量(25%、35%、65%和85%)来改变试样的气孔结构参数,并研究了漂珠的添加量对试样气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分别借助于回归分析理论和灰色关联理论探讨了试样的气孔率、以及气孔孔径区间等气孔结构参数与热导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漂珠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闭口气孔率显著增加,但开口气孔率变化不明显;各组试样气孔孔径分布范围为1~300?m,其中以50~100?m孔径区间的气孔为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试样的热导率随着总气孔率的增大而呈指数关系减小;不同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150?m范围内的气孔与热导率的关联度最大。
  • 叶晓芬;徐凯宇
    . 2012, 43(24): 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磁致伸缩相与压电相的本构方程,应用弹性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功能梯度铁电铁磁复合材料弯曲模态下的磁电耦合静态力学模型。假设铁电和铁磁材料的物理参数均为沿厚度方向的线性或指数函数,分析计算了由PZT作为铁电材料和CoFe2O4作为铁磁材料的双层复合材料的磁电效应。结果表明:在弯曲模态下,磁电电压系数出现两个峰值。负梯度的铁电(或铁磁)材料提高磁电效应,正梯度的铁电(或铁磁)材料降低磁电效应。同号梯度的铁电铁磁材料对磁电效应的影响更大。
  • 刘佳;杨仁波;杨学良;李德军;张小龙;王传方;王依山;杨学良;王晓慧;李龙土
    . 2012, 43(24):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00 nm是介于微米晶和纳米晶之间的重要临界尺寸,本文研究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00 nm的BaTiO3 (BTO)陶瓷的微结构和铁电性能,分析了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对纳米晶钛酸钡陶瓷铁电性的影响。与超细纳米晶BTO陶瓷不同的是,100 nm BTO陶瓷主要以四方相形式存在的;介电温谱显示,正交到四方相的相变具有典型的弥散特征,低温时介电损耗小于0.02。此外,铁电性能测试表明,100 nm BTO陶瓷具有良好的铁电滞后特征,随着电场的增加,能量损耗密度、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均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陶瓷的铁电性在逐渐减弱,高于居里温度时由铁电相转为顺电相,铁电性消失。实验结果表明,100 nm BTO陶瓷的铁电性与测试温度和外加电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 吴东奇;王文文;马丁;李东亮;王聪
    . 2012, 43(24): 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PS)微球模板技术和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ITO(In2O3:Sn)薄膜表面进行Ag的微网格修饰。得到具有良好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研究了PS微球直径和直流磁控溅射Ag时间对ITO薄膜表面形貌、可见光区透过率、漫反射率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及分析证明,对ITO表面进行Ag微网格修饰,当微球直径为2 μm,溅射时间为30 s时,最大可提高薄膜的导电性能19.5%,其漫反射性能可提高200%,同时在可见光区透过率的降低控制在10%以下,这将有助于提高ITO薄膜作为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在的陷光性能。
  • 房现石;梁永锋;叶丰;林均品
    . 2012, 43(24):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6.5wt.%Si电工钢是一种优异的软磁材料,织构对其磁性能影响很大。本文利用温轧工艺对6.5%Si电工钢热轧板进行不同压下率轧制,研究了温轧板织构随压下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压下率的增大,{100}<110>、{110}<100>和γ纤维织构在薄板表层中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压下率达到75%时,沿板厚方向形成三个组织区域:表层细晶粒区({110}<100>取向为主)、过渡层({111}<110>和{111}<112>变形晶粒区)和中心层(以拉长的γ纤维织构和{100}<110>取向晶粒为主),这种组织和织构不均性对后期织构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王玥;史宝利
    . 2012, 43(24):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的银粒子对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修饰以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二醇为还原剂,在聚醚砜溶液中将硝酸银还原成银粒子,同时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与未修饰的聚醚砜膜相比,经过银粒子修饰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能力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膜的初始水通量和截留率也高于未修饰的膜。当PVP含量为7.5%时,银粒子修饰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能力达到最强,膜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初始通量为183L?m-2?h-1,截留率为94.5%,断裂强度为2.87MPa。在此条件下制备含银膜时,银的流失率仅为4.7%,每100g膜中银粒子的含量为4.55g。
  • 张琨;邓坤;李敬安;王雪;陈俊英;黄楠
    . 2012, 43(24):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支架表面内皮化成为最终实现支架与血液及组织长期相容的良好途径,内皮祖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集聚、生长与增殖使快速内皮化成为可能。本文利用静电结合作用将抗凝血药物肝素和内皮细胞基膜中重要组成的IV型胶原结合到钛表面,使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钛通过碱活化和硅烷化处理后,形成带正电荷的氨基表面,与有残留负电荷的肝素/IV型胶原复合物静电结合,形成生物化层。通过傅立叶红外掠射检测了材料表面特征基团的变化,通过水接触角的测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跟踪表面亲疏水性能以及表面形貌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IV型胶原进行定性表征。结果显示仿生层构建成功,修饰后的表面较钛表面能够粘附更多的内皮祖细胞,细胞生长与增殖较快,且细胞形态良好,细胞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IV型胶原的引入对于心血管植入器械的表面改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王超
    . 2012, 43(24):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具有细化晶粒作用的顺磁性W元素对Fe-Ni因瓦合金4J36进行合金化,制取具有低膨胀系数、高强度的膨胀合金,试验通过熔炼、锻打成型及热处理等试样制备工艺,在化学分析、金相和电镜扫描、晶粒度、显微硬度以及膨胀系数检测基础上,依据磁致伸缩理论和金属强化理论分析性能提升的机理。结果表明:W合金化后基体的膨胀系数符合标准的要求,并且提高了基体强度。
  • 杨志彬
    . 2012, 43(24): 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透氧膜反应器稳定性除受膜材料本身性能和膜反应器所处气氛影响外,重整过程所用催化剂与膜材料的反应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文以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甲烷部分氧化重整用BCFNO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SEM和XRD分析Al2O3、MgO、YSZ、β分子筛、TiO2等催化载体材料与BCFNO透氧膜材料的长时间反应情况,目的是为BCFNO透氧膜反应器所用催化剂材料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β分子筛、Al2O3和TiO2容易与BCFNO透氧膜材料反应形成新的相。MgO也与BCFNO反应,但反应较小,YSZ不与BCFNO发生反应。
  • 张小雷;马书懿;杨付超;黄新丽;马李刚;李发明;赵强;刘静
    . 2012, 43(24): 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和玻璃上衬底上制备了ZnO/Ti薄膜,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表征了ZnO/Ti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了Ti缓冲层的厚度对ZnO薄膜的影响。透射吸收光谱显示所有ZnO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透过率超过80%,当引入缓冲层后,薄膜的紫外吸收边先向长波方向移动,且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紫外吸收边向短波方向移动。薄膜的荧光光谱显示:所有样品出现了位于390nm的紫外发光峰,435nm和487nm的蓝光双峰以及525nm的绿光峰,并对各发光峰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 李俊;刘新才;李明;潘晶
    . 2012, 43(24): 3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850~880℃真空热变形4min、变形量70%制备了Nd14Fe80B6各向异性磁体,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温度的提高,磁体的各向异性先上升后降低,870℃热变形时磁体的(006)晶面峰为X衍射图谱的主峰、(004)相对极密度最大值达到130.01、I(006)/I(105)为1.88,获得(006)磁织构,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453T。如热变形过程消除平均宽度25μm的带状组织、减少与热变形压力垂直的片状晶之间夹角为19°左右的局部片状晶,则磁体的各向异性可望进一步提高。Nd2Fe14B相在热变形过程中从等轴晶变形为片状晶、且磁体宏观变形量大于等于65%时,才能形成(006)磁织构,局部富稀土相只起到有利晶粒滑移、有利片状晶形成的作用。细化热变形磁体的片状晶厚度可使磁体具有高矫顽力、高剩磁与饱和磁化强度之比值。850℃热变形Nd14Fe80B6磁体的片状晶平均厚度为76nm,磁体的矫顽力为450.6kA/m,Mr/Ms为0.92。
  • 马宗民;马宗民;齐民
    . 2012, 43(24): 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微盲孔支架管材和电抛光支架管材的拉伸对比实验及微盲孔支架和电抛光支架径向支撑力学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微盲孔处理前后性能偏差很小,表明支架表面微盲孔结构基本不会影响支架的力学性能,证实了微盲孔支架的安全性,利于微盲孔支架的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