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4年, 第45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2014-06-29
  

  • 全选
    |
    研究 开发
  • 张正国;杜瑞奎;李延斌;高保娇;安富强;黄小卫;张永奇;徐旸
    . 2014, 45(S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将功能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化学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成功地制得了功能接枝材料PEI/SiO2;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Sc3+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对硅胶表面的PEI大分子链进行了交联,同时实现了Sc3+离子的印迹,制得了Sc3+印迹材料IIP-PEI/SiO2。采用静态法研究了IIP-PEI/SiO2对Sc3+的结合特性与识别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Sc3+印迹材料IIP-PEI/SiO2对Sc3+具有强的结合亲合性与优良的识别选择性。IIP-PEI/SiO2对Sc3+的结合容量可以达到1.08mg?g-1,结合行为服从Freundlich单分子层吸附。相对于Al3+离子和Fe3+离子,IIP-PEI/SiO2对Sc3+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21和5.73。对模拟和实际赤泥酸浸液进行了研究,实现了Sc3+的高效回收。另外,IIP-PEI/SiO2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 吴雪艳
    . 2014, 45(S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a double treatment method to increase the expanded volume. The expandable graphite (expanded volume 250ml/g)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oxidation. Then the expandable graphite was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 The expanded graphite, with expanded volume of 380ml/g,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reinsertion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mixture ratio,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expanded volum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intercalation product remaining in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natural graphite,but the graphite layer distance was widened . The SEM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graphite layers opened further by the reinser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potentially feasible and applicable. This new method could potentiall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graphite-based nano-materials.
  • 李彦山;汪树军;梁文章;刘红研;马焕庆;孟凡宾
    . 2014, 45(S1):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乙二醇 (PEG) 为功能材料、乙基纤维素 (EC) 为支撑材料,根据有机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乙二醇 / 乙基纤维素 (PEG / EC) 复合相变材料,其中 PEG 的质量百分含量最大可达84.6%。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 (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热重分析仪 (TG) 等技术考察了 PEG / EC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微观形貌、相容性及化学结构、蓄热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PEG / EC 复合相变材料为不规则颗粒状粉末,PEG 与 EC 的相容性较好,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由于 EC 与 PEG 间形成的氢键及分子链缠绕等作用,使 PEG / EC 复合材料呈网络结构,使得 PEG 发生固液相变时失去了流动性。PEG / EC 复合材料作为固固相变材料,最大相变焓可达151.8 J / g,在温度低于80 ℃ 范围发生相变,稳定性可靠。
  • 王国荣;陈林燕;何霞;吴汉川;李蓉
    . 2014, 45(S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石油压裂工艺中压裂泵阀箱失效疲劳开裂现象,本文采用SEM、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和示波冲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调质处理对阀箱材料用钢30CrNi2MoV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找到较好的强韧性配合,提高阀箱材料寿命。结果表明:30CrNi2MoV阀箱钢的冲击功和裂纹扩展功等关键指标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30CrNi2MoV钢韧性主要决定于冲击裂纹扩展功。调质组织对30CrNi2MoV钢冲击裂纹萌生功影响较小,对裂纹扩展功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表明,30CrNi2MoV钢经过880℃油淬,620℃-650℃回火后空冷,合金元素充分溶解,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得到均匀稳定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其硬度达到较佳的使用范围(37.2-40.5HRC),且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能够较好地满足压裂泵阀箱钢使用要求。
  • 董思勤
    . 2014, 45(S1): 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考察了不同阳离子含量的长侧链两性聚羧酸系减水剂(APCs)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阴离子型的普通聚羧酸系减水剂PCs,含阳离子的APCs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促进早期水化产物生成,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当共聚物中阳离子的含量为10%时(APC-10),水泥浆体最快进入水化加速反应阶段。热重与扫描电镜的结果也证实,在相同的龄期内,掺APC-10的样品中生成更多的羟钙石和簇状水化产物。但随着阳离子含量的进一步增加,长侧链两性聚羧酸减水剂对水化的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消失,试件的早期强度反而有所降低。
  • 安玉良;李杰;袁霞;隋宏超
    . 2014, 45(S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镍锌铁氧体溶胶,以活性炭为基体负载Ni-Zn铁氧体,再通过焙烧制备出形态和结构理想的活性炭/镍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详细地考察烧结温度、煅烧气氛及活性炭与铁氧体的配比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分析。采用波导法在8.2-12.4GHz波段对活性炭负载纳米镍锌铁氧体复合材料进行电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活性炭负载镍锌铁氧体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损耗角正切值,其吸波性能较好。
  • 刘琳;张东
    . 2014, 45(S1):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在改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石墨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石墨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钟喜春
    . 2014, 45(S1):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熔体快淬制备了Gd59Co41、Gd56Co44非晶条带,并对Gd56Co44非晶条带进行588K、10min的晶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的结构,通过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研究了合金的磁性及磁热效应。结果表明,Gd59Co41和Gd56Co44非晶条带的初始晶化温度分别为523和544K;Gd56Co44非晶条带晶化处理后获得了Ho4Co3型六方单相。非晶态和晶态合金在居里温度附近都发生铁磁到顺磁的二级相变。随着Gd/Co比例的降低, Gd59Co41和Gd56Co44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TC)从198K提高到217K;晶化处理后Gd56Co44合金的居里温度为218K,与非晶态合金相比变化甚微。在ΔH=5T时,Gd59Co41和Gd56Co44非晶合金的最大磁熵变(-ΔSM)和制冷能力(RC)分别为7.7 J/kg K、525 J/kg和6.6 J/kg K、544J/kg;而Gd56Co44晶态合金的最大磁熵变(-ΔSM) 和制冷能力(RC)分别为5.6 J/kg K和528 J/kg。大的磁熵变和制冷能力,几乎可以忽略的矫顽力和热滞/磁滞效应,表明Gd-Co二元非晶和晶态系列合金是200K温区附近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磁制冷工质。
  • 韦建松
    . 2014, 45(S1):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Nd掺杂对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根据密度泛函理论( DFT ) , 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 对Nd掺杂的ZnO晶体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并计算体系的能带结构、总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后体系晶格常数增大,带隙变宽,费米能级进入导带,介电常数、吸收系数发生较大变化;Nd是一种有效的ZnO体系施主掺杂元素; Nd的掺入提高了ZnO体系的导电性能,改善了光学性能。
  • 许积文;杨祖培
    . 2014, 45(S1):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调节磁控溅射工艺中氧气的含量,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ITO薄膜。研究氧气含量对ITO薄膜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高温、高温高湿、碱性环境及经时的电学性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氧气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沉积速率;氧气含量对ITO薄膜在可见光区内的透光率影响较小,但会引起峰值透光率蓝移;对电学性能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氧气含量在1vol.%以内时,电学性能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在0.4vol.%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且在各种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氧气含量高于1vol.%,电学性能及其稳定性变差。
  • 王振翠
    . 2014, 45(S1): 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水热法合成改性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液相沉淀法法合成了以磺基水杨酸及邻菲罗啉作为双配体的铕的配合物,找到其发光效果最好的配比,即Eu:SSA:phen=1:2:1,并将发光效果最好的稀土配合物组装到改性后的MCM-41中,合成了稀土配合物(铕)/改性MCM-41杂化发光材料,采用紫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小角XRD、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TGA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装体具有MCM-41典型结构并且在组装之后仍保留了MCM-41的孔道结构;其荧光光谱具有Eu3+的特征荧光发射,发光强度大于纯配合物。改性MCM-41后组装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效果更佳,热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实际应用。
  • 夏丽星;吴振军
    . 2014, 45(S1):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原位复合法,以(NH4)2S2O8和AgNO3两者为氧化剂共同氧化苯胺溶液,制得银/聚苯胺。研究了(NH4)2S2O8和AgNO3两种氧化剂氧化苯胺的比例(P)以及HNO3浓度对银/聚苯胺形貌以及电导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四探针测试仪等手段,对银/聚苯胺的形貌、结构及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为0.4,在1.0mol/L HNO3的溶液中氧化0.2mol/L的苯胺可得到均匀的棒状结构,且电导率较好,达10.2755S?cm-1。
  • 工艺 技术
  • 陈淑莲;晏华;胡志德;张剑
    . 2014, 45(S1): 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层施工方法,将石蜡微胶囊外墙保温砂浆和普通砂浆分别施工于两房间外墙表面;定期观察施工墙面有无开裂和空鼓;在夏季和冬季,分别用多通道温度传感器测试两房间外墙内、外表面温度和室内温度,对比两房间各相同部位的温度及变化,评价两种砂浆的保温隔热效果。结果显示,施工墙面无开裂和空鼓;夏季,抹石蜡微胶囊外墙保温砂浆房间各测试部位温度明显低于抹普通砂浆房间相应部位温度,而且其温度波动平缓、幅度较小;冬季,两房间各相同部位温度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石蜡微胶囊外墙保温砂浆的保温隔热性能优于普通砂浆,其夏季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冬季。
  • 王其兵;申一虎;刘新
    . 2014, 45(S1):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表面复合异型材(以下简称复合异型材)是通过共挤出模头成型,以共挤出模头出口处复合异型材截面上各子区域的流速相等为优化目标,以对流动均匀性有较大影响的压缩段间隙为设计变量,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并和ERP系统及并行工程的CAD/CAE网络系统挤出模头专家数据库相结合,通过实例设计优化证明:优化后共挤出模头出口处复合异型材熔体各区域流速均匀性显著提高,复合异型材的型胚质量显著提高,其结构尺寸、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 李玉海
    . 2014, 45(S1): 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弧氧化–碱热处理复合的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大表面积且成分单一的TiO2陶瓷膜,并在模拟体液中对膜层的生物活性予以评价。结果表明:纯钛微弧氧化膜层主要由锐钛矿型的TiO2构成,其表面孔径均匀,孔隙率达到12 %;经碱热处理后,与模拟体液和去离子水的润湿角实验证明膜层具有较好的亲水性;碱热处理后的膜层置于模拟体液中培养14天后,膜层表面被生长出的类骨磷灰石完全覆盖,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生长出的缺钙型磷灰石与人体自然骨成分相似。
  • 常敬先;李海蓉;马国富;王鹏
    . 2014, 45(S1):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SOI基上制备光电纳米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集成应用前景,本文通过铜膜生长法在SOI基上制备了形貌为类针状的Cu(OH)2前驱体纳米线,并采用热处理法600 ℃条件下成功制备了CuO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测试(XRD)对样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SEM、TEM测试结果表明 Cu(OH)2前驱体纳米线结构一致,尺寸均匀,表面光滑。在Cu(OH)2前驱体纳米线上二次生长的CuO纳米线具有类蒲草状细长光滑的结构,CuO纳米线直径约为80-100 nm,长度约为10 μm,CuO纳米线结晶性良好。
  • 研究 开发
  • 王玉杰;党奇峰;万辉琴;刘成圣;薛泽;范冰;蔡金萍;徐艳艳;于德君
    . 2014, 45(S1): 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制备了一种注射型壳聚糖(CS)温敏相变复合材料:首先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包载甲氨蝶呤(MTX)的壳聚糖微球,然后采用离子交联法,向CS溶液中滴加50%甘油磷酸钠溶液,制备CS温敏水凝胶。将CS载药微球分散于水凝胶中,制得温敏相变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球载药量为12.98%,包封率为32.66%,且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通针性;水凝胶在37℃下1min内可发生相变,由溶胶转变为凝胶,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 制备的温敏相变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原位注射性,且4h内药物释放率为35.65%,缓释效果明显。
  • 董逊
    . 2014, 45(S1):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MOCVD法,在3英寸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InAlN薄膜及InAlN/GaN异质结材料。利用XRD、AFM、Hall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组分、表面形貌、电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InAlN薄膜中In含量随生长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材料表面为三维岛状结构;与AlGaN/GaN异质结材料相比,InAlN/GaN异质结的高温电子输运特性更好:773K下InAlN/GaN异质结的迁移率为130cm2 v-1s-1,明显高于AlGaN/GaN异质结的67cm2 v-1s-1。
  • 工艺 技术
  • 张旭海
    . 2014, 45(S1): 1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份的有效控制是多元涂层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反应溅射沉积Berg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多元镶嵌靶溅射沉积涂层的成分模拟方法,以Ti、Al和石墨三元镶嵌靶为例,模拟了靶材石墨含量及N2分压对TiAlCN涂层中Ti/Al原子比、C含量和N含量的影响,并对引起成分变化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探讨
  • 程红梅;葛超峰;高峰
    . 2014, 45(S1):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梯度材料具有复杂的细部结构,其内部构造远比匀质材料复杂。因此,以目前的实验条件,逐点测量功能梯度材料参数的宏观分布曲线是十分困难的。本文在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一维瞬态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D.S.C算法构建了反演数学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在已知接收波的情况下,对功能梯度材料参数三种常用的宏观分布函数进行反演分析,并取得满意结果。显然,这可大大减少功能梯度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工作。
  • 杨水金;徐玉林
    . 2014, 45(S1): 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不同固载量的磷钨酸催化剂H3PW12O40/SiO2作催化剂,通过FT-IR、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200℃,活化时间为4 h,H3PW12O40负载量为20%时,原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载体孔壁中高度分散的磷钨酸仍然保持了Keggin特征结构,且与SiO2材料的表面羟基存在一定的化学相互作用。对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合成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2mol,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1.0 %,环己烷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 60min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8.5%。催化剂使用5次以后,催化活性仍然保持在接近51.7%。
  • 徐志洁
    . 2014, 45(S1): 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由六角形结构的金红石TiO2和面心立方结构的NiCo组成的(NiCo)/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在500 oC氩气氛围中对样品进行半小时退火处理。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及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形貌、磁性和电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球磨态样品相比,退火后样品NiCo的布拉格衍射峰明显变窄,表明晶粒尺寸增加,微观应力减小;与此同时饱和磁化强度增加,矫顽力减小。制备态样品呈现明显的介电共振及磁共振行为,退火导致样品在12-16GHz内的界面极化和极化损耗的显著加强,使样品在厚度为8 mm时,最大损耗由-6.4 dB降至-14.8 dB。同时,退火后样品在2.6和5.3 GHz处的自然共振及10.5,13和15.6 GHz处的交换共振明显增强。
  • 胡志勇;王文雯;冯海全;王志国;韩青松
    . 2014, 45(S1): 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支架的扩张性能及力学性能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有限元方法仿真模拟分析了镁合金支架体外耦合扩张过程,重点研究不同支架初始直径、支撑体长度和周向个数对扩张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达到结构优化的目的。结果显示,减小支架初始直径,支架应力应变分别降低3.94%、16.59%;增加支架支撑体长度,支架应力应变分别降低15.76%、49.50%;增加周向支撑体个数,支架应力应变分别下降8.97%、31.78%;改变三个结构参数均可以有效降低支架应力应变,其中支撑体长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支架的扩张性能及力学性能分析出支架最优结构,为将来镁合金支架的设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张琼;任世学;马艳丽;方桂珍
    . 2014, 45(S1):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为原料,过硫酸钾为交联剂,合成了二甲基烯丙基木质素季铵盐(DL)絮凝剂。采用FTIR、TG和DTG等对其进行表征,并以对酸性黑ATT的絮凝性能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交联剂用量为5%(占单体的质量比),反应温度为70℃,木质素与二甲基烯丙基质量比为1:1.5,交联时间为5h。在模拟染料的条件下,测定了木质素二甲基烯丙基季铵盐对酸性黑ATT的絮凝性能,最佳温度为30℃;在pH=1.5的条件下,酸性黑ATT的最佳脱色率对应的浓度为3.75g/L,最佳条件下测得最大脱色率为80.06%。该改性天然高分子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染料废水的絮凝剂。
  • 董君;马毅龙;陈登明;王镜;闾晨;骆弟涛;陈宏洋
    . 2014, 45(S1):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两种2:17R型Sm-Co合金:Sm2(Fe,Cu,Zr,Co)17和纯二元Sm2Co17,并利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致密的纳米晶块体合金,研究了其磁性能和相结构的变化。Sm2(Fe,Cu,Zr,Co)17具有较高的矫顽力,而纯二元Sm2Co17矫顽力基本为零。但高能球磨可快速降低Sm2(Fe,Cu,Zr,Co)17合金的矫顽力。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粉末制备了纳米晶块体合金,纯二元Sm2Co17合金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并且具有1:7H相结构。而Sm2(Fe,Cu,Zr,Co)17合金则因为Fe-Co相及Sm2O3相的析出,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极低的矫顽力。
  • 研究 开发
  • 冯拉俊;同培茹;雷阿利;王兆华
    . 2014, 45(S1):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复合电镀层中非金属颗粒的含量,制备出硬度高、耐磨性好的复合镀层。本文以N2等离子处理纳米TiO2,然后加入电镀锌液中进行Zn-TiO2复合电镀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镀的电流效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耐磨性,通过研究得到:等离子处理的TiO2制备的Zn-TiO2复合镀层比未等离子处理TiO2制备的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由165HV提高到180HV,耐磨系数由0.75提高到0.9。等离子处理的TiO2在电镀过程中可以提高电镀的电流效率36%以上。
  • 陈志彦
    . 2014, 45(S1): 2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一步法直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波涂层。本文用铝合金作衬底采用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制备出磁性铁涂层。XRD分析表明磁性涂层主要由单质铁结晶相组成。室温时,磁性铁涂层比饱和磁化强度达169.0A?m2/kg、剩磁为25.6 A?m2/kg和矫顽力为444Oe。磁性铁涂层的饱和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磁性铁涂层具有较好的雷达波吸收性能。
  • 综述 进展
  • 王进;贾庆明
    . 2014, 45(S1):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手性salen化合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自合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均相手性salen研究已相对成熟,但距离实现进一步的工业化还有很大差距。手性salen化合物的固载化可望实现手性salen的工业化应用,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无机载体、有机载体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有机无机复合载体三个方面综述了固载手性salen化合物的不同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做了分析比较。
  • 研究 开发
  • 赵扬;徐兵;郑高峰;庄明凤;黄伟伟;关明杰
    . 2014, 45(S1): 2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 IPMC)是一种新型离子型电致动聚合物,具有在低电压驱动下产生大变形的特点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在IPMC表面制作图案化电极,使其在电压驱动下实现扭转运动。针对图案化电极的结构尺寸对其扭转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图案化电极IPMC的扭转特性规律。同时针对贴合方式IPMC的结构尺寸变化对其扭转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比较两种IPMC的扭转运动效果,得出制备可实现扭转运动IPMC的影响因素。
  • 综述 进展
  • 李杰;刘玉德;高东明;黄雅婷;张会臣
    . 2014, 45(S1): 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特殊黏附性的超疏水表面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讨论了表面形貌和表面化学组成对超疏水表面黏附性的影响及超疏水表面黏附性的评价标准,综述了近年来黏附性具有可控响应性的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疏水表面黏附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李秀强;张东
    . 2014, 45(S1):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透光率和导电性。与传统的铟锡氧化物( ITO)相比,石墨烯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较好的柔韧性和丰富的资源,因此石墨烯在透明导电薄膜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近三年来化学法制备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以成膜方法的不同为区分,重点介绍了真空抽滤法、旋涂法、自组装、Langmuir Blodgett (LB)法、喷涂法制备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薄膜的硝酸处理、掺杂进行了介绍。最后,就目前化学法制备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李海敏
    . 2014, 45(S1): 3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传统pn结太阳能电池光生电压受到内建电场大小的限制,光电转换效率低,难于投入市场化运营。铁电材料的光伏效应不同于pn结太阳能电池,在铁电材料中可以测试出极高的开路电压。但目前对于铁电材料的光电过程产生机制尚不清楚。如果能够理解这一机制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将能有效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BiFeO3(BF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多铁性材料,近几年来,研究者对BFO材料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BFO在光伏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 研究 开发
  • 胡杰
    . 2014, 45(S1): 3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Ni/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制备态样品在100oC,200oC退火半小时。样品均由六角形结构的金红石TiO2和面心立方结构的Ni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晶粒尺寸增加和内应力得到释放;饱和磁化强度无明显变化,与此同时,矫顽力减少。退火使TiO2的本征发光峰,自由激子,束缚激子和氧缺陷引起的发光峰都发生蓝移,这被归结为能带结构的畸变。100oC退火样品呈现多重非线性介电共振和强烈的自然共振现象,当样品厚度为1.9 mm时,在17.5 GHz处最佳反射损耗(RL)值为-29.6 dB,且在此厚度下,超过-10 dB的频宽几乎覆盖了Ku波段(12.4-18 GHz);另外,厚度在8-10 mm范围内,超过-10 dB的频宽几乎覆盖了整个X波段(8-12 GHz)。该体系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来自于样品中的多重非线性介电共振,自然共振和良好的电磁匹配。
  • 曹阳
    . 2014, 45(S1): 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主研发的碱性铜抛光液,使用前稀释50倍加入不同剂量H2O2配制成碱性铜精抛液。实验结果表明,随着H2O2含量的增加,铜的静态腐蚀速率(CuDR)、抛光速率(CuPR)以及阻挡层Ta/TaN均有小幅度的降低,但在MIT854布线片上精抛实验结果表明,碟形坑随着H2O2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加入50ml/L H2O2的精抛液,在粗抛实现初步平坦化后,精抛去除残余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不同线条尺寸的完全平坦化,碟形坑在工业要求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H2O2含量的增加对速率影响不明显,但有利于铜布线片的平坦化。此规律对提高CMP全局平坦化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 冯辉霞;陈姣;陈娜丽;刘生丽
    . 2014, 45(S1):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化学氧化合成原理,以氨基磺酸(SA)为一次掺杂剂,盐酸为二次掺杂剂,制备了二次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分别考察了不同掺杂剂量、氧化剂量及掺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n):n(SA):n(APS)=1:5:0.4,盐酸为1mol/L,一次掺杂反应时间为3.5h时,所得产物电导率较高且可达3.18 S?cm-1。结果表明,二次掺杂工艺得到的产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并节约SA用量约40%,是一种绿色、新颖的制备方法。
  • 孙智博;尹贻东;范乃英;黄国珍;屈秋瑶;杜英秋;陈月鑫;马世超
    . 2014, 45(S1): 3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Gd3+共掺杂的纳米TiO2,并以空心玻璃微珠(HGM)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Fe3+/Gd3+/TiO2-HGM)。用 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漫反射(DRS)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空心微珠负载效果的影响,并对负载次数,催化剂用量对亚硝酸盐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自制Fe3+/Gd3+/TiO2相比,负载型催化剂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当以500℃下煅烧2h,负载两次,催化剂投入量为2.0g/L时,亚硝酸盐可得到最大降解,其降解率约为93.81%。
  • 袁艳红
    . 2014, 45(S1): 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温度下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并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60 ℃,有管径为 110nm均匀的碳纳米管生成,其结构缺陷和非碳管杂质较少,纯度较高。常温下,对三种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进行了测量,发现它们的发射波长和发射强度不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反应温度为860℃时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发射光谱的光强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