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5年, 第4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5-01-15
  

  • 全选
    |
    工艺 技术
  • 徐波
    . 2015, 46(0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尖晶石型ZnFe2O4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样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磁化性能和电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混合物的焙烧温度为500℃时得到ZnFe2O4纳米颗粒,尺寸在14-17nm范围内,粒度分布均匀,为单晶立方结构;当焙烧温度为500-800℃时,样品表现出亚铁磁性,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颗粒尺寸增大,离子的倒反系数减小,饱和磁化强度降低;所选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多次出现损耗峰,介质在松弛极化和色散过程中,将电场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掉,从而获得良好的电磁性能。所用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
  • 赵高凌;赵嫦
    . 2015, 46(0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SnO2:F/SiO2气凝胶复合镀膜玻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对镀膜玻璃的微观结构、热导率、辐射率、透光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最高在75%左右;辐射率为0.53,复合镀膜玻璃与FTO玻璃相比,其热导率从3.615W/mK降低到3.368W/mK,所得复合镀膜玻璃兼具低热导性和低辐射性。
  • 杨修春
    . 2015, 46(01):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生物学性能,已成为良好的骨修复和替换材料。为了改善钛的生物活性,本文首先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对金属纯钛进行表面改性,即使之表面形成多孔纳米结构,然后对样品进行不同的后处理,如:450℃热处理,NaOH处理,NaOH-CaCl2处理,最后将后处理样品浸泡在人体模拟液(SBF)中,研究磷灰石在样品表面的生长情况。采用X射线衍射(XRD)、带能量散射谱(EDS)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对生成的磷灰石的物相、形貌、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非晶TiO2纳米管阵列不能诱导磷灰石在其表面生成,而经450℃退火处理后形成的结晶良好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即可诱导部分磷灰石颗粒在其表面生成。进一步经NaOH-CaCl2溶液后处理可加速羟基磷灰石在样品表面的形成速度,样品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8天后,表面生成的磷灰石厚度约为5μm, 磷灰石层是由大量球形颗粒堆积而成的,而球形颗粒是由无数纳米薄片组成的花状结构。
  • 综述 进展
  • 黄婧;文婕;江成发;杨文
    . 2015, 46(0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酚醛树脂是一种常用的活性炭碳源,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由于孔结构是影响活性炭性能和应用的主要因素,孔径调控是多孔炭制备过程的关键。常用的孔径调控方法有金属催化,添加造孔剂,以及模板法。通过不同的造孔方法制备的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在环保,电化学,医药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酚醛树脂基多孔炭的制备和常用的孔径调控方法以及近年来主要的应用,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 司朝润;张贤杰;王俊彪
    . 2015, 46(0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喷射成形是将熔融金属雾化和沉积相结合,直接由熔融金属制备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坯体的新型金属材料成形工艺。被引入到非连续增强体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后,先后发展出了预混喷射成形、反应喷射成形和喷射沉积等方法。介绍了上述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喷射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喷射沉积技术由于其成形条件限制较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最后结合自身研究对传统喷射沉积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采用气体-增强颗粒两相流作为雾化介质以期获得提高雾化效率和改善增强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双重效果。
  • 阮泽文;史海浩;滕祥国;朱永明
    . 2015, 46(0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LiNi1-x-yCoxA1yO2(NCA)为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比容量最高的正极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原材料丰富和成本较低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目前各种方法很难制备出纯相结构的LiNi1-x-yCoxA1yO2材料,并且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不高、高温稳定性能较差、振实密度低等缺点,制约着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三元材料LiNi1-x-yCoxA1yO2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制备方法以及掺杂、包覆和表面处理等改性研究方法,并展望了LiNi1-x-yCoxA1yO2材料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方向。
  • 研究 开发
  • 贾春楠;肖革胜;袁国政;李志刚;树学峰
    . 2015, 46(01):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纳米压入法对Sn-3.0Ag-0.5Cu、Sn-0.7Cu及Sn-3.5Ag无铅焊料的室温应变率敏感性进行研究。相同压深下,压入载荷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大;三种焊料的接触刚度均随压深近似线性增加,不同应变率下弹性模量基本不变;硬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了无铅焊料的塑性应变率强化性。保载阶段蠕变位移随加载段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蠕变应变率先急剧下降然后趋于稳定。通过系统研究应变率对三种常用无铅焊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评价无铅焊点的服役可靠性提供参考。
  • 谢明;程勇;柳青;胡洁琼;史庆南;王塞北;王松
    . 2015, 46(01):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铜铝颗粒表面铝与氧的反应,计算铜铝合金中铝的沉淀析出量、铝在铜基体中的扩散速率以及Al2O3颗粒大小,研究了喷射沉积内氧化法制备CuAl2O3复合材料中Al2O3的长大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反应合成制备过程中,氧化铝颗粒长大动力学行为满足抛物线规律;铜铝合金表面铝与氧的反应是一种铝扩散控制型反应,该氧化铝颗粒的长大与铝在铜铝合金中的含量、扩散速率和所处位置(晶内、晶界)有关。计算得到的Al2O3颗粒大小与实际获得的氧化铝颗粒大小相吻合。
  • 孙卫红;刘波;曹京宜;晏欣;高孔军
    . 2015, 46(01):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声学边界条件,建立了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弹性体的水声模型,探讨了弹性体杨氏模量、损耗因子及泊松比对其声学性能的影响;在水声脉冲声管中测试了PU/EP的水声性能并进行了算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PU/EP弹性体较大的模量、合适的阻尼因子和较高的泊松比是获得低反射、高吸声性能的关键。水声测试结果表明:PU/EP(70/30)弹性体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39,最大吸声系数为0.42,且反射系数在整个频段范围内小于0.4,可作为水声吸声材料的基材。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的较好。
  • 姚占全;田晓;伟伟
    . 2015, 46(01):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稀土Ce掺杂的Fe83Ga17Ce0.8铸态合金,然后对其进行快淬处理, 获得Fe83Ga17Ce0.8快淬态合金,最后对Fe83Ga17Ce0.8快淬态合金在1223 K下进行退火热处理5 h。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和磁致伸缩测试方法研究了快淬和退火对合金结构和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83Ga17Ce0.8铸态合金由bcc结构的Fe(Ga)相和少量的CeFe2第二相组成。Fe83Ga17Ce0.8快淬态合金除了含有大量的Fe(Ga)相和少量的CeFe2相外,合金中还出现了非对称DO3结构的Fe3Ga相。Fe83Ga17Ce0.8快淬态合金经退火热处理后,合金中的CeFe2相转化为贫稀土Ce2Fe17相。在外磁场为557 kA/m时,Fe83Ga17Ce0.8快淬态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382×10-6)明显大于铸态合金(356×10-6)和退火态合金(182×10-6)的磁致伸缩系数。
  • 郭茶秀;罗志军
    . 2015, 46(01):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石墨泡沫/共晶盐复合相变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文中提出了一个立方单元模型。即六块中间开孔的板围成的立方体结构。此模型可通过改变板厚及连通孔直径表征复合材料不同孔隙度下的内部结构。首先根据热阻分析得到石墨泡沫/空气的等效导热系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立方单元模型的适用性。接着计算得出不同孔隙度下石墨泡沫/共晶盐的等效导热系数。最后分析了连通孔的直径对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孔隙度的增大,等效导热系数值呈下降趋势。固体石墨骨架对共晶盐的导热系数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连通孔直径的变化对整体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逐渐变小。
  • 陈超
    . 2015, 46(01):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文采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选取石英砂作为载体,制备了La掺杂TiO2/石英砂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DSC-TG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选取TNT废液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复合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适量的镧掺杂能够提高TiO2/石英砂的光催化活性,当镧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焙烧温度为400℃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
  • 郭婷;孟涛
    . 2015, 46(01):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简便价廉的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法制备出一种新型三甲基氯硅烷改性的SiO2-TiO2微颗粒用于防晒霜添加剂。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微颗粒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对纯纳米TiO2和改性前后的SiO2-TiO2复合微颗粒进行紫外吸收测试,结果表明在190-350nm范围内目标颗粒的紫外吸收能力均显著优于另两种。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目标颗粒在UV光照前为亲油疏水性,UV光照一段时间后转变为亲油亲水性。本研究中复合微结构的构建在保证良好紫外屏蔽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微颗粒表面UV光控亲/疏水转换能力让使用完毕后的清洗卸妆变得容易,该微颗粒作为防晒霜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任龙芳;郭子东;王学川
    . 2015, 46(01):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乙醇胺(DEA)、蓖麻油(C.O.)、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二丁基二月桂酸锡(DBTDL)为催化剂,合成了单端封闭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其接枝到一代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 (1G PAMAM)上,合成了一种新型树枝状水性聚氨酯。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化出最佳的合成条件:DBTDL的用量为0.08%,预聚反应温度为80℃,扩链反应温度为75℃, DMPA用量为6%,产物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胶膜的结晶度,还对胶膜的耐水性能和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树枝状水性聚氨酯的吸水率为12.1%,拉伸强度为16.2MPa,热分解温度为205℃。
  • 赵明娟;邓志成;赵龙志
    . 2015, 46(01):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元胞自动机法,结合Moore型邻居定义和晶粒生长理论,建立了增强相颗粒SiC对镁合金激光熔注中表层316L不锈钢晶粒生长的影响模型,模型考虑了晶界迁移率和晶界能等因素,实现了不同增强相颗粒体积分数和颗粒尺寸对晶粒生长影响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的模拟晶粒生长过程,所得晶粒生长指数为0.42;增强相颗粒体积分数含量越高,晶粒生长越慢,晶粒尺寸越小;增强相颗粒尺寸越小,晶粒生长的越慢,晶粒尺寸越小,组织越均匀。
  • 王浩
    . 2015, 46(01):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流偏置应力法对蓝宝石衬底上的InAlN/GaN HEMT器件的电流崩塌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关态和开态应力后,器件直流特性明显退化,退化程度随偏置应力电压和应力时间的累积而增大。理论分析和器件仿真结果表明,关态应力引起的性能退化主要是由栅泄漏电流填充表面态形成的虚栅造成的;而开态应力引起的退化是沟道热电子被势垒层陷阱及表面态俘获产生的。因此,只有消除表面态和势垒层陷阱或者隔绝表面态形成的虚栅才能有效抑制电流崩塌。偏置应力引起的性能退化是可逆过程,在无外界激励时,经过十天左右的静置,器件基本恢复初始性能。
  • 秦媛媛
    . 2015, 46(01):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AGE)对聚酰胺-胺(G1 PAMAM-NH2)在碱性条件下改性,制备出一种树枝状-线性聚合物(G1 PAMAM-AGE)。使用FT-IR,1H NMR、激光粒度仪等手段研究了 G1 PAMAM-AGE的结构和乳液粒径,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为85%,产物乳液稳定性良好,乳液平均粒径为15.5 μm。使用FT-IR,SEM和TG等手段研究了 G1 PAMAM-AGE处理后的蓝湿革的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1 PAMAM-AGE渗入蓝湿革后与胶原蛋白分子间形成了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得蓝湿革内胶原纤维束更为紧密,且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提高。
  • 郑兴
    . 2015, 46(01):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与钢筋成分相似的Fe-C膜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在模拟海洋环境3.5%NaCl溶液中进行锈蚀监测,同时与电化学监测比较。对Fe-C膜进行电子探针、xrd 和SEM测试,阐述了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锈蚀传感器在2.5天达到最大漂移量430pm,锈蚀10天敏感膜出现脱落,波长发生回落。与电化学监测相比,光纤锈蚀传感器能够实现长期监测,并获得锈蚀时间、锈蚀速率和锈蚀程度等锈蚀状态,对钢结构的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王亚军;武晓娟;冯长根;曾庆轩
    . 2015, 46(01):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酰亚胺(PI)为基体,将聚酰亚胺与钛酸钡(BT)陶瓷粉体进行复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T/PI复合薄膜。为提高BT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能,采用SiO2对BT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制备改性BT/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等对制备得到的改性BT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结果发现,SiO2与BT粒子间仅是物理包覆,没有新物质形成。测试频率为103 Hz时,质量分数为5%的SiO2包覆改性使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增大到21.8,介电损耗为0.005 21,击穿强度为76 MV?m-1,储能密度为0.56 J?cm-3。研究表明,采用SiO2对BaTiO3改性使得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有所提高。
  • 冉奋;刘影;刘卯成;王翎任;张宣宣;范会利;宋海明;申魁文;孔令斌;康龙
    . 2015, 46(01):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均一八面分子筛(OMS-2)结构的隐甲锰矿型二氧化锰(MnO2);通过水热反应温度控制二氧化锰的微纳结构,研究反应温度对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材料的结构特点;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锰具有纳米刺或纳米棒形成放射状结构,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二氧化锰的晶型逐渐完善,从针状纳米刺转变成四方形纳米棒;制备的二氧化锰具有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准电容的双重特征,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最高比电容达到了603 F/g;在100-180℃的范围内,比容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 郭新立;郝威
    . 2015, 46(01):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湿法转移将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无损覆盖到两条平行粘贴在SiO2/Si衬底上的热释放胶带表面,胶带间距~500um, 进而对试样进行加热和切割,获得与SiO2/Si衬底紧密结合的石墨烯条带(~10000 um×500um),最后采用掩膜法在石墨烯条带上蒸镀金电极,构建成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简单易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与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室温下,石墨烯的空穴迁移率约为735 cm2V-1s-1,且表现出了石墨烯所特有的双极性特征。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表现出了滞回行为,且随着施加栅压的增大,滞回行为越来越显著,展示出高的性能可靠性。
  • 牛建伟
    . 2015, 46(01):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采用ANSYS12.0和蒙特卡洛随机方法构建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法分析碳纳米管长径比、直径和掺量对复合材料有效电阻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介质方程对有效电阻率数值解和电阻率实验值进行拟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有效电阻率的有限元解与解析解较为一致,证明采用有限元电学分析具有可行性;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有效电阻率随碳纳米管掺量和碳纳米管长径比增加而减小,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有效介质方程对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有效电阻率实验值和有限元数值解拟合结果曲线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芮执元;张国涛;冯瑞成
    . 2015, 46(01):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单晶γ-TiAl合金微观滑移机制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建立了单晶γ-TiAl合金单轴拉伸时晶体滑移几何模型,根据几何模型中各夹角之间的几何关系和由Weiss晶带法则给出的滑移方向,计算出了单滑移系中各个滑移方向上的Schmid因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发现在设定条件下晶体更易产生滑移的方向为 和 ;在由主滑移系和交滑移系组成的双滑移系同时开动时,计算出了临界外加拉伸应变为0.633;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给出的单晶γ-TiAl合金单轴拉伸时的微观滑移机制的正确性。
  • 马旭敏;杜春慧;吴春金;胡梦欣;吴礼光
    . 2015, 46(01):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两亲性聚离子液体共聚物(P(MMA-co-BVIm-Br)),并将该共聚物与聚偏氟乙烯(PVDF)通过相转化法共混成膜。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接触角测量仪、Zeta电位计以及扫描电镜等对共混膜表面的化学结构、荷电特性以及膜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混膜对蛋白质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低于蛋白质分子等电点时,共混膜的截留率、可逆污染率和通量恢复率均高于等电点时的数值,这说明该膜具有良好的荷正电性和抗污染特性。
  • 工艺 技术
  • 陈中华;王建川;余飞;张正国;高学农
    . 2015, 46(01):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采用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然后与三聚氰胺、甲醛进行原位聚合,制备出GO/密胺树脂(MF)复合材料,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分析和观察了氧化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形貌,通过导热系数测试仪、热重分析仪(TG)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氧化石墨烯(GO)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加先快后慢,当GO添加量为0.84%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提高32.0%,GO的添加提高复合材料低温下的热稳定性。
  • 冯伟;杨连乔;张建华
    . 2015, 46(01):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铜是目前用于化学气相沉淀(CVD)法制备石墨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催化剂,其表面形貌状态直接影响石墨烯的质量。电化学抛光法是一种处理金属表面形貌的重要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抛光工艺参数对铜箔表面质量以及相应石墨烯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铜箔表面状态与石墨烯透过率、导电性及石墨烯层数的关联特性。研究发现,抛光处理后铜箔生长的石墨烯的品质较未处理铜箔生长的有明显提高。在一定抛光电流密度范围,抛光电流密度越大,铜箔表面越平整,在抛光处理后的铜箔上生长的石墨烯结晶缺陷态逐渐减少,单层性与均匀性越来越好好,透过率和导电性也显著提高。
  • 周孝军;牟廷敏;丁庆军;范碧琨
    . 2015, 46(01):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根据干海子大桥冬期混凝土施工要求和现场原材料特性,采用亚硝酸钠与乙二醇形成有机、无机协同防冻,设计制备出流动性好、包裹性佳、自密实的抗冻钢管混凝土。并通过现场试验,结合SEM观测,研究了其在低温浇筑与养护、后期升温后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低温条件成型的钢管混凝土短柱与核心混凝土试件,早期强度发展较好,后期温度回升后强度能稳定增长。设计制备的钢管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低温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抗冻性能优越,能满足依托工程冬季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 李新功;符彬
    . 2015, 46(01):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麦秸碎料和无机胶黏剂为主要原料,通过冷压成型工艺制备无机麦秸碎料板,研究了麦秸碎料添加量(胶草比)及板材密度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及扫描电镜等仪器分析了胶草比及板材密度对无机麦秸碎料板性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胶草比增加,麦秸碎料对无机成分水化反应的“隔阻”效应减弱,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更完全,结晶更完整,胶凝材料生成量增加,板材IB增大,TS减小,MOR和MOE先增大后减小。胶草比增大,麦秸碎料在板材中的分布均匀性增加,界面接合性能变好,界面摩擦阻力增大,板材力学性能变好,热稳定性增加。板材密度增加可以促进并加速无机成分水化反应,胶凝材料生成量增加,板材MOR、MOE及IB增大,而TS减小。密度增大板材密实度增加,无机胶黏剂各晶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界面摩擦阻力及热运动阻力增大,板材力学性能变好,热稳定性增加。
  • 张雪乔;汪理希;汪嘉扬
    . 2015, 46(01):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Pd+M(M=MgO、CaO、SrO、BaO)催化剂,运用BET,CO-化学吸附,XRD,H2-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碱土金属可使Pd粒子高度分散,催化剂表面易还原氧物种量增多,还原速率加快;XPS分析可知,碱土金属可增强Pd-Ce间相互作用,促使Pd向氧化态过渡,同时增加催化剂表面Ce3+浓度,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助催化效果递变规律为:BaO> CaO > MgO > SrO。
  • 田广科;孙勇;孔令刚;毕晓昉
    . 2015, 46(01):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物理气相沉积(PVD)之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低硅钢薄板双面共沉积富Si膜,然后高温真空扩散处理使Si渗入低硅钢基体,提高基体含Si量。以沉积Fe5Si3膜+1180℃×1h扩散为1回合增Si处理,研究了多回合循环增Si处理过程硅钢基体组织结构与性能的演化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金相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微观组织形貌,并用能谱分析仪(EDS)进行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特征。经过4回合循环增Si处理可将0.35 mm厚低硅钢基体含Si量由3%提高到6.5%,且沿厚度方向Si浓度分布均匀。相比于初始态低硅钢基片,PVD法制成6.5%Si高硅钢中高频铁损值降低40~50%。
  • 付传起;张庆乐
    . 2015, 46(01):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45号碳钢试样表面制备了四硼酸钠(硼砂)促进Ni-P沉积的非晶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观察和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与表面结构,研究了四硼酸钠浓度对非晶镀层的表面形貌、镀层的沉积速率、镀层的P含量、镀层中孔隙率以及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四硼酸钠使得镀层晶粒尺寸分布更加均匀细小,镀层的镀速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四硼酸钠的含量的增加,镀速逐渐升高,而磷含量逐渐降低。当四硼酸钠的含量超过2.5 g/L时,镀液的稳定性会大大的降低。四硼酸钠的含量为2.5 g/L时,镀速达到最大值21.35μm?h-1,磷含量最低为14.3%。四硼酸钠的加入对镀层的耐蚀性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镀速从而提高镀层的使用周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