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16-石墨烯期 刊出日期:2015-08-30
  

  • 全选
    |
    综述 进展
  • 葛炳辉
    . 2015, 46(16-石墨烯):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良导热、导电特性,可与聚氨酯复合成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石墨烯与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自修复、UV固化、形状记忆、导电、电磁屏蔽、防紫外线和生物相容性等领域的应用。
  • 邵丽;魏大鹏;史浩飞
    . 2015, 46(16-石墨烯):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率、透光率、力学强度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光电子技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被誉为21世纪战略新型材料,为世界各国所布局和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目前,石墨烯的大面积、高质量、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智能终端、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石墨烯行业的关注点。
  • 尚玉;张东;刘艳云;刘泳
    . 2015, 46(16-石墨烯):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关于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高品质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而电化学还原法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经济和环保的生产高质量石墨烯的途径。本文首先综述了两种不同的电化学还原方法。阐述了电化学还原法的机理。并且从形貌、还原程度、晶体结构三个方面对电化学还原产物的表征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最后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 吴涛
    . 2015, 46(16-石墨烯):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石墨烯是一种以SP2键结合的二维碳的同素异形体,其独一无二的优异性能,使得其在过去几十年里受到了石墨烯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但石墨烯不同于自然界的石墨,并且受限于小尺寸和低产率。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规模生产大面积、大尺寸、多应用石墨烯的重要方法。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长石墨烯是多晶石墨烯并且由于晶界会产生降解性能。因此,石墨烯生长研究的下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大晶粒单晶石墨烯生长。本文主要叙述了四种代表性预处理铜基板来生长毫米级单层石墨烯的方法:电化学抛光后高温退火、盒状铜箔基板、融化再结晶成新的铜基板、让铜基板富氧。以及现在发展的石墨烯晶粒的特殊空间结构,这些特殊晶粒包括雪花、六瓣鲜花、金字塔和六角形的石墨烯洋葱圈形状。综述了利用不同预处理铜基板的工艺得到毫米级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尽管CVD生长单晶石墨烯已经有了空前的进步,但仍然有潜在的挑战,例如,晶元尺寸单晶石墨烯的生长以至器件的制作,和为了能够控制厚度和空间结构的更进一步石墨烯生长机制和生长动力学的了解。
  • 蔡文婧;梁滔;魏绪玲;龚光碧;高磊;汪冬冬
    . 2015, 46(16-石墨烯):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是制备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填料。本文介绍了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和表征;重点阐述了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补强乳聚丁苯和丁腈橡胶的原理、方法和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通过非官能化和官能化石墨烯、石墨烯混合填料对乳聚丁苯丁腈橡胶进行补强;补强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熔液混合法、熔融混合法和胶乳共凝聚法;改善了橡胶的机械性能、导电导热性和气体阻隔性等性能。并对石墨烯作为橡胶补强剂的发展作了展望。
  • 研究 开发
  • 马彩霞;吴小帅;温国云;乔琰
    . 2015, 46(16-石墨烯):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硫酸亚铁铵为铁源和氮源,利用水热反应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铁/氮掺杂的介孔还原氧化石墨烯气凝胶(FNGA)。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分析仪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水热还原得到的石墨烯气凝胶相比较,铁/氮掺杂的石墨烯气凝胶不仅具有孔径在10-20微米之间的三维多孔结构,而且还具有10nm以下的介孔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当其作为电极材料时可以为电解液中的小分子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反应位点,将其作为阳极材料应用于希瓦氏菌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后,显著提高了电池的放电功率密度与电流密度,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10.94 W m-2。本文为开发低成本高效的微生物燃料电极阳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李延报
    . 2015, 46(16-石墨烯):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作为固化液,研究了该固化液对磷酸钙骨水泥(CPC)的水化行为的影响。利用维卡仪、万能压力试验机和热导式等温量热仪等研究了GO浓度对CPC骨水泥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水化行为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GO浓度对CPC骨水泥固化体的晶相组成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液中加入GO,对骨水泥的断面形貌和水化产物均有影响,同时可以使CPC骨水泥的凝结时间由(36±4)min大幅度延长到(67±2)min,抗压强度由(20.1±1.7)MPa增加到(25.6±2.7)MPa。
  • 王蔚妮;郭新立
    . 2015, 46(16-石墨烯):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在NaBH4还原的石墨烯(RGO)膜上原位生长金纳米粒子(Au NPs),用获得的Au NPs/RGO复合材料催化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未添加其他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利用RGO对Au3+进行还原,Au NPs在RGO表面分布均匀密集,可以有效改善RGO材料的亲水性和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性。另外,Au NPs表面无包覆剂,有利于Au表面活性位点与反应物的充分接触,大幅提高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nAu/n4-NP=3mol%、4.5mol%、6mol%的复合材料进行催化,动力学常数分别高达0.717min-1、1.21 min-1、2.511min-1,催化性能远优于同等摩尔重量(nAu/n4-NP=4.5mol%)的单一Au NPs。在~4oC静置40天后,该催化剂(nAu/n4-NP=4.5mol%)仍能在240s内完成对4-NP的催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能。
  • 马建国;刘淑娟
    . 2015, 46(16-石墨烯):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热合成法,用植酸(Phytic acid)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反应制备了一种三维结构的石墨烯材料(PA-G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X射线晶体衍射仪(XRD)对PA-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膨松的多孔状结构,有利于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回收。将其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吸附在4.5h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为92.7 mg/g,且升高温度有利于PA-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Langmuir等温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PA-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 安玉良
    . 2015, 46(16-石墨烯):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体系,以提高负极材料可逆充放电容量为目的,制备了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元的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Fe2O3分布较为均匀,形貌多为菱形块状或类球状多面体,且与石墨烯片相互交叠,有效抑制了双方的团聚,形成了有利于储锂的堆砌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大大优于石墨烯和纳米Fe2O3,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1252mAh/g,循环性能优异;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大,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越高。
  • 侯若男;彭同江;孙红娟
    . 2015, 46(16-石墨烯):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Hummers法获得的氧化石墨为原料制备氧化石墨烯,在不同温度下还原获得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采用AFM、XRD、XPS和SEM对样品的结构、官能团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涂覆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和不同还原程度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气敏元件。结果表明:石墨被氧化后,底面间距由3.36?增大至7.78?。氧化石墨烯片厚度为1.08~1.72nm,为单层或双层氧化石墨烯。经100℃~250℃还原后,薄膜样品对应的底面间距由8.87?减小至3.68?;随还原程度增加,O/C原子比由0.43降至0.32,含氧官能团逐渐减少,其中C-OH含量明显降低,C-O-C含量变化不明显。氧化石墨烯及其低还原程度产物的气敏元件对CH4和H2气体表现出较高的响应和灵敏度,S-GOS对CH4的灵敏度可达81%左右,对H2灵敏度可达77.2%。随还原程度的增高,产物结构中含氧官能团越少,元件灵敏度降低。
  • 汪秀南;刘轶;徐京城;李生娟;张法达;叶倩;翟萧;赵新洛
    . 2015, 46(16-石墨烯):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工作通过在石墨烯片层上分别搭载抗癌药物分子CE6、DOX、MTX、SN38,构建多种石墨烯-药物分子复合体系。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石墨烯片层大小、药物分子的种类、数目以及搭载方式对复合体系结合强度和药物分子扩散的影响。计算表明,石墨烯片的形变对石墨烯和药物分子的结合有决定作用。石墨烯片的边界对药物分子的扩散有限制作用;相比单面搭载药物分子,双面搭载通常会延缓药物分子的扩散。
  • 赵春宝;徐随春;朱宪忠;陈和祥;杨绪杰
    . 2015, 46(16-石墨烯):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ZnOw)和石墨烯纳米片(GNP)改性氰酸酯树脂(CE)制备了系列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的种类和用量对氰酸酯复合材料导热、绝缘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当树脂基体中加入50% ZnOw或10% GNP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达到0.77 W.m-1.K-1 和0.97 W.m-1.K-1,较纯树脂基体材料分别提高了185%和259%。将ZnOw与GNP混合填充氰酸酯树脂则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当树脂基体中加入40% ZnOw和10% GNP混合填料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达到1.54 W.m-1.K-1,较纯树脂基体材料提高了470%,并且该复合材料仍能够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能。TGA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和氧化锌晶须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综述 进展
  • 贾树明;魏大鹏;焦天鹏;汪岳峰
    . 2015, 46(16-石墨烯):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因其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以及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成本低,可替代传统的ITO用于制备基于石墨烯的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基于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探讨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石墨烯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 张家华;伍水生;蒋丽红;王亚明
    . 2015, 46(16-石墨烯):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易分散、易于功能化和化学环境稳定性高等特点,在催化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催化应用是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石墨烯基催化材料除了常应用于光催化、电催化外,其在Suzuki、加氢以及氧化等方面也有了较大发展。本文对石墨烯基材料相关的合成路线做出讨论,对当下石墨烯基催化剂的研制、应用及其催化性能进行评述。
  • 工艺 技术
  • 陈春明;陈中华;曾幸荣
    . 2015, 46(16-石墨烯):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进一步经过加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FT-IR、XRD、Raman、SEM、TEM和Uv-vis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主晶相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富集的颗粒尺寸15 nm左右,颗粒分布均匀。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 蒋雷;李延报;姚松;周志航
    . 2015, 46(16-石墨烯):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以氧化硅微球为模板制备了壳聚糖(CS)/氧化石墨烯(GO)微胶囊。本文研究了组装次数、壳聚糖浓度和交联剂京尼平对微球及微胶囊形貌的影响,并以布洛芬为药物模型研究了CS/GO微胶囊的载药性能及药物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S/GO微胶囊具有完整的中空结构,粒径在760nm左右。增加包裹层数和提高包裹溶液中的壳聚糖浓度都可以增加囊壁的厚度。经交联处理后,CS/GO微胶囊的囊壁更加致密和完整,其对布洛芬的载药率从19%提高至72%,释药时间从10h延长至60h。
  • 张艳娟;郭新立
    . 2015, 46(16-石墨烯):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孔洞为300-500μm骨架完好的三维石墨烯,并采用晶种诱导法在三维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直径为100nm左右,而长度达到2.80μm氧化锌纳米棒,从而制备出高度结晶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用XRD、SEM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曲线)及电流时间相应曲线(I-t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测试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对双氧水的检测情况。结果显示本文中采用新方法制备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作为电极对双氧水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探测限为1μM且线性探测范围为10μM-120μM,线性相关系数为R 2=0.99501。
  • 任文杰;朱永;龚天诚;王宁;张洁
    . 2015, 46(16-石墨烯):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乙烯作为碳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在1000℃条件下在铜箔上制备了少层石墨烯;采用不引入PMMA和PDMS等杂质的直接转移方法将石墨烯薄膜转移到Si/SiO2基底上,对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研究表明:减小乙烯的进气量可以提高石墨烯的质量;减少反应时间可以降低无定形碳的含量;增加退火时间可以提高铜表面结晶质量,更加有利于石墨烯的生长。通过优化各项参数,我们使用乙烯已经可以制备I2D/IG=0.88的少层石墨烯。
  • 张飞龙;王莉;俞树荣;毛丽萍;王刚
    . 2015, 46(16-石墨烯):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石墨为原料,经XRD、TEM及IR表征证明采用强氧化法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氧化石墨烯。经亲水性实验表明该氧化石墨烯产品为亲水性材料,其接触角为31.6°;SEM表征表明该氧化石墨烯产品在乙二醇中的分散性好。在没有分散剂的情况下合成了氧化石墨烯/乙二醇导热纳米流体,并确定出氧化石墨烯在常温下分散在乙二醇中的最佳质量分数为0.1%,其稳定时间可达半个月以上。在25℃时测得分别以蒸馏水,乙二醇和丙二醇为基液的质量分数含量为0.1%的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分别增加27.2%、54.2%和55.6%。
  • 魏金枝;牛海涛;孙晓君;张慧
    . 2015, 46(16-石墨烯):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TiO2光解水制氢的光催化性能,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一步制备了S掺杂TiO2/石墨烯(RGO)复合催化剂。采用XRD、XPS、FT-IR、TEM、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结果表明:在S-TiO2/RGO复合催化剂中,TiO2以14 nm左右的纳米颗粒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TiO2相比,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明显增强;当S:RGO:TiO2质量比为1:0.1:25时,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同等条件下产氢速率最大,为141.7μmol?h-1。
  • 余崇圣;魏大鹏
    . 2015, 46(16-石墨烯):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等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目前石墨烯材料受产量、尺寸和均匀性等因素的限制,以至于在终端产品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利用前驱气体预热化学气相沉积法(PT-CVD)快速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方法,实现石墨烯薄膜批量制备和大面积转移在300mm×300mm面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上,并获得在400nm~800nm光波段下大于95%的光透过率和146±15Ω/sq的方块电阻。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设备等检测了前驱气体预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的均匀性、透过率和方块电阻等参数特性。最后,我们通过解决了石墨烯微纳米线路结构和真空贴合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石墨烯真实多点电容式触控面板,并成功运用在5.5寸手机终端产品应用上。
  • 邓凌峰;严忠;彭辉艳;余开明
    . 2015, 46(16-石墨烯):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然石墨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技术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石墨烯包覆有利于天然石墨表面SEI膜的形成,同时,石墨烯壳层与导电剂构建的三网立体导电网络,加快了天然石墨粒子与集流体之间的电子交换速率,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相比于天然石墨,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良的大倍率性能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如在0.1C下首次可逆充电比容量为407.7mAh/g,效率达到了99.88%、1C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18%。
  • 吴俊青;俞科静;钱坤
    . 2015, 46(16-石墨烯):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碳纳米管和酸化石墨烯可以通过聚丙烯酰氯的桥梁作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本文将合成杂化材料所需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比例分别调整为1:2和2:1与聚丙烯酰氯进行反应。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拉曼光谱(Raman)对反应产物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的成功合成进行表征。将合成的不同种类杂化材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的杂化材料对环氧树脂的增强增韧效果。拉伸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比例为1:2时合成的碳纳米管/石墨烯杂化材料对环氧树脂基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当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比例为1:2时,碳纳米管可以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的片层中,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当复合材料承受外力时不会产生局部应变,从而达到增强增韧效果。
  • 研究 开发
  • 刘衡;孙明清
    . 2015, 46(16-石墨烯):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掺入少量纳米石墨烯片(GnPs)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压敏性,表明GnPs的掺入显著提高了水泥砂浆的早龄期抗压强度,但对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GnPs表面积较大,将阻塞离子移动通路,故少量GnPs(体积掺量低于0.15%)对改善水泥砂浆导电性的作用效果不明显。GnPs水泥基复合材料能感知应力、应变,GnPs的掺入提高了其灵敏度和重复性
  • 张媛;任鹏刚
    . 2015, 46(16-石墨烯):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注塑成型制备了均匀分散的十二烷基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DA-GO)/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复合薄膜。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DA分子可与环氧基团发生亲核取代而接枝于GO表面。复合材料断口扫描显示,DA-GO以剥离的形式均匀分散于HDPE基体中。均匀分散的DA-GO片层能有效提高HDPE复合膜的气体阻隔性能,当 DA-GO含量为0.5wt% 时,复合薄膜的透氧系数从纯HDPE的4.555×10-14cm3cm/(cm2?s?Pa) 降低到1.830×10-14cm3cm/(cm2?s?Pa),阻氧性能提高了60%。此外,DA-GO片层的加入使HDPE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 李沛艾;贾颖
    . 2015, 46(16-石墨烯):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Li在本征石墨烯及BC3、C3N表面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与本征石墨烯相比,硼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提高了Li的吸附能,而氮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时减弱了Li的吸附能,这归因于掺杂物种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通过NEB方法计算了Li在本征石墨烯、BC3、C3N表面的迁移,结果表明,相比于本征石墨烯,硼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的石墨烯减弱了Li的扩散,而氮掺杂浓度为25%(原子分数)的石墨烯促进了Li的扩散。
  • 赵博琪;陈维民;朱振玉;刘欢;王媛
    . 2015, 46(16-石墨烯):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GNS)混合材料作为载体,采用微波还原法将PtRu纳米粒子负载到混合载体表面,制备了PtRu/CNT-GNS纳米催化剂。透射电镜(TEM)结果显示,PtRu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混合载体表面,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径约为2.17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单一碳载体负载的催化剂PtRu/CNT相比,PtRu/CNT-GNS呈现出更高的甲醇氧化活性和更好的抗中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