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15-06-29
  

  • 全选
    |
    工艺 技术
  • 丁义超
    . 2015, 46(S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不同烧结温度制备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各烧结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应用该组分做差热分析(DTA) 、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Fe-V-C体系原位合成VC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该动力学研究将为VC/Fe复合材料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700℃时左右σ相(FeV)在石墨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变成固溶了大量钒的α-Fe,随着温度的升高,V与C发生反应生成VC;温度越高,VC发生反应越激烈,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1100 oC真空烧结后的组织为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着大小均匀呈球形的VC颗粒。
  • 研究 开发
  • 钟盛文;陈鹏;姚文俐;梅文捷;胡经纬;金柱;刘熙林;王春香
    . 2015, 46(S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合成正极材料LiNi0.7Mn0.3O2,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其价态,最终确定了该材料最佳烧成温度为820℃。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合成的LiNi0.7Mn0.3O2具有典型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颗粒形貌呈类球形且分布均匀;XPS数据表明,LiNi0.7Mn0.3O2中的Ni主要以+3价形态存在,Mn主要以+4价形态存在。室温条件下以0.2C倍率在2.75~4.35 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8.1 mAh g-1,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2%。
  • 陈昌礼;李维维
    . 2015, 46(S1):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满足水工大坝对外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膨胀变形的需要和促进外掺MgO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出采用砂子等量替代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拌制“模拟砂浆”试件进行压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测得的压蒸膨胀率均比采用水泥净浆、水泥砂浆、一级配混凝土作为压蒸试件的测值低,由此确定的混凝土的MgO极限掺量均比现行方法高;若以压蒸膨胀率随MgO掺量变化曲线的拐点对应的MgO掺量作为混凝土的MgO极限掺量,则当粉煤灰掺量为40%时,采用“模拟砂浆”试件确定的MgO极限掺量可达到12%。
  • 尹朝露
    . 2015, 46(S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无卤膨胀阻燃剂(IFR)和导电炭黑(CB)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抗静电改性,制备得到了无卤阻燃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无卤膨胀阻燃剂与导电炭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IFR能有效提高PP的阻燃性能,但会影响CB粒子之间的相互接触,降低其导电效率;CB能有效提高PP的抗静电性能,改善其阻燃性能,但会降低IFR在PP中的阻燃效果;CB能提高PP在低温区的热稳定性,但CB具有高热传导性,会产生“灯芯效应”,加快PP的分解。当CB含量为6份,IFR含量为30份时,无卤阻燃抗静电聚丙烯复合材料的LOI为28 %,表面电阻率为8.70×105 Ω,拉伸强度为27.1 MPa。
  • 杨晓霞;郑小峰;郭延红;付峰
    . 2015, 46(S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枣核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浸渍比等工艺参数对活性炭结构性能与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以及元素分析对活性炭结构进行表征,采用Boehm滴定、PHZPG、FT-IR等手段对活性炭表面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渍比为0.8,活化温度为 700℃,活化时间为60 min时,活性炭的微孔结构较发达,活性炭BET比表面积为1031 m2/g,总孔体积为0.504 cm3/g,平均孔径为1.95 nm,零电荷点(PHZPC)为7.01,活性炭的收率为41.6%。
  • 辛华;白健壮;王建波;李小瑞
    . 2015, 46(S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稳定的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阳离子聚氨酯复合乳液,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功能性单体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用量及阳离子扩链剂N-甲基二乙醇胺(MDEA)用量对复合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分析表明FA用量对乳胶膜拉伸强度影响比较复杂;随MDEA 用量增大,乳胶膜拉伸强度增大。表面自由能分析表明随FA、MDEA用量增大,乳胶膜表面自由能降低。乳胶膜表面扫描电镜表明含氟乳胶膜表面光滑洁净,表面EDS能谱分析表明,随着FA及MDEA用量增大,氟原子更容易向膜表面迁移;乳胶膜断面扫描电镜表明随着FA及MDEA用量增大,乳胶膜断面呈规整的分层结构。
  • 王永飞
    . 2015, 46(S1):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单铜辊甩带法制备Fe40Ni38Mo4B(18-x)Six(x=0,2,4,6,8,10,12)非晶合金带材,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精密磁性器件分析仪研究Si元素对FeNiMoBSi合金带材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元素的添加,合金带材的矫顽力Hc先减小后增大,并在x=4时最小为5.8A/m;Fe40Ni38Mo4B14Si4合金带材在405℃保温10min热处理后获得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12.63emu/g,在345℃保温10min热处理后获得较低的矫顽力为7.0A/m。
  • 张光明
    . 2015, 46(S1):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刻蚀方法,通过硝酸刻蚀、化学镀银和硬脂酸自组装改性处理,在AZ91D镁合金表面上成功制备出了超疏水膜层,进一步解释了该制备工艺的化学反应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AZ91D镁合金表面超疏水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能谱仪和光谱仪测定了膜层的表面化学组成。结果显示,釆用上述方法处理后的AZ91D镁合金表面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水滴在试样表面的表观接触角为153°,滚动角为4°。
  • 容道清;林升炫;李坡;郝明莉;文晓刚
    . 2015, 46(S1):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聚乙二醇(PEG)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晶相单一的六方片状镁铝水滑石层状双氢氧化物(LDH)。采用XRD、SEM、TEM、FT-IR、N2吸附、UV-vis紫外分光光度计和Zeta电位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G活性剂对水滑石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性剂改性后制备的六边形水滑石纳米片形貌规整均一,宽约几微米,厚度约为100-200 nm,纳米片间易形成交叉支撑结构,分散性好, 比表面积为203.5m2/g. 在室温,焙烧后的MgAl-LDO对浓度为100 mg/L的刚果红30min内去除率可达97%,饱和吸附量为243.5 mg/g。
  • 李春红
    . 2015, 46(S1):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滌非;王路明
    . 2015, 46(S1):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硅灰、氯化钙和碳酸锂等外加剂分别对物理发泡水泥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性能进行单一和复合改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泡沫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当氯化钙掺量为2%(36 g)时,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均缩短了11小时,7天抗压强度增加了0.8 MPa;硅灰对水泥泡沫混凝土凝结硬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碳酸锂促凝效果不明显;硅灰和氯化钙复掺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复合效应。
  • 赵鹏飞;宋喜梅;吕臻;罗勇悦;陶金龙;何东宁;龚伟;张智;彭政
    . 2015, 46(S1):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机械共混法,在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及其1:1的共混物(NR/ENR)中添加超导电炭黑(SCCB),制备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SCCB含量和基体极性差异对复采用机械共混法,在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及其1:1的共混物(NR/ENR)中添加超导电炭黑(SCCB),制备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SCCB含量和基体极性差异对复合材料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CC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导电率(σ)和电磁屏蔽效能(EMI SE)逐渐增大,σ和EMI SE变化符合基于填料浓度的“逾渗”行为,并呈现以吸收为主导的电磁屏蔽机制;由于NR与ENR极性差异诱导的SCCB选择性分布,SCCB /NR/ENR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电磁性能,即最低的逾渗值(2.11vol%)和最高的EMI SE(5.33dB)。此外,还讨论了电磁性能与SCCB联通性之间的关系。
  • 综述 进展
  • 李耀;刘利;胡金山;梁英华;崔文权
    . 2015, 46(S1):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是一种片层状高比表面积碳材料,理论比表面积可达2630m2g-1,具有非常高的吸附容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等。有关石墨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详细讨论了石墨烯及其复合物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有毒气体和油水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石墨烯及其复合物在吸附方面中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评价,同时对它们在吸附上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鲁辉虎;刘海涛;宋红宇;刘振宇;王国栋
    . 2015, 46(S1):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技术,但仍处于中试阶段。我国已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带连铸技术试制出取向硅钢原型钢,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磁感指标达到B8=1.94T。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凝固组织控制、抑制剂析出行为、高斯种子起源、冷加工塑性等方面。本文围绕薄带连铸技术制备取向硅钢的工艺要点和难点,概述了国内外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方向。
  • 申兰先
    . 2015, 46(S1):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VIII-型Sn基笼合物Ba8Ga16Sn30由于具有优异的热电传输特性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热电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VIII-型Sn基笼合物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及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同时提出进一步研究该笼合物的一些建议。
  • 工艺 技术
  • 周明
    . 2015, 46(S1):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力空化原理,设计出了一套水力空化反应堆,并以葡萄糖和丙氨酸为原料,采用水力空化法成功制备出了碳量子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碳量子点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水力空化法合成出的碳量子点具有分散性好、粒径均匀、良好的水溶性、氮掺杂、表面富含大量功能性基团、多波长激发等特点。此外,只需通过调节反应设备容器,即可扩大生产规模,为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生奠定了基础。
  • 李滋亮;游国强;李阳;黎圣林;杨永攀
    . 2015, 46(S1):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AZ91D压铸镁合金进行GTAW焊接,对一组试样熔池施加介入性机械搅拌,另一组试样则无机械搅拌;焊后对两组试样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焊缝气孔形貌和分布、焊缝微观组织,并采用基于Matlab软件二次开发的图像分析程序识别和计算焊缝气孔率。结果表明:介入性机械搅拌除改善焊缝成形外观、细化焊缝微观组织外,明显降低了焊缝气孔尺寸和焊缝气孔率;降低气孔率的主要机理应该是:搅拌加强了熔池金属液流动和气泡的运动,使气泡上浮和逸出速度加快。
  • 丁婷婷;张伟强
    . 2015, 46(S1):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出不同Al含量的AlxCoCrFeNiCu2 的高熵合金,研究Al含量对该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铸态高熵合金合金具有简单的BCC相固溶体结构及FCC相固溶体结构。AlxCoCrFeNiCu2(x=1,2,3)合金中FCC相固溶体的含量在增加;当x=4,5时,合金中BCC相固溶体的含量增加。合金的硬度随着Al元素的增加而提高。制备出的5种合金中Al4CoCrFeNiCu2硬度值最高。Al3CoCrFeNiCu2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
  • 崔剑;雷玉成;岳加佳;桑静;朱强
    . 2015, 46(S1):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在500oC静态饱和氧浓度液态铅铋共晶体(LBE)中的腐蚀行为。未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腐蚀时间为200h和400h,回火处理的焊接接头腐蚀时间为400h。研究发现,钢中有明显的元素的溶解,所有试样表面均形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双氧化层,外氧化层为疏松多孔的Fe3O4,内氧化层为致密的Fe-Cr尖晶石,没有发现Pb、Bi渗透进基体材料。回火处理可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焊缝耐蚀性低于热影响区。
  • 宋明启;王志国;宋永臣
    . 2015, 46(S1):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建立了CaSiO3多孔介质“三箱”模型,即:黑箱模型、灰箱模型和白箱模型。推导了“三箱”传热物理模型下,导热系数计算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标准大气压、400K的过热水蒸气在CaSiO3粗宏观表征体元中传递时的导热系数。数值模拟了孔隙率为30%和70%的CaSiO3灰箱传热模型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和迂曲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CaSiO3多孔介质及其他功能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
  • 伍水生;王红琴;马博凯;蒋丽红;王亚明
    . 2015, 46(S1):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机械,光学和电学性能,已经在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最新研究表明其特殊的属性可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本文综述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释放和基因传递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石墨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贾润萍
    . 2015, 46(S1):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三聚氰胺和甲醛的羟甲基化反应得到液态多羟甲基三聚氰胺,并借助共起始剂引发其与环氧氯丙烷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得到三聚氰胺基结构阻燃聚醚多元醇(MNFRP)。FTIR和1H NMR结果均证实MNFRP分子链段中含有三聚氰胺的特征三嗪环结构。进而将其作为基础树脂,制备出三聚氰胺基本征阻燃PU硬泡材料。SEM观察结果表明该泡沫具有致密的多边形泡孔结构。不使用阻燃剂其氧指数高达24.2%,较普通聚醚4110基PU硬泡(18.1%)提高33.7%。
  • 荆桂花;张玉军
    . 2015, 46(S1):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为溶剂,采用铝粉、AlCl3?H2O、酸性硅溶胶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晶莫来石纤维。借助X射线小角散射(SAXS)测试了Al3+ 的聚集形态,采用XRD、SEM、HR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纤维的物相组成,纤维形貌,晶型结构等。X射线小角散射的结果表明,Al3+主要以Al13(OH)25Cl15的形态存在于聚合氯化铝溶胶中。纤维前驱体经1050℃热处理后主晶相为莫来石,随着温度升高至1200℃,晶相结构趋于完整,HRTEM分析结果说明了纤维的多晶结构。
  • 徐晓强;武玉民;王长松
    . 2015, 46(S1):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缩水甘油、二正丁基氧化锡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的含磷螺环原碳酸酯(DSOC)。经红外光谱、核磁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后,作为抗收缩剂和阻燃剂用于环氧树脂(E-51)中,在三氟化硼乙胺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与E-51进行共聚。结果表明,随着DSOC加入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的收缩率下降,当DSOC的加入量为10 wt%时,材料的收缩不仅消失了,还表现出稍微的膨胀。DSOC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还使材料的冲击强度和粘结强度得到改善。
  • 陈建铭;张维亚;宋云华
    . 2015, 46(S1):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硫酸镁及氨水为原料,经静态反应制备出花球状氢氧化镁前驱体。然后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球形颗粒表面变得光滑,得到纯度较高的球形氢氧化镁产物,再经煅烧得到产物球形MgO。实验过程采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并进行柠檬酸活性测试及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应用。结果表明,600℃下煅烧2h能够得到较高活性的单分散性良好的球形MgO,且在臭氧氧化降解含酚废水实验中能够明显促进苯酚的降解。
  • 赵伟;朱波;施正堂;曹伟伟
    . 2015, 46(S1):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碳纤维编织布为增强体,采用混合粉料模压成型工艺制备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各个因素对C/C-SiC复合材料密度及强度影响的大小以及显著性。研究表明,树脂与石墨粉比例和纤维含量对C/C-SiC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比较大,而硅粉含量以及配比浓度的影响较小且基本相同;同时树脂与石墨粉比例这一因素对C/C-SiC复合材料强度影响也非常显著。并且随着树脂含量的减少,C/C-SiC复合材料强度降低。
  • 研究 开发
  • 闫宇星;张英杰
    . 2015, 46(S1):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锂空气电池的放电过程和放电容量与空气电极的组成密切相关。由于碳材料是空气电极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其本征属性会影响空气电池的性能。本文对几种碳材料的研究,发现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放电产物附生于碳材料表面,且大尺寸中孔(>30nm)和大孔是放电反应的原发位置,同时,放电反应产物也存储在这些位置上。通过理想电极(CNTs)的对比实验也证实了这点。
  • 田利强;张培培
    . 2015, 46(S1):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通过电纺纤维自组装制备了具有强磁性敏感性的Fe3O4@SiO2 复合纳米颗粒. 电纺纤维的形貌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形貌和磁性通过分别FE-SEM, TEM和 VSM 进行确定。结果显示,该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近似球形的结构,并且具有多个磁性内核被包覆其中。纳米颗粒的尺寸大约为40 nm。Fe3O4@SiO2 复合颗粒典型的饱和磁性高达43.842 emu/g,并且其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由于该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强磁性敏感性,它们势必可以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 郭韵恬;霍李江
    . 2015, 46(S1):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KH570改性纳米ZnO、NDZ-101改性纳米TiO2,利用FTIR和TEM表征改性粉体表面结构和性质变化。配制PVA纳米溶胶,采用涂布法制备PVA纳米ZnO/PE和PVA纳米TiO2/PE复合薄膜。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透氧测试仪、透湿测试仪和贴膜法研究分析复合薄膜的力学、阻隔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PVA纳米ZnO/PE和PVA纳米TiO2/PE在纳米粉体添加量为1%左右时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PVA纳米ZnO/PE薄膜在避光、自然光和紫外光下抗菌率均达90%以上,PVA纳米TiO2/PE薄膜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抗菌率达97%以上。
  • 郭斌
    . 2015, 46(S1):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先通过甘油对淀粉进行塑化制备热塑性淀粉(TPS),然后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g-PP)作为增容剂将聚丙烯(PP)与TPS共混,制成TPS/PP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拉力机、热重法、转矩流变仪、挤出毛细管流变仪以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不同含量的MA-g-PP对TPS/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g-PP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和加工性能,综合生产成本和增容效果考虑,当MA-g-PP的添加量为PP/TPS总量的4wt%时,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较佳的流变加工性能。
  • 荣辉
    . 2015, 46(S1):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相同方向和不同方向两种不同制备工艺制备出高为50 cm,直径为5 cm的微生物水泥基材料,然后分别对两种制备工艺下相同位置处砂柱进行抗压强度、方解石含量、渗透系数、超声波速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同方向制备工艺制备的微生物水泥基材料在相同位置处获得的抗压强度、方解石含量、渗透系数、超声波速和微观结构均优于采用不同方向制备工艺制备获得的微生物水泥基材料;采用相同方向制备工艺制备的微生物水泥基材料均匀性相比于采用不同方向制备工艺制备的微生物水泥基材料差。
  • 王勇;戴景民
    . 2015, 46(S1):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材料的热扩散率是材料热物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材料热扩散率的测试中,主要是利用非稳态方法进行测量。非稳态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周期短、测试方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在本文中,主要对常用的5种利用非稳态测试材料热扩散率的方法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方法特点以及近几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列举了目前热扩散率测试的一些常用产品和相关测试标准。最后,对热扩散率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李娜;许建雄;许利剑;杜晶晶
    . 2015, 46(S1):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HNO3对有序介孔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等测试手段对介孔碳(OMC)和硝酸改性介孔碳(OMC-H)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测试比较了OMC和OMC-H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OMC-H的孔结构发生了变化,OMC的介孔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减小。同时,改性也改善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OMC-H单电极在1 mV?s-1的比电容为262 F?g-1,明显高于OMC单电极的比电容(205 F?g-1)。改性后OMC-H电容器的电荷转移阻抗明显减小。充放电测试表明,OMC-H电容器欧姆电压降明显小于OMC,表明硝酸改性后介孔碳电极的等效串联内阻减小。改性后OMC-H电容器充放电1500次以后,比电容趋于稳定在58 F?g-1,相比改性前OMC电容器的49 F?g-1有明显的增加。
  • 邢宇;薛莹莹;刘振新;吴德鹏;方少明
    . 2015, 46(S1): 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钴系催化材料在费托合成中的反应已有较多研究文献,但对费托反应前后由于水热环境导致钴系催化材料发生结构变化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三种新鲜制备的钴系复合催化材料的织构特征,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费托反应前后三种钴系催化材料的结构变化;并且发现含有氧化铝成分的样品在经历费托反应的水热环境之后均在衍射角(2θ)为21.5°和23.8°处出现新物相的衍射峰,即形成某种结晶性水合氧化铝;该新物相可能与被H2O氧化的钴物种发生反应生成无催化活性的CoAl2O4相而导致钴催化剂的衰减失活。
  • 张豪;叶金文;张豪;马世卿
    . 2015, 46(S1):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以Cr2O3、Ta2O5和纳米碳黑为原料,在开放体系的流动N2气氛条件下,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出了(Cr,Ta)2CN固溶体粉末,利用XRD、SEM、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过程中的物相演变规律和微观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Cr,Ta)2CN固溶体粉末过程中物相演变顺序为:Cr2O3、Ta2O5、C→Cr2O3、Cr3C2、Cr7C3、CrTaO4、C→Cr2O3、Cr7C3、CrTaO4→(Cr,Ta)2CN。在N2流量为500mL/min、烧结温度为1500℃保温2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度约5μm、游离碳和氧含量分别为0.16%,0.085%的单相(Cr,Ta)2CN固溶体粉末。
  • 孙慧;黄永前;杨芃;余正茂;欧甜
    . 2015, 46(S1):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以花岗岩废渣为主要原料,用熔融法制备了以ZrO2为晶核剂的R2O-MgO-Al2O3-SiO2系(RMASZ)微晶玻璃。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晶化温度对RMASZ系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晶化温度升高,玻璃中依次析出翡翠石、镁铝硅酸盐、顽火辉石、四方ZrO2、尖晶石晶体。经780℃/1h、1160℃/2h热处理后,其四点抗弯强度达到114.56MPa。
  • 王敏;隋成华;吕斌;李芸
    . 2015, 46(S1):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旋涂法制成的种子层基底上,我们用水热法生长氧化锌纳米阵列(ZNAs)和掺锡氧化锌纳米阵列(ZNAs:Sn)。为了研究掺锡对氧化锌纳米阵列透光性的影响,我们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谱和椭圆偏振仪(SE)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等效介质模型(EMA)理论模拟样品光学常数,根据太阳能光谱AM1.5计算透过光的总功率。 XRD分析表明纳米棒垂直于基底沿(002)晶向生长, SEM和椭圆偏振仪表明样品表面形貌良好,制得的纳米棒直径约300nm, 长度约1.6μm。 透射谱表明ZNAs掺锡之后,在300-800nm波段透过率增大。根据AM1.5计算获得在样品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掺杂5%的ZNAs:Sn透过光总功率是ZNAs的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