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被收录情况
获奖情况
大事记
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书
出版伦理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44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3-08-30
全选
|
研究 开发
Select
3D Bi2WO6/TiO2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增强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朱振峰;王玉;李军奇
. 2013, 44(16):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浸渍法合成了3D多组分Bi2WO6/TiO2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多次浸渍使TiO2粒子层层沉积到花状Bi2WO6结构的表面。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吸收光谱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500W氙灯为光源,罗丹明B(RhB)为降解对象,进行了光催化活性测试,考察了不同TiO2复合量对Bi2WO6光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结型Bi2WO6/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明显的优于纯Bi2WO6和TiO2。当复合15wt% TiO2时,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最有效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并且光催化活性得到提高。活性提高的原因是所形成的异质结特殊的界面能够显著的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
Select
氰酸酯树脂/氧化石墨片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赵春宝;苏磊;杨绪杰;汪信
. 2013, 44(16):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十二胺对氧化石墨片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核磁共振谱(NMR)对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片(GO-DDA)结构进行表征。将GO-DDA引入氰酸酯树脂体系,制备了氰酸酯(CE)/氧化石墨片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了GO-DDA用量对氰酸酯固化反应及复合材料导热与绝缘性能的影响。DSC结果表明,GO-DDA对氰酸酯树脂固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降低树脂的固化温度。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体积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GO-DDA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氰酸酯树脂的导热性能,当GO-DDA加入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比纯CE树脂材料提高了48%,而且复合材料仍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复合材料的SEM结果表明,少量GO-DDA的加入还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Select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镁合金缓蚀作用的研究
张鹏;李青;陈福南
. 2013, 44(16):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镁合金是最常用的轻金属材料之一,向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是提升镁合金耐蚀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从环境友好的角度出发,采用电化学极化、阻抗技术及SEM研究了四种吸附型缓蚀剂对AZ91D镁合金在3.5 wt.% NaCl中的缓蚀作用;针对该四种吸附型缓蚀剂特性,分别添加了甲磺酸培氟沙星来增强缓蚀剂的吸附性,拟提升其在腐蚀介质中对镁合金的缓蚀性。结果表明,这四种环境友好型缓蚀剂都具有缓蚀作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加入能进一步增强对AZ91D镁合金在3.5 wt.% NaCl中的缓蚀效果。
Select
一种新型碳纤维的电磁屏蔽效能
朱佩
. 2013, 44(16):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细菌纤维素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碳化处理,将得到一系列网状结构的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碳纤维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在频率600 MHz-14 GHz范围内对其进行了电磁参数测试;应用电磁屏蔽理论计算获得碳纤维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1200 ℃碳化得到的碳纤维在频率为6 GHz-14 GHz之间的屏蔽效能都大于30 dB,在14 GHz时最高可以达到41 dB,该碳纤维密度低、屏蔽效果好,在电磁屏蔽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Select
苯酚胺类催化剂HP-30对PU硬泡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蒋文俊;陆企亭;范仲勇;侯一斌;姚其胜
. 2013, 44(16):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聚醚多元醇GR-835G、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200作为主要原料、苯酚胺类催化剂HP-30作为三聚催化剂、H2O作为发泡剂,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压缩性能的且表观密度为60 Kg?m-3的PU硬泡。结果表明,HP-30不仅能起到催化作用,还能起到发泡剂的作用。随着HP-30用量的增加,发泡体系的乳白时间、上升时间及凝胶时间均不断缩短,泡沫体的表观密度则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若此时需得到相同表观密度的泡沫体,可适当改变发泡剂H2O的用量,且6 wt%以内H2O量的变化对发泡时间及体系粘度几乎无影响。HP-30用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60 Kg?m-3泡沫体的压缩性能,且当HP-30的用量为13 pphp时,泡沫体的压缩强度与压缩模量分别能达0.772 MPa、30.0 MPa。此外,还探讨了HP-30的作用机理。
Select
Bi0.9Ho0.1Fe0.95Cr0.05O3陶瓷制备及表征
谢群锋;张铭;胡州;邓浩亮;仲麒;严辉
. 2013, 44(16):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Bi0.9Ho0.1Fe0.95Cr0.05O3(BHFCO)陶瓷。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表明:制备的BHFCO为纯相,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点群,晶格参数较块体BFO有所减小。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BHFCO陶瓷具有明显介电弛豫特性,并在315 ℃附近存在反铁磁-顺磁相变。铁电测试表明BHFCO陶瓷具有饱和的室温电滞回线,剩余极化值为20.25 μC/cm2。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表明BHFCO陶瓷中Fe元素仅以Fe3+形式存在。磁性测试表明BHFCO陶瓷具有饱和的室温磁滞回线,饱和磁化场强为2.290 emu/g,剩余磁化强度为0.476 emu/g。
Select
钙掺杂对SrLaCo铁氧体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李晓;杨武国;包大新;吴化平
. 2013, 44(16):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了永磁铁氧体Sr0.55-xCaxLa0.45Fe10.85Co0.35O19(0≤x≤0.35), 以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铁氧体永磁测量仪对材料的磁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钙掺杂后磁体主要由M相组成,但钙掺杂量x=0.25时磁体中出现了少量的Fe2O3相。钙掺杂后磁体的晶粒尺寸、长径比增加,当x=0.25时,a向平均晶粒尺寸(平行于试样表面方向)达到1.23μm,长径比达到2.32。随着钙掺杂量增加磁体的剩磁逐渐减小,而钙掺杂量对磁体的矫顽力影响比较复杂,当掺杂量x=0.05、0.35时磁体的矫顽力表现为减小,当掺杂量x=0.15、0.25时磁体的矫顽力明显提高。
Select
聚羧酸减水剂对碳纤维分散性的影响
钱觉时;谢从波
. 2013, 44(16):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简单有效技术措施提高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效果。试验首先对比聚羧酸减水剂(PC)和常用甲基纤维素对碳纤维的分散效果,通过浊度法对比碳纤维在两种分散溶液中的分散程度,测试了分散后的碳纤维配制的水泥砂浆(CFRM)电阻率,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CFRM中碳纤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C浓度提高,不同长径比的碳纤维悬浊液的浊度均显著增加,说明碳纤维分散性显著增加,而甲基纤维素仅对长径比小的碳纤维具有较好分散效果;经PC溶液分散后碳纤维配制的CFRM导电性显著提高,而甲基纤维素分散的碳纤维仅在水灰比较高时对CFRM的导电性有所改善。然后对比常用萘系减水剂溶液分散后的碳纤维配制的CFRM导电性,结果显示导电性没有明显变化,这是由于PC的极性基团会吸附在碳纤维表面,使得碳纤维表面斥力增加,因此改善了碳纤维的分散性,扫描电镜观察也证实PC对碳纤维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Select
原位无皂阴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及对纸纤维的增强作用
王海花;兰静
. 2013, 44(16):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羟乙酯(HEA)对聚氨酯预聚体(PU)进行功能化,获得乙烯基PU大分子,继而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微乳液(APUA);并将其应用于纸张表面改性。FT-IR证实了乙烯基PU与聚丙烯酸酯(PA)间的共聚反应;TGA亦说明PA的引入延缓了聚合物的分解。随着HEA用量的增加,APUA粒径由63.33 nm下降至22.54 nm;透射电镜图亦表明,未经HEA改性的APUA乳胶粒大小不均;经4 wt%的HEA改性后,APUA呈现核壳结构,粒径分布相对均一。但随着PA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增加,壳层PU胶粒中同时包裹多个PA胶粒。纸张性能测试表明:当体系w(2,2-二羟甲基丁酸)=10%,w(HEA)=4%,n(NCO)/n(OH)=1.6,w(PA)=35%时,以7 wt%的APUA对纸张进行表面改性,纸张耐折度由58次增加至134次。扫描电镜亦表明改性后的纸纤维表面裂纹和缺陷明显减少,可有效改善其强度。
Select
纳米Fe3O4对透钙磷石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影响研究
李光大
. 2013, 44(16):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纳米Fe3O4按与透钙磷石骨水泥基质质量比为1:20、1:10及1:5的比例加入,研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3O4掺入增多,由于理化结构改变,骨水泥:固化时间被延长至约9-27min;固化放热明显降低;可注射性和抗压强度先上升后下降,掺入比为1:10时,可注射性(可注射系数约89%)及抗压强度最优(约45MPa),显著高于掺杂前;在1.59×106 A?m-1磁场下,材料饱和磁化强度从0.49 A?m2?kg-1增加到5.51 A?m2?kg-1,矫顽力从233.23 A?m -1增加到707.64 A?m -1;降解速度减缓明显,当掺入比达1:5时,材料28d浸泡失重率由未掺杂时的约14.9%下降到约7.5%。
Select
微立方结构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的强流脉冲发射特性
麻华丽;张新月;霍海波;曾凡光
. 2013, 44(16):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钛氰铁高温热解方法在具有微立方结构的化学镀镍硅基底上生长了碳纳米管薄膜(Si/Ni-CNTs),并在20GW脉冲功率源系统中采用二极结构对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脉冲发射条件下,随脉冲电场峰值的增大,Si/Ni-CNTs薄膜的发射电流峰值呈线性增加,当宏观场强达到31.4 V/μm 时,发射脉冲电流的峰值可达到14.74KA,对应的发射电流密度1.23KA/cm2,发射电流能力明显优于已有报道。在相同峰值,连续多脉冲情况下,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射可重复性,且发射性能稳定。
Select
TeO2-Nb2O5-AlF3-BaCl2玻璃系统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
赵跃智
. 2013, 44(16):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氧卤碲酸盐玻璃:(80-x)TeO2-10Nb2O5-10BaCl2-xAlF3(x=10,20,30),用密度比重天平、玻璃热膨胀仪、棱镜耦合仪、显微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组分变化对物理性能、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玻璃中AlF3含量增加,玻璃的密度和折射率减小;在Tg温度前,玻璃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减小;玻璃的热稳定性增强;玻璃结构中的双三角锥体[TeO4]和变形的双三角锥体[TeO3+1]以及三角棱锥体[TeO3]相对含量都相应减少;玻璃在紫外吸收边出现了蓝移现象,玻璃的直接和间接光学帯隙都增大。
Select
Na2O-B2O3-SiO2玻璃的制备及其三阶非线性的研究
向卫东;罗洪艳;赵秀丽;陈兆平;梁晓娟;赵海军
. 2013, 44(16):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正硅酸乙酯、硼酸和乙醇钠作为先驱体,分别以无水乙醇、乙二醇甲醚和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气氛控制的方法制备Na2O-B2O3-SiO2玻璃。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机制、玻璃的形成过程和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0℃时制得了透亮密实的玻璃;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飞秒Z-扫描技术手段,对获得的玻璃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光透过率,且其三阶非线性折射率和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分别为-1.95×10-17 m2/W和1.49×10-19 m2/V2。
Select
核壳比对聚丙烯酸酯塑溶胶流变-凝胶行为的影响
宋晓丽
. 2013, 44(16):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五种不同核壳比(核壳质量比分别为10/0、8/2、7/3、6/4、5/5)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核壳比对聚丙烯酸酯塑溶胶流变-凝胶化转变行为的影响,并用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镜(SEM)对乳胶粒子的大小、形貌和塑溶胶胶膜表面进行表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增塑后体系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呈非牛顿流体行为;乳胶粒子核壳比越大,增塑后体系的黏度越大,凝胶点温度越低,塑溶胶的储存期越短;频率扫描显示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凝胶体系的粘弹性模量近似线性缓慢增加,说明此凝胶体系的稳定性较好。
Select
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夏法锋;黄明
. 2013, 44(16):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直流电沉积、脉冲电沉积和超声-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TiN纳米镀层。研究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镀层显微组织、成分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脉冲电沉积Ni-TiN纳米镀层显微组织更加致密、光滑。直流电沉积镀层的镍粒径和SiC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75.4 nm和81.5 nm;而超声-脉冲电沉积镀层的镍粒径和SiC粒子的平均粒径为74.8 nm和36.3 nm。SEM和EDS分析可知,电沉积方式对Ni-SiC纳米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影响,超声-脉冲电沉积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
工艺 技术
Select
流动对ZTS晶体(100)面台阶生长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宋森;程旻;李明伟;宋洁;周川
. 2013, 44(16): 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ZTS晶体(100)面的台阶推移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对不同溶液供应速度及不同过饱和度下的台阶生长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供应速度S的增大,台阶平均推移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本实验中溶液供应速度S≈1.2ml/min时,台阶平均推移速率达到最大。而在静止的生长溶液中,台阶平均推移速率随着过饱和度σ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同时确定了生长死区σd和台阶平均推移速率急剧增大时的临界过饱和度值σ*,并计算了不同过饱和度阶段的台阶动力学系数和台阶活化能。
研究 开发
Select
掺CeO2的MgO-CaO材料缺陷研究
张寒;赵惠忠
. 2013, 44(16): 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析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为原料,氧化铈为掺杂剂,利用行星球磨机混合后压制成型,经1650℃烧成,保温3h,制备了MgO-CaO材料。通过XRD和SEM对试样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CeO2掺入量的增大,CaO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试样的体积密度不断增大,显气孔率减小,致密化程度增强;在烧结致密化过程中,MgO晶粒长大比CaO更为明显,试样晶粒间的气孔逐渐减少,但MgO晶粒中的气孔逐渐增多,而CaO晶粒中未有气孔出现;CeO2促进材料致密的实质是与CaO发生置换固溶,Ce4+进入CaO晶格内,增大了Ca2+空位浓度,有利于Ca2+的扩散。
Select
双相质子导体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靳超;王岭
. 2013, 44(16): 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双相质子导体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7:3,6:4,5:5,4:6,3:7)。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在CO2和沸水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了其在空气、氩气、湿润的4%H2/Ar三种气氛从450℃至850℃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复合的样品经1500℃烧结后均形成了明显的双相结构且获得了致密的烧结体。随着样品中La1.95Ca0.05Ce2O7-δ比例的增加,其对CO2和沸水的化学稳定性增加。在所研究的各种比例的复合材料中,BaCe0.9Y0.1O3-δ-La1.95Ca0.05Ce2O7-δ(3:7)具有最高的电导率,850℃时在湿润的4%H2/Ar气氛下的电导率为2.49×10-2S?cm-1,电导活化能为1.13eV。
综述 进展
Select
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滞建模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王彬
. 2013, 44(16): 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有效的磁滞非线性模型是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磁滞现象的特性与产生机理,将现有的磁滞模型分为数学模型和机理模型两类,并从其内在机理、历史沿革、实现难易、适应范围与限制条件等方面对不同模型进行了综合比较评价,重点讨论了Preisach模型和J-A模型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并对未来磁滞建模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 开发
Select
酚醛树脂炭包覆对天然微晶石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何月德;刘洪波;洪泉;肖海河
. 2013, 44(16): 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酚醛树脂包覆天然微晶石墨,经炭化处理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酚醛树脂炭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系统考察了酚醛树脂炭包覆量对微晶石墨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炭改善了天然微晶石墨的表面形貌,但未改变其晶体结构;包覆适量酚醛树脂炭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其大电流充放电下的循环性能。酚醛树脂包覆量为4%的酚醛树脂炭包覆石墨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1.4%,在0.5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次循环后仍有257.9 mAh?g-1的脱锂容量。
Select
膨胀石墨/LiCl-NaCl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各向异性
李月锋;张东
. 2013, 44(16): 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水溶液法制备了膨胀石墨/LiCl-NaCl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试样的微观形貌,并且利用hot-disk热学常数分析仪测试了试样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共晶盐能够被吸附到石墨片层之间,形成稳定、均一的复合相变材料;其导热系数随压力和石墨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并具有各向异性;成型压力和膨胀石墨掺量是影响复合相变材料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导热系数和各向异性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压力超过一定范围,两者变化幅度减小;石墨掺量达不到一定比率时,导热系数和其各向异性变化不显著,当达到一定比率后,两者变化幅度增大;成型压力和膨胀石墨掺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影响有耦合作用;通过取向度Φ给出了垂直压力和平行压力方向上的导热系数计算公式。
Select
模板剂对Sm2O3微晶的生长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殷立雄
. 2013, 44(16): 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mCl3?6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借助不同模板剂对Sm2O3微晶进行可控合成。在200 ℃溶剂热条件下反应48 h后得到前驱体,经800 ℃热处理1 h后制得了不同结构和形貌的Sm2O3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模板剂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板剂对产物的结构、尺寸及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CTAB作为模板剂时,制备了含有立方相和单斜相两相的、六方片状结构的Sm2O3微晶,其禁带宽度为4.828 eV。
Select
溶胶-凝胶法制备PF-CaCO3预聚体功能性材料
贾贞;王志伟;李国梁
. 2013, 44(16): 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将性能优良的纳米碳酸钙改性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制备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旨在得到一种可以取代部分价格昂贵的填充料及化学助剂,减少树脂的用量,节约能源等优点的一种功能性的填料。首先采用改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制备纳米碳酸钙粉末,并通过添加入自制的酚醛树脂胶黏剂中,进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DSC-TG)分析,表明十二烷基甜菜碱的添加量2.5ml较好,且得到的PF-CaCO3预聚体均一,热稳定性好。
Select
一种新型pH及电场敏感性高吸水复合材料
刘颖;吴季怀;林建明;涂用广;
. 2013, 44(16): 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蒙脱土( P(AM-co-DMC)/MMT )高吸水复合材料。探讨了在室温下高吸水复合材料在去离子水和不同pH值溶液中的吸水倍率,研究了其在不同直流电压下的消溶胀行为。结果表明:当高吸水复合材料中蒙脱土含量为0.8wt%时,达到最高吸水倍率819倍且在30V直流电压下消溶胀率为86.5%。
Select
BBr3改性氯丁橡胶硫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刘作华;曾凤娟;杜军;范兴;左赵宏;陶长元
. 2013, 44(16): 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氯丁橡胶(CR)分子主链的双键碳原子上连接有极性氯原子,抑制了双键活性和反应能力,导致CR硫化活性降低,硫化相对困难。实验采用溶液法,以三溴化硼为溴化剂,引入键能较低的碳溴键,溴化改性氯丁橡胶,提高橡胶的硫化活性。结果表明,CR分子链中α-H被溴取代,其门尼粘度ML(1+4)值较溴化前提高了3.06%,焦烧时间较溴化前缩短了57%,正硫化时间缩短了8.8%,经BBr3改性后的氯丁橡胶,其硫化速度加快。
工艺 技术
Select
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压成形实验与仿真分析
堵同亮
. 2013, 44(16): 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编织复合材料成形由双曲率曲面构成的复杂结构件时,会导致复杂的纤维重新排布和重新取向,从而影响最终成形件的力学性能。基于纤维增强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作者以前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超弹性模型来描述编织复合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非线性各向异性力学行为。本文利用冲压工艺为树脂传递模塑法提供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预成形件,研究了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冲压成形带有双曲率曲面的结构件时的纤维重新排布和重新取向。碳纤维编织布被剪成纱线分别与模具矩形边成0°和45°两种样式。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对实验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预测的纤维局部剪切角和边界纤维缩进量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这一研究对编织复合材料成形的数值预测与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Select
超重力反应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尖晶石锰酸锂
黄新武;周继承;谢芝柏;廖晶晶;刘思维
. 2013, 44(16): 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分别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锂源和锰源,碳酸铵为沉淀剂,在螺旋通道型旋转床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备了尖晶石LiMn2O4前驱体,然后在微波马弗炉中750℃煅烧2h得到纳米尖晶石LiMn2O4。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超重力反应共沉淀法可以获得结晶度高,粒径均匀,平均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尖晶石LiMn2O4粉体。
Select
Fe基非晶纳米晶带材的快速热处理工艺研究
张林;朱正吼
. 2013, 44(16): 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采用较快升温速率和不同出炉温度对软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宽度为(10±0.2)mm、厚度(33±2)μm的带材卷绕成内径为20mm、外径为30mm的圆环磁芯,在以480℃为起始温度,再以1℃/min的速率升至退火温度,当退火温度540℃,退火时间60 min,随炉冷却至200℃出炉磁性能最佳,当测试频率f=1KHz,初始磁导率μi=135800,最大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1.157 T,剩余磁感应强度Hr为0.6781T,矫顽力Hc为0.6434 A/m,与普通真空热处理最佳性能(测试频率f=1KHz,初始磁导率μi=159700,最大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1.122 T,剩余磁感应强度Hr为0.5964T,矫顽力Hc为0.6828 A/m)相差不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起始温度提高到480℃;同时,当出炉温度高于300℃时,带材磁性能下降剧烈。
研究 开发
Select
环境相对湿度对高疏水性PVDF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王志英
. 2013, 44(16): 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聚偏氟乙烯(PVD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辛醇/水为制膜体系,采用粗糙基底辅助相转化法制备PVDF多孔膜。考察了环境相对湿度对膜结构、透过性能和表面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增大,膜表面孔数量增多,膜底面聚合物球晶表面的片晶生长更为充分,表面侧致密皮层减薄,在高湿度环境下,成为几乎对称的海绵状断面结构;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50%时,膜的气通量几乎为0,相对湿度高于50%条件下,膜的气通量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膜底面的疏水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大变化不甚明显,水接触角均在130°以上。
Select
组织工程甲壳素载体支架对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隋鲜鲜;刘万顺
. 2013, 44(16): 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甲壳素载体支架培养角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对角膜上皮的损伤修复作用。方法 运用碱化方法溶解甲壳素,甲酸挥发法制备甲壳素膜,测定其厚度、含水量、透光率、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在甲壳素膜片上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其细胞相容性,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将其移植到受损的角膜上皮层,观察其修复作用。结果 甲壳素膜厚度为0.20mm、含水量为81.59%、不同波长下的透光率均大于80%、干态和湿态下的载荷强度分别为6.56N 和29.85N,植入肌肉及皮下后炎症反应较轻,有利于细胞贴附,并能促进角膜上皮的损伤修复。结论 该材料基本符合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的要求,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综述 进展
Select
高透光封装胶膜技术综述
柳青;王莉;张兰英;杨槐
. 2013, 44(16):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封装材料的透光率直接影响到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本文从降低光学损失、提高太阳光利用率的观点出发,综述和评论了高透光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物封装胶膜改性的研究方法并对各种改性方法进行风险评估,为太阳能组件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提供解决方案。
研究 开发
Select
一种新型医用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王文革;邹兴政;王宏;李方;张十庆;丁渝红;王东哲
. 2013, 44(16): 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成骨细胞及血小板在不同氮含量的新型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表面的粘附及细胞毒性表现。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考察不同氮含量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通过MTT试验和细胞粘附试验考察不同氮含量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含量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对血小板粘附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氮含量的无镍不锈钢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形态和增殖不构成伤害,且氮含量对细胞的粘附影响并不显著;细胞毒性实验表明,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和对照组钛合金材料性能稳定,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没有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书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