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5-05-30
  

  • 全选
    |
    工艺 技术
  • 李战;赖舒忆;王倩;马绍玲;冯霞;陈莉
    . 2015, 46(10):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两亲性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BCP)溶解在四氢呋喃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wt%的溶液,旋涂后得到初生嵌段共聚物薄膜,以乙醇为退火溶剂退火后,探讨了退火时间对薄膜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膜表面的微相分离越明显,微孔结构的分布更均匀。进一步将在乙醇中退火预处理的薄膜分别在乙醇或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处理,通过选择性溶胀成孔法制备PS-b-PNIPAAm纳米多孔膜。研究了溶胀时间、温度及溶剂类型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升高溶胀温度和延长溶胀时间均有助于膜表面微孔结构的形成,且该过程中乙醇的成孔作用比水的作用更为明显。
  • 研究 开发
  • 卢彧文;王树林;李生娟;李来强;奚瑞;陈蒙
    . 2015, 46(10):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NaOH为辅助试剂,利用室温机械研磨结合超声振荡和滴注法,在硅基底上将普通商业锌粉制备成了针状纳米ZnO薄膜,并对其物相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aOH浓度、锌粉机械研磨时间、碱性试剂类型、基底类型等对针状纳米ZnO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其生长机理。研究表明,0.036M的NaOH、锌粉研磨时间1h、(111)取向的Si基底,最适宜生长高长径比的针状纳米ZnO结构,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对于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 工艺 技术
  • 施圣芳;谷景华;张跃
    . 2015, 46(10):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钛酸四异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粒子溶胶,以孔径100 nm的管式Al2O3微滤膜为支撑体制备超滤膜,研究了涂膜溶胶中添加剂比例、涂膜次数和涂膜时间对超滤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添加剂比例、涂膜次数和涂膜时间可以消除超滤膜的缺陷;添加剂比例对TiO2超滤膜的物相没有影响。溶胶中添加剂比例mTiO2:mPVA:mHPC = 8:2:2,凃膜两次,每次涂膜时间为10-15 s时,可以获得无裂纹、无针孔的超滤膜,TiO2超滤层厚度约1 μm,孔径分布于3-8 nm之间,孔隙率42%。
  • 徐英操;尤宏
    . 2015, 46(10):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尿素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在阳极氧化制备TiO2纳米管的电解液中加入放出氮气反应需要的试剂,控制酸度连续放氮,实现了一步法N掺杂的TiO2纳米管的新制备方法。并且通过SEM、EDS、XRD、XPS等表征手段对N掺杂和未掺杂的TiO2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和晶型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来表征了N-TiO2制备过程中盐酸浓度和亚硝酸钠浓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陈蒙;王树林;李生娟
    . 2015, 46(10):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由机械研磨2 h的Al粉经超声波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干燥、焙烧后制备氧化铝的过程中,用蔗糖、研磨13 h的Zn粉和Ag+分别作为辅助剂制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γ-Al2O3,并考察改性后对γ-Al2O3织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测定(BET)等技术对介孔纳米γ-Al2O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不但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孔径分布较为集中。通过改变蔗糖的用量、Zn粉纳米颗粒和Ag+,在一定程度上对γ-Al2O3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进行调控。
  • 娄长胜;张尧
    . 2015, 46(10):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YW2硬质合金刀具进行辐照表面改性。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方案,以刀具表面的显微硬度和粗糙度为响应值,对加速电压、工作电流和脉冲次数等辐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综合分析优化后的脉冲电子束辐照最优参数:加速电压10kV,工作电流180A,脉冲次数45次。与未经处理刀具相比,该工艺下辐照后的YW2硬质合金刀具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而粗糙度值降低;对TC4钛合金的切削实验结果也验证了优化工艺处理后刀具的切削性能明显得到提高。
  • 刘玉珍;陈胜洲;范淑慧;梁浩彬;罗亚茹
    . 2015, 46(10):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以尿素为含氮前躯体,通过热转化法制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氧还原催化剂Co-N-C及Co-Ti-N-C,考察了不同的尿素/金属比(R)、焙烧温度及钛含量等条件对Co-N-C及Co-Ti-N-C电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热重、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中心结构。结果表明:催化剂在热处理温度为800℃,尿素与金属Co的摩尔比R=12时的氧还原性能最佳,峰电位(Ep,c)达到0.142V(vs.SCE)。催化剂Co-N-C经353K硫酸溶液浸泡3d后,催化剂Co-N-C的活性中心Co4N的含量增大,Ep。c正移至0.445V(vs.SCE)。钛的掺杂没有改变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明显提高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
  • 赵艳娜;姬定西
    . 2015, 46(10):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PCL1000)、三乙胺(TEA)、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三醇单缩水甘油醚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含环氧基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对合成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粒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环氧基引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中。施胶剂应用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的含环氧基的水性聚氨酯(EWPU)乳液进行表面施胶,纸张施胶度达35.5s,抗张指数达到51.75 N.m.g-1,耐折度达38次。
  • 综述 进展
  • 陈子亮;李永涛;张庆安
    . 2015, 46(10):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Laves型A2B4和CaCu5型AB5亚单元以一定比率沿c轴有序堆垛而成的超点阵R-Mg-Ni基储氢合金(R = 稀土元素,Ca元素),因具有储氢容量高、可逆性好以及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温和可控等优势被认为是新一代镍氢电池最理想的候选负极材料。本文介绍了超点阵R-Mg-Ni基合金的结构特点和储氢特性,着重阐述了结构、Mg元素及氢化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这类合金在储氢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 卫英慧
    . 2015, 46(10):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铜钛合金是典型的时效硬化高强高导电合金。本文详细阐述了铜钛合金的相变过程;综述了铜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即通过氢气氛时效、预冷变形与时效处理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铜钛合金的导电性、强度等性能。指出,晶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塑性变形对相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预冷变形与时效处理结合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 研究 开发
  • 邢志国;石伟丽;王海斗;李国禄
    . 2015, 46(10):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立方相结构钛酸钡(BaTiO3)晶体性能,分别从能量(价电荷密度、能带结构以及电子态密度图)、光学、及热力学角度开展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立方相BaTiO3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不稳定性来源于Ti和O原子之间的轨道杂化作用;光学计算表明,随着入射光能量的增加,反射分数呈无规则波动的形式,晶体的各向异性明显;在热力学方面,热焓和热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自由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 张光华;李元博;朱军峰
    . 2015, 46(10):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烯酸(AA)和4种不同侧链长度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50,500,750,1000)先酯化合成大单体(MPEGAA),再以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钾,链转移剂异丙醇作用下聚合得到4种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聚羧酸盐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将其作用于彬长煤制浆,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最佳添加用量、最大成浆浓度、Zeta电位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侧链长度为PC500(n=11)的聚羧酸盐分散剂降黏效果最佳,且最佳用量0.4wt%时,水煤浆最高纸浆浓度可达到68%,Zeta电位由-11.2mV变化到-41.5mV,对彬长煤具有更好的分散降黏和稳定的作用。
  • 费贵强;税小军;沈一丁;王海花;贾贵玉;郭丽媛;侯婧莉
    . 2015, 46(10):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阳离子丙烯酸/醇酸树脂乳液、钛白粉、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原料制备一种阳离子丙烯酸/醇酸树脂水性涂料。主要研究了涂料的稳定性、流变行为、热性质、表面形貌和防腐性能, 研究表明,分散剂用量为1.5 wt%(占涂料总质量,下同),增稠剂用量为0.9 wt%时,涂料的稳定性最好;在最佳稳定条件下,涂料的流变行为表明涂料具有触变性,有利于涂料的施工和贮存;热重分析表明,涂料的热分解温度为215.3℃,可适用于温度低于200℃的工业环境;防腐性能表明,涂料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076×10-4A/cm2,具有240h的耐盐雾性能;原子力显微镜表明涂层表面粗糙度为3.893nm, 并呈现出纳米级的凹凸结构。
  • 束庆波;金震;孟凡利;孙宇峰
    . 2015, 46(10):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使用对液相法合成的前驱体进行煅烧的方法成功的制备了具有单晶多孔结构的ZnO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单晶多孔ZnO纳米片进行了结构以及形貌的表征和分析。以其为敏感膜,制作气体传感器,对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苯和甲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单晶多孔ZnO纳米片对苯和甲醛都有着良好的响应,且响应和恢复时间都非常迅速。对敏感机理以及材料的结构对响应时间的影响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 杨强军;阚前华;康国政;于超;董诗玉
    . 2015, 46(10):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定量描述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循环相变诱发塑性导致的超弹性退化行为,在广义粘塑性框架下对Graesser模型进行了拓展,考虑了奥氏体和马氏体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马氏体非线性硬化行为,引入循环相变过程中相变应力和残余应变的演化方程,建立了超弹性NiTi合金循环相变诱发塑性本构模型,总结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通过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微管的循环相变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循环相变诱发塑性行为。
  • 唐庆杰
    . 2015, 46(10):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氢氧化镁作为一种无卤阻燃剂,在聚合物阻燃领域具有重要的前景。本文采用反向沉淀法制得纳米级氢氧化镁粉体,研究了氯化镁添加方式对氢氧化镁粒度分布及团聚状态的影响,并通过热红外联用技术对其热解规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镁添加方式对氢氧化镁粒度分布及团聚状态有显著的影响;分四次加入氯化镁溶液所得氢氧化镁的粒度分布最均匀,小粒子所占的比例最大,不容易发生团聚现象。
  • 张淑杰;刘爽
    . 2015, 46(10):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推导出纤维正交单元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两个方向热膨胀系数的计算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纤维体积含量、环氧树脂种类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两个方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正交单元层合板面内热膨胀系数与其铺层角度、铺层顺序、层数均无关;采用纤维方向有较大负热膨胀系数的纤维,并调节纤维的体积含量,可以得到面内近零膨胀的复合材料。
  • 黄桥高
    . 2015, 46(10):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润湿性对固体表面上液体的各种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疏水表面的特殊润湿性是其在减阻、降噪、防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Shan-Chen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对疏水表面润湿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材料属性和微形貌对疏水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要使疏水表面处于Cassie-Baxter润湿状态,微形貌高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值,而当疏水表面一旦处于Cassie-Baxter润湿状态后,继续增加微形貌高度也不会提高其疏水性能;疏水表面的表观接触角随气液界面分数先增大后减小,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气液界面分数使表观接触角达到最大。
  • 杨东亚
    . 2015, 46(10):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的方法制备聚醚醚酮(PEEK)与纳米SiO2颗粒共同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试样。利用MRH-3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配方比例的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摩擦学性能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磨损后的摩擦表面形貌和钢环表面的转移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填充5%PEEK的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达到最低值;10%PEEK/PTFE复合材料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纳米SiO2填料可以显著地降低材料的体积磨损率,其中5%Nano-SiO2/10%PEEK/PTFE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率最小;载荷和速度的变化对Nano-SiO2/PEEK/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显著,而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影响不明显。
  • 贡湘君;叶飞;刘荣;管昊;季凌晨;杨铭
    . 2015, 46(10):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纳米t-ZrO2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出MnOx-CeO2/t-ZrO2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反应温度对催化剂NH3-SCR脱硝活性的影响,脱硝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低温脱硝温度范围,催化剂脱硝效率随反应温度和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00℃时,2.5%MnOx-CeO2/t-ZrO2脱硝效率为68.1%,15%MnOx-CeO2/t-ZrO2脱硝效率达97.4%。XRD、BET、TPR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表面织构对NH3-SCR脱硝反应有利;NH3-TPD测试显示,MnOx-CeO2/t-ZrO2催化剂表面NH3主要吸附在Lewis酸性位成配位态NH3,与气态NO反应生产中间产物NH2NO,最后分解为N2和H2O。
  • 黄跃涛
    . 2015, 46(10):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了Cu-H2O和ZrO2-H2O纳米流体,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等表面活性剂对Cu-H2O和ZrO2-H2O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出不同表面活性剂分子与Cu/ZrO2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能。结果发现添加表面活性剂可较大程度地提升纳米流体的稳定性,而尤以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效果最为明显,计算结果也显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与Cu/ZrO2间的吸附作用最强。此外,还模拟了SDBS与Cu-H2O纳米流体中Cu颗粒的吸附行为。
  • 赵斯琴
    . 2015, 46(10):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1% La/TiO2、1% Nd/TiO2和系列稀土La3+ 和Nd3+ 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进而结合水热法制备了双稀土La3+、Nd3+ 和非金属氮共掺杂多元体系TiO2光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SEM 和XPS等测试手段对制备样品的微观结构、光谱学性能和离子掺杂形式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实验所制备样品均为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剂,稀土离子La3+ 或Nd3+ 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颗粒尺寸的生长,而且双稀土离子的共掺杂更有效抑制TiO2光催化剂颗粒尺寸的生长;非金属离子N的掺杂,能有效拓宽TiO2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多元体系TiO2光催化剂中,稀土钕以+3形式掺杂,非金属氮以-3形式掺杂。实验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均有较高的紫外光光催化性,其中样品1% (La:Nd,1:7),N/TiO2的紫外光光催化性能最高,而且有较强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 任丽;程蕊
    . 2015, 46(10):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球磨-固相法,对Mn位进行Fe、Mg共掺杂,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0.7Fe0.3-xMgxPO4/C(x=0.00,0.02,0.04,0.06)。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iMn0.7Fe0.3-xMgxPO4/C呈现单相橄榄石结构;所得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在100nm左右。经Fe、Mg共掺杂后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其中LiMn0.7Fe0.26Mg0.04PO4/C材料的性能最佳,在0.1C,0.2C,0.5C,1C,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9.7mAh/g,154.3mAh/g,148.2mAh/g, 143.9mAh/g,134.7mAh/g,1C倍率下电池循环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5%,倍率性能优异。
  • 刘德宇;贺蕴秋
    . 2015, 46(10):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控制水热反应原料中氧化石墨与氯化锰的比例、甲醇的添加量以及水热反应的温度,制备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RGO/MnOx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了样品的晶相结构、氧化石墨的不同含氧基团含量、锰的不同化学价态及其比例和微观形貌。此外,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样品在三电极测试系统下的循环伏安曲线、计时电位曲线和交流阻抗图谱。电化学测试表明: 用1 mol?L?1 Na2SO4作为电解液,电位范围为0 ~ 1 V,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1的条件下,样品的最佳比电容高达289.8 F?g?1,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 A?g?1的条件下,比电容仍然有223.9 F?g?1,并且在充放电密度为5 A?g?1的的条件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样品的比电容仍然保持在初始比电容的84.5%。
  • 裴继诚;王兵
    . 2015, 46(10):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利用漆酶催化,使4-香豆酸与聚木糖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改善聚木糖的成膜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 联用等分析,表明接枝反应后聚木糖与4-香豆酸之间产生化学键连接,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通过聚合度测试,接枝后聚木糖的聚合度提高了17.78%;薄膜拉伸性能的测试结果得出,接枝反应后聚木糖薄膜的杨氏模量提高了25.29%,拉伸强度提高了19.41%。聚木糖与4-香豆酸之间的接枝作用在增强薄膜性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接枝后聚木糖制得的薄膜具有良好强度性能。
  • 李伟;冀圆圆;戴宪起;王天兴
    . 2015, 46(10):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 研究了Cr和Mo掺杂对单层WSe2能带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Mo对单层WSe2的能带结构没有影响,而Cr则影响很大。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带隙宽度逐渐减小,能带由原来的直接带隙变为了间接带隙。Cr 掺杂后所产生的应力是导致能带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 崔静
    . 2015, 46(10):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电纺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盐(PVA-SbQ)复合纳米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得到光交联Zein/PVA-SbQ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直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曲线表明Zein/PVA-SbQ复合纳米纤维保持了两组分原有的化学功能基团;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热学性能,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静态接触角(CA)测试说明随着PVA-SbQ比例增大复合纳米纤维疏水性降低;强力测试表明PVA-SbQ的加入增大了Zein纳米纤维的强度。
  • 工艺 技术
  • 牛犁;崔荣荣;乔辉;高卫东
    . 2015, 46(10):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桑蚕丝(B.mor)是由天然的蚕丝蛋白组成,并可以被光,热,水和微生物等损坏。对湿热工艺诱导桑蚕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测定,观察发现:在150℃条件下将相对湿度从0%增加到70%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在一个成熟的环境中引入水可以促进水解降解。丝氨酸和酪氨酸的浓度由于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这导致了黄度指数的增加。蚕丝纤维的结晶结构没有显示出任何明显的变化,除了产生了少量的结晶副产物。
  • 刘志明
    . 2015, 46(10):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基于pH反转的落球法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和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凝胶样品的形貌和化学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含量≤50%时凝胶球可以保持稳定的球形结构,内部为纤维链交叉聚集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复合凝胶球对亚甲基蓝、金胺O和罗丹明6G等阳离子染料有着良好的吸附效果,含有50%海藻酸钠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63.36mg/g,吸附过程满足准二阶动力学方程,经过5次吸附脱附实验后仍然保持初始81%的吸附量。因此,该复合凝胶球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用于染料处理领域。
  • 张宁
    . 2015, 46(10):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玻璃为硅源,煤油为分散介质,采用微乳液法和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了高比表面积、颗粒均匀的SiO2超疏水性纳米粉体气凝胶,研究了微乳液形成所需表面活性剂的剂量范围、干燥时间及气凝胶粉体密度变化规律,并对制得气凝胶粉体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及疏水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所得气凝胶粉体粒径分布均匀,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