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45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4-03-30
  

  • 全选
    |
    研究 开发
  • 张波
    . 2014, 45(06):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和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 α-6T)双层膜作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作为电极,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OTFT)气体传感器。测试了该传感器对痕量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实时响应特性,并分析了NO2气体对OTFT传感器阈值电压、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WCNTs/α-6T的OTFT器件有较好的电学特性,载流子迁移率为3.0E-2cm2/V·s;OTFT传感器对NO2气体具有较高的响应率,响应和恢复时间短,能检测0.2-1ppm的痕量NO2气体,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可以利用阈值电压和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来表征响应结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双层敏感膜的特殊形貌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气敏性能。
  • 工艺 技术
  • 张其清;刘英杰;段瑞平;刘玲蓉;王静洁;熊青青
    . 2014, 45(06):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催化剂,将制备的双羧基聚乙二醇(COOH-PEG-COOH)和部分巯基化聚乙烯亚胺(PEI-SHx)先后接枝于壳聚糖分子,得到巯基化壳聚糖衍生物(CS-PEG-PEI)。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透析法制备自聚集纳米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DLLS)分析测试自聚集纳米粒显示,自聚集纳米粒为球状纳米胶束,该纳米球有望成为纳米药物及基因的载体。
  • 研究 开发
  • 叶代勇;杨洁
    . 2014, 45(06):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制备出双重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表征双重接枝共聚物的官能团和液晶性能,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Cu2+的加入影响了双重接枝共聚物的液晶织构;在吸附时间为8h,吸附温度为35℃,吸附剂用量为0.02g时,双重接枝共聚物对Cu2+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 邵庆辉;胡剑青;涂伟萍
    . 2014, 45(06):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PEG/IPDI/DMPA通过逐步加聚后并引入有机胺中和获得了嵌段离聚体溶液(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其在水相界面上对疏水功能性有机分子DCOIT进行自组装包覆制备DCOIT纳米胶囊。通过FT-IR、表面张力表征了嵌段离聚体的结构及性能,粒径测试反应了嵌段离聚体对DCOIT的包覆效果,冷冻切片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所获得的DCOIT纳米胶囊的形貌和释放特性。FT-IR分析证实,合成获得了预期的聚氨酯结构嵌段离聚体;粒径及冷冻超薄切片TEM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了DCOIT纳米胶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证明,当壁芯比在2:1至1:1之间变化时,DCOIT纳米胶囊都在释放初期速率较快,然后经历一个减速期,随后速率再次增加;且随着壁芯比的减小,DCOIT纳米胶囊的减速期越来越短,最后,本文对DCOIT纳米胶囊的释放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刘清路
    . 2014, 45(06):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纯TiO2、S和La分别单掺杂及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带边位置,结果表明:S掺杂后TiO2的晶格常数、原子间的键长和原子电荷都发生了变化,导致掺杂后的八面体偶极矩增加,从而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S掺杂TiO2禁带中出现杂质能级,从而将TiO2的光谱响应红移至可见光区;La掺杂TiO2杂质能级出现在导带而非禁带中,带隙有所减小,吸收光谱的阈值波长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而S、La共掺杂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明显拓展,且氧化还原能力增强,因此S、La共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
  • 张蕾;杨白;曹莹;于荣海
    . 2014, 45(06):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不同粒径铁粉颗粒和适量高温硅树脂进行充分混合,在铁粉颗粒表面上均匀包覆一层硅树脂,采用粉末压实成型工艺将铁粉-硅树脂复合粉末制备成致密的铁基复合磁粉芯。系统研究铁粉粒径和硅树脂包覆量对磁粉芯密度及软磁性能的影响,探索最佳铁粉粒径大小和硅树脂包覆量。研究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磁粉芯的密度、涡流损耗和磁感应强度均随硅树脂包覆量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硅树脂包覆量下,磁粉芯的密度和涡流损耗随粒径增大而增加,磁滞损耗却随着粒径增大而降低。在平均粒径为120 μm的铁粉表面上均匀包覆0.5%硅树脂可制备出高密度、低损耗和较高磁感应强度的复合磁粉芯,在大功率条件下,较好软磁性能参数为:Ps (B = 1 T, f = 400 Hz) = 69 W/kg,B4k (H = 4000 A/m) = 0.96 T。
  • 赵廷凯;王锦
    . 2014, 45(06):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与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H值、扫描速率、催化时间、原料比例、待测液浓度等因素对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对硝基酚溶液中电化学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对硝基酚电催化效果明显,且该催化过程为吸附控制过程。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为选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缓冲溶液,极化时间40s,碳纳米管与环糊精质量比为1:3。在对硝基酚浓度在1.3×10-6~3.5×10-4mol/L时,对硝基酚的浓度与差分脉冲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1.223×10-7mol/L。
  • 高春涛;蔡以兵;宗雪;魏取福;乔辉
    . 2014, 45(06):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结合溶胶-凝胶、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的技术与原理,制备了TiO2纳米纤维,然后将研磨后的TiO2纳米纤维与PA6切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制备出PA6基复合长丝。利用TEM、SEM表征了TiO2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通过视频显微镜观察了PA6基复合长丝的形貌,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流变仪对复合长丝的结晶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且利用纤维强力测试仪对PA6基复合长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TiO2纳米纤维含量较低时PA6复合长丝的结晶度有所提高,剪切粘度变大,断裂强度有所提高。
  • 姜楠;孟惠民
    . 2014, 45(06):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阳极电沉积法制备的掺杂Mo、Fe、V等不同元素Mn复合氧化物电极电解海水过程中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阳极电沉积法制备了Mn-Mo,Mn-Mo-Fe,Mn-Mo-V和Mn-Fe-V四种不同元素掺杂的Mn复合氧化物阳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析氧效率分析表明,Mn-Mo、Mn-Mo-V、Mn-Mo-Fe、Mn-Fe-V阳极材料均为γ-MnO2晶型,初始析氧效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电解海水过程中Mn-Fe-V阳极最稳定,能保持较高的析氧效率,电极析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的溶解和剥落。
  • 卢慧芳;朱正吼;徐雪娇
    . 2014, 45(06):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带材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开关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带材磁芯在封装过程中存在着环氧树脂严重的不浸润问题,限制了纳米晶带材的应用。本文通过氧化处理法在带材表面制备了分布均匀、表面光洁、黑棕红色Fe3O4和Fe2O3氧化膜,氧化膜与带材结合力强,可以作为带材基体与环氧树脂的过渡层,改善了环氧树脂与带材的浸润性。相对于未表面氧化处理的带材,经过表面氧化处理带材的初始磁导率、饱和磁感应强度分别提高了14.6%和4.3%,矫顽力降低了21.6%。
  • 杨志清;文晨;田荣敏
    . 2014, 45(06):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调节水热工艺制备了两种纳米TiO2和MnO2氧化物,采用涂覆法得到了三种修饰活性炭纤维(ACF)电极,并借助透射电镜(TEM)和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对TiO2和MnO2的形貌与尺寸,修饰AC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和MnO2均为一维纳米结构,其中TiO2为棒状,MnO2属管态;在电极体系中,由TiO2和MnO2修饰的二元ACF电极凸显了较高的导电性,其电流密度的顺序依次是ACF < TR/ACF < MT/ACF < TR/MT/ACF。四种修饰ACF电极处理高盐高浓度染料废水的研究结果显示:二元修饰ACF电极对染料COD去除率达到69.4 %,而未修饰的ACF电极仅为54.4 %,说明负载一维纳米氧化物提高了ACF电极的催化性能。
  • 夏立珍;王树林;邱迎新
    . 2014, 45(06):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将普通零价锌在滚压振动磨中研磨13小时后,制备出不规则片状、粒径为20-30 nm的纳米零价锌(NZVZ)。采用所制备的NZVZ降解甲基橙,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NZVZ投入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和NaCl的加入对甲基橙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ZVZ表面反应活性增高,反应60 min时,2g/l的NZVZ对甲基橙降解率为98.5%,比4g/l的普通零价锌高60.3%,其中间降解产物有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氨基二甲基苯胺。降解率随转速、NZVZ投入量的增加而升高,随MO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NaCl能促进反应进行,且随着投入量增加降解率增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NZVZ降解MO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式。
  • 赵子粉;邵慧萍;孙森
    . 2014, 45(06):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颗粒,并用油酸钠对其进行包覆改性,以煤油为基液,制备出煤油基Fe3O4磁流体。对比分析了PH=5和PH=10.5条件下油酸钠包覆的Fe3O4磁性颗粒的性能差异,得出油酸钠在PH=5时可以更好地包覆在Fe3O4磁性颗粒表面,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0emu/g,在此基础上制备出的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0.2emu/g,并且Fe3O4磁性颗粒分散较均匀。而油酸钠在PH=10.5时包覆的Fe3O4磁性颗粒,其饱和磁化强度虽然高一些(67.8emu/g),但是制备出的磁流体稳定性较差,出现较为明显的沉降现象。
  • 陈洪亮;王树林
    . 2014, 45(06):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浓硝酸对其插层后膨胀制备出膨胀石墨,以滚压振动磨预处理的超细微锌粉为锌源,以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经30 KHz的超声波处理8 h即得到复合结构良好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ZnO/G),考察了锌粉和膨胀石墨不同比例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UV-Vi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锌纳米棒呈现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并均匀覆盖在石墨烯片表面上,其直径大约为20 nm。不同比例制得的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差别较大,其中锌粉为1.0 g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等量的氧化锌纳米棒材料。
  • 张晓凤;何晓蕾;黄晓灵;黄秋锋;林深
    . 2014, 45(06):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层接层自组装法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金属氧酸盐/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无机/有机纳米荧光薄膜[Tb(P2Mo17O61)2/PAMAM]n,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了组成、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和有机组分通过静电作用成膜,复合膜的增长是线性均一,层层增长的过程,复合膜表面是由粒径较为均匀的球状粒子分布而成。与固体Tb(P2Mo17O61)2相比,复合膜的荧光激发光谱出现了一宽的配体-金属电荷跃迁峰,发射光谱不但体现了稀土元素Tb3+的特征发射,且Tb3+劈裂出一新的发射峰,新峰的出现由于Tb3+所处的晶体场的对称性减弱引起的。
  • 张鑫明;朱胜利;李朝阳;原续波;崔振铎;杨贤金
    . 2014, 45(06):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阳极氧化法在纯Ti表面制得TiO2纳米管,随后用冻干法在纳米管中负载microRNA制得复合涂层。利用SEM、TEM和荧光显微镜对TiO2/microRNA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并对microRNA的释放行为以及其进入成骨细胞后的功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croRNA分子成功负载在TiO2纳米管中,并在12 h内持续稳定释放投递,荧光照片表明投递的microRNA成功进入成骨细胞,ALP活性测定进一步表明进入细胞中microRNA促进了成骨分化。
  • 柳清菊
    . 2014, 45(06):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掺杂二氧化钛粉体(Zn-TiO2),采用XRD、TEM、UV-Vis、PL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掺杂降低了TiO2的相转变温度,拓展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实验表明,Zn :Ti= 0.045(摩尔比),400℃烧结的Zn-TiO2粉体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在普通日光灯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5.77%,明显优于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P25纯TiO2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44.95%。
  • 王甜;谷景华;陈雪
    . 2014, 45(06):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四异丙脂为原料,采用粒子型溶胶路线制备出稳定的TiO2溶胶,通过浸渍涂膜法,在孔径为100nm的管式Al2O3微滤膜支撑体上制备出介孔TiO2膜。研究了介孔TiO2膜的制备过程对其完整性及孔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非负载介孔TiO2膜对染料酸性橙7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在溶胶中加入适量的PVA和HPC,控制浸涂时间,在450℃焙烧1h可获得完整的介孔TiO2膜,膜厚约0.5μm,孔径分布于3-10nm。介孔TiO2膜对酸性橙7及亚甲基蓝吸附量随pH值变化,调节pH值可减少吸附造成的膜污染。
  • 鄂涛
    . 2014, 45(06):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制革过程中铝锆鞣制废弃物制备铝锆双氧化物(Al2O3-ZrO2),采用Al2O3-ZrO2负载MMT片层制备铝锆双氧化物/蒙脱土(Al2O3-ZrO2/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Al2O3-ZrO2/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吸附Cr3+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2O3-ZrO2进入MMT的片层间,所制备的Al2O3-ZrO2/MMT纳米复合吸附剂属于插层型,吸附后的Al2O3-ZrO2/MMT 表面有Cr3+存在,吸附Cr3+主要以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为主;pH<4时,Cr3+的去除以吸附为主,pH>4时,Cr3+的去除以碱沉淀和吸附共同作用完成;含Cr3+废水中Na+和Ca2+离子的存在会抑制Al2O3-TiO2/MMT对Cr3+的吸附。
  • 郭志君;张利
    . 2014, 45(06):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研究了电解液成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电解温度及电解次数对纳米管阵列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探讨了阳极氧化纳米管阵列生长机理,并采用SEM、表面粗糙度仪、接触角测量仪对二次阳极氧化后所得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粗糙度、亲水性及表面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后Ti表面活性增加,相比于其他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电解液成分对样品表面粗糙度、接触角及表面能的影响更大
  • 王盟盟
    . 2014, 45(06):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茶花花瓣为模板,经硝酸铈溶液浸渍后煅烧,合成新型超薄CeO2分层介孔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样品是由厚度约为6 nm的具有生物形态结构的萤石结构CeO2纳米片组成。制得的CeO2薄层表面存在大量介孔,其孔径集中分布于15 nm左右。由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可知,材料的吸收边较块体CeO2红移了约35 nm,因此可利用更多的可见光,从而具有了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组成CeO2纳米片晶粒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在阳光照射下表现出了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在9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8%,远高于普通CeO2块体。
  • 工艺 技术
  • 袁金芳
    . 2014, 45(06):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两水亲性嵌段共聚物聚(4乙烯基吡啶)-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P4VP-b-PMAPEG) 和聚(丙烯酸)-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PAA-b-PMAPEG) ,通过多元醇还原法制备了两水亲性嵌段共聚物修饰的Fe3O4磁纳米粒子。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磁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修饰的Fe3O4磁纳米粒子为大小均匀的球状颗粒,其粒径在10-20nm。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结果显示,在室温、外加磁场下,经PAA-b-PMAPEG及P4VP-b-PMAPEG修饰的Fe3O4磁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63.1 emu/g 和50.2emu/g ,该磁纳米粒子均呈现超顺磁性。
  • 钟明龙;刘仲武;焦东玲;钟喜春;余红雅;曾德长;
    . 2014, 45(06):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电热板在空气中直接加热氧化沉积在硅基片上的Fe薄膜,在其表面上获得大面积的α-Fe2O3纳米带,这一方法为制备大面积氧化物纳米结构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工艺。研究了所制备的α-Fe2O3纳米带的形貌、晶体结构、生长机制及其磁性能。α-Fe2O3纳米带呈尖锐状并沿[110]方向垂直基片生长,其顶端为10-50 nm,长度为几百纳米至几微米。α-Fe2O3纳米带在较低温度下的生长过程是一种扩散机制。α-Fe2O3纳米结构的Morin温度TM、Néel温度TN分别为113 K和814 K,与其块体材料相比均降低了150 K左右。
  • 周小亮;陈刚
    . 2014, 45(06):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应烧结和熔体超声分散法,以SiO2为原料成功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利用X衍射仪、差热分析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生成的颗粒以及颗粒的形貌、尺寸和颗粒的分布。利用电子式万能试验机进行室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在800℃下,经过8h烧结后的坯块中SiO2完全反应生成了团聚的Al2O3颗粒,Al2O3颗粒粒度约为1μm。在熔体中施加1.0KW/cm2的高能超声使坯块熔化,获得的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尺寸基本没有变化;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110.6MPa,较纯铝基体的92.0MPa,提高了20.2%。
  • 林玲玲;洪昱斌;滕双双;夏海平;何旭敏;蓝伟光;丁马太
    . 2014, 45(06):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考察镧、铈掺杂对二氧化钛(TiO2)超滤膜的影响。镧掺杂可以有效抑制TiO2晶型随烧结温度增加的急剧转变。镧、铈掺杂可以有效控制膜层的粒径和孔径,并提高其抗酸碱性能。TiO2膜层粒径为60-80 nm,孔径为10-60 nm,抗酸碱性能较差;而经镧、铈掺杂后的TiO2膜层粒径为50 nm左右,孔径为10-20 nm,抗酸碱性能较好,其中镧掺杂效果优于铈掺杂。
  • 刘宾;王治华;孙磊;赵彦保
    . 2014, 45(06):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铝箔和银氨离子之间的电流置换反应快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银-氧化铝树枝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无定型氧化铝薄膜均匀沉积在银树枝晶上形成壳层,有效地阻止了纳米银的氧化,提高了其稳定性。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环境友好,且无需外加还原剂和保护剂。
  • 研究 开发
  • 吕勇;宋词;戴磊;龙柱;何宏
    . 2014, 45(06):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简洁、环保、绿色的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对于扩展纳米粒子在生物化学及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利用高碘酸钠对壳聚糖进行氧化反应制备双醛壳聚糖(D-CTS),用FT-IR、元素分析法对D-CTS进行表征,将制得的D-CTS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纳米银粒子,最后用UV-Vis、DLS、FT-IR、XRD、SEM对制备的纳米银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CTS的氧化度和反应液的pH值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及微观结构有重要影响。D-CTS中的醛基和氨基是稳定纳米银粒子的主要基团。XRD分析制得的纳米银具有较好面心立体晶体结构,所制备的纳米银粒子粒径在30-40nm之间,同时常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稳定性。
  • 朱丽静;朱利平;徐又一;朱宝库;陈亦力;刘德祥;
    . 2014, 45(06):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接枝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BCP-g-SiO2 NPs),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通过传统的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BCP-g-SiO2 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进一步通过膜表面PDMAEMA链段与1,3-丙磺酸内酯之间的季胺化反应,实现了PVDF/BCP-g-SiO2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两性离子化。研究结果表明BCP-g-SiO2 NPs的引入以及膜表面的进一步两性离子化显著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是PVDF超滤膜等相转化膜材料改性的有效方法。
  • 杨东亚
    . 2014, 45(06):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了三种复合材料,并利用MRH-3型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不同速度,不同载荷,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JSM-5600LV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转移膜形貌及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Al2O3和纳米SiO2都能提高PPS-PTFE基体的耐磨性,且添加5%的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佳。纳米SiO2/PPS-PTFE复合材料比纳米Al2O3/PPS-PTFE复合材料更适宜在高温、高载荷工况下工作,两种纳米粒子添加的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 袁帅
    . 2014, 45(06):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金属钛箔为钛源,采用双氧水和盐酸体系,通过水热法制备合成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并通过调节双氧水和盐酸的用量,调控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构成。结合溶剂挥发自组装法将TiO2纳米颗粒引入纳米棒阵列中,得到复合型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考察TiO2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对TiO2复合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分析其表面电荷转移特性。TiO2纳米颗粒/纳米棒阵列复合薄膜在光电协同条件下,展示出高的光电催化活性。
  • 丁鹏;刘枫;苏双双;唐圣福;施利毅
    . 2014, 45(06):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扩链剂,对废旧PET(r-PET)进行化学扩链改性,研究了PMDA对r-PET熔融增粘过程中的扭矩、特性粘度等的影响,获得了r-PET熔融增粘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增粘后的r-PET与物理研磨法制备的纳米滑石粉通过熔融复合,获得了r-PET/滑石粉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纳米滑石粉比微米滑石粉能更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拉伸和弯曲强度。DSC研究表明,纳米滑石粉的添加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r-PET的结晶峰呈现向高温移动的趋势。
  • 工艺 技术
  • 李长玉;刘国超;刘守新
    . 2014, 45(06):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硝酸铟为原料,六亚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介孔氢氧化铟纳米晶。采用XRD、TEM、FTIR和DRS等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以甲苯为模型物,测试氢氧化铟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其对甲苯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二氧化钛(P25),且非常稳定,使用12次后其对甲苯的降解仍然可达90%。同时探讨了介孔氢氧化铟纳米晶的光催化机理。
  • 研究 开发
  • 卞萍;孔春阳
    . 2014, 45(06):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了不同C掺杂浓度的ZnO:C薄膜, 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XRD)、霍尔测试(Hall)、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拉曼散射光谱(Raman)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ZnO薄膜的结构、电学以及拉曼特性并分析了C在ZnO薄膜中存在形式。结果表明:所有薄膜都呈纤锌矿结构并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取向。随着C掺杂浓度的增加,薄膜的n型导电性能不断增强,其主要原因是ZnO薄膜中的C替代Zn位起施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