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13年, 第44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 全选
    |
    综述·进展
  • 吴春芳;魏杰
    . 2013, 44(0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至今,其效率已经突破了5%,但是与染料敏化电池12%的效率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本文即从电荷复合,量子点的光捕获,光阳极的结构,电解质和对电极五个方面分析了量子点敏化电池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针对以上五个方面目前量子点敏化电池的相关研究者们采取的改进措施。
  • 研究·开发
  • 靳栋栋
    . 2013, 44(01):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原子力显微镜为主要研究工具,研究了BSA分子对CoCrMo合金和Al2O3陶瓷的吸附行为,测试了出BSA吸附膜的厚度及BSA分子对CoCrMo合金和Al2O3陶瓷的吸附力。
  • 李立;吕国华;杨思泽
    . 2013, 44(0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Na2SiO3-NaF-NaOH混合电解液中,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氧化陶瓷层。重点研究了电源占空比对氧化陶瓷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氧化陶瓷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odel 1025 电化学系统在3.5 wt.%的NaCl 溶液中对氧化陶瓷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占空比为50%的样品较占空比28% 的样品更为致密,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 袁文辉;顾叶剑;占亮;李保庆;李莉
    . 2013, 44(01):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通过高真空低温热膨胀法制备得到了高比表面积的石墨烯(GNS)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石墨烯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还原彻底,呈褶皱的片层状结构,缺陷少;BET测试及氢气高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真空低温热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高达908.3 m2.g-1,并且拥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在温度为25,40和55 ℃,压力2500 kPa条件下,氢气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1.81 wt%,0.995 wt%和0.44 wt%,表明了石墨烯在储氢领域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朱良迪;张瑾;朱忠其;柳清菊
    . 2013, 44(01): 2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纯锐钛矿相TiO2,S、Mn分别单掺杂及共掺杂TiO2的晶体结构、杂质形成能、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带边位置。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TiO2的晶格发生畸变,原子间的键长、原子的电荷量以及晶体体积都发生变化,导致晶体中八面体偶极矩增大,从而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S掺杂在TiO2的价带顶部形成杂质能级,Mn掺杂在TiO2的导带下方和费米能级附近形成杂质能级,共掺杂后TiO2禁带宽度变窄,光学吸收带边发生红移,TiO2在可见光区有明显的吸收;同时S、Mn共掺杂后TiO2的带边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氧化还原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效率。
  • 解小玲
    . 2013, 44(0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氮气保护和高压电场作用下,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带程序升温的管式炉进行热转化实验,制备出煤沥青中间相。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等测试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原料改性和电场对煤沥青中间相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改性对中间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电场强度控制在20kv/m,在420℃开始引入电场,有利于生成具有各向异性的中间相组织。
  • 吴劲峰;何乃如
    . 2013, 44(0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AISI202不锈钢片和P(111)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TiAlN薄膜,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三维轮廓仪、X射线衍射仪( XRD)、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压痕仪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流量的升高,TiAlN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Al/Ti比率先升高后迅速降低;薄膜主要由TiN立方晶构成,且随氮气流量的升高晶粒尺寸减小,柱状晶结构变疏松。在氮气流量为20ml·min-1时,薄膜具有最高的硬度及结合力。
  • 杨颖;史克英
    . 2013, 44(0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维二氧化硅纳米纤维以其独特的长径比大,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热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分离、催化以及传感器领域,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青睐。本文以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为基础,结合无模板剂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直径均匀,连续无裂痕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研究表明:合成的SiO2纳米纤维形貌良好,直径约为500 nm-3 μm,为无定形结构.通过改变陈化时间,调整凝胶的粘稠度,从而控制电纺二氧化硅的形貌与结构,得到了SiO2碗状结构和不同直径的纳米纤维,证明了利用无模板的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的可行性。
  • 毛军;崔莉
    . 2013, 44(0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谷朊粉为原料,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的催化作用制备再生谷朊蛋白纤维,讨论了谷朊粉用量、酶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谷朊蛋白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和pH对成型纤维水解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谷朊粉用量为30 %,酶用量为5 U /(g谷朊蛋白)-1,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50 ℃时,制备出的谷朊蛋白纤维的机械性能最好;制备的纤维的水解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H的降低而增加,TGase的催化作用能改善纤维的水解稳定性。
  • 熊光耀;余梦;赵龙志
    . 2013, 44(01):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晶界能和晶界曲率的晶粒生长驱动力理论,建立了二相粒子晶粒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将二相粒子SiC对镁合金激光合金化中晶粒生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过程稳定,模拟结果与其微观组织相吻合,建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适用于SiC颗粒对镁合金激光表面合金化的晶粒生长情况。
  • 邹翔宇
    . 2013, 44(0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融和晶化技术合成出含ZnAl2O4微晶的Sm3+:ZnO-B2O3-Al2O3-SiO2(ZBAS)玻璃陶瓷材料, 并通过DSC,XRD,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玻璃陶瓷主晶相为ZnAl2O4, 晶相粒径为30 nm; 可见光透过率为最高可达70%, 近红外透过率为70%-85%。该玻璃陶瓷能够受激发射出红光,且该玻璃陶瓷的发光强度高于同组分的玻璃。
  • 曾广胜;林瑞珍
    . 2013, 44(01):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水、碳酸氢氨、偶氮二甲酰胺/氧化锌(AC/ZnO=2:1)为发泡剂,废纸浆为增强体,木薯淀粉为基质、聚乙烯醇(PVA)为增韧体,甘油和尿素作为复合增塑剂,辅以其他的各种助剂,利用挤出发泡法制备出可生物降解复合发泡材料,它们分别记作WPS、NPS、APS。并分别讨论和比较这些发泡材料的密度、发泡倍率、吸水性、热稳定性以及泡孔形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发泡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表观密度先减少后增加,发泡倍率、吸水率则先增加后减少; NWPS的热稳定性能最佳,AWPS稳定性次之,WPS稳定性最差; 随着发泡剂含量的增加,材料泡孔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孔径先减小后增大,APS泡孔大小较WPS、NPS分布均匀,泡孔数量较WPS、NPS分布多。
  • 吕生华;李第;来水利
    . 2013, 44(0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不同龄期的硬化水泥石进行XRD、SEM和孔隙率测定,研究了含β-环糊精(β-CD)侧基的聚羧酸减水剂(MPC)对硬化水泥石水化产物种类、数量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XRD结果表明,MPC能明显地促进后期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H)的生成。SEM和孔隙率结果说明,MPC可使水泥石的结构更加紧密匀质、孔隙更加微小。混凝土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MPC 可使混凝土7 d和28 d的强度发展更具有优势。
  • 刘洁;谭晓华;徐晖
    . 2013, 44(01):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10Fe76B10Nb4-xZrx(x=0-4)的合金条带,退火处理后得到了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了该合金体系的退磁曲线、磁交互作用曲线(δM-H曲线)、磁化率χ随外加磁场变化曲线,研究了其磁性能及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的Zr元素的添加可细化晶粒,从而有效地增强合金中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合金的综合磁性能。当Zr含量为2 at%时,制得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磁性能:jHc=1059.16 kA/m,Br=1.08 T,(BH)max=185.72 kJ/m3。
  • 李辉;涂伟萍
    . 2013, 44(01):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性良好的中空乳胶粒,并采用粒径分析仪、粘度计、酸值测量、TEM、SEM、UV-vis spectrophotometry表征方法考察了交联单体用量对中空乳胶粒形态和遮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壳中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强度增加、溶胀程度降低、空腔均匀性和表面平整性提高;且当交联单体用量小于6wt%时,中空乳胶粒的遮盖性随着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交联单体用量大于6wt%时,中空乳胶粒的遮盖性基本不变。交联单体的最佳用量为6wt%。
  • 张光华;韩文静;李俊国;石丽丽;强轶;刘龙
    . 2013, 44(01):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脱氢枞胺为核心,采用发散合成法,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交替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1.5代的超支化分子。在此基础上,以1.5代的超支化分子为起始剂,与牛磺酸反应制备了一种超支化水煤浆分散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合成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神府煤制浆,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流变性及静态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分散剂用量用0.4%(占浆体质量的百分比),水煤浆的成浆质量浓度可达到67%,黏度为987mPa·s;流变性实验研究表明,浆体属于假塑性流体;超支化分散剂在煤粒表面的吸附量曲线近似呈L型,吸附量大,并且其制得的浆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廖春娟;廖其龙
    . 2013, 44(01):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铁磷摩尔比对铁磷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用溶解速率法(DR)研究了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浸出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铁磷摩尔比为0.67时,在980℃下保温3个小时得到的铁磷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浸泡42天的质量浸出率变化幅度不大且浸出率较低,约为7.05×10-9g/(cm2·min),其中Ce,La元素均未检出,其余浸出元素来自玻璃相;固化体的主晶相为独居石,结构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正磷酸基团[PO4]3-和少量的焦磷酸基团[P2O7]4-,不存在偏磷酸基团[PO3]-。
  • 彭娜娜;李倩;高宝玉;王瑞;岳钦艳;王燕
    . 2013, 44(01):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化铵(D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三种单体接枝到纤维素骨架中合成玉米秸秆基两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单体用量、秸秆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中和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图、红外光谱图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秸秆、AA、AM、DAC的质量分别为1g、5g、1g、0.5g,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比率为1.2%,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比率为0.1%,中和度为75%,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0℃的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SAR)吸液率达最大,其吸水率为:235g/g,0.9%NaCl溶液的吸收率为:31g/g。
  • 王宁;侯书恩;靳洪允
    . 2013, 44(01):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 mol/L H2SO4溶液为酸性侵蚀介质,在80 ℃下分别处理1、3、5、10 h后得到酸处理的玄武岩纤维样品。利用SEM、EDS、XRD、FTIR以及拉伸实验等研究酸处理对玄武岩纤维的形貌、成分、物相、分子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处理纤维能基本保持圆柱状形貌,成分趋于只含Si、O;酸处理纤维仍保持玻璃态结构,其指纹区红外吸收峰的峰形更尖锐、峰位移向高频区、并出现Si—OH等特点;随着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的断裂强度(模量)保留率均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减缓并趋于稳定。
  • 赵燕春;寇生中;蒋维科;李超
    . 2013, 44(01):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择具有非晶形成能力和形状记忆效应的Ti66.7Ni20Cu13.3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制备了不同直径的棒状试样,考察了冷却速率对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块体金属玻璃基体中原位析出塑性相-形状记忆合金过冷奥氏体相B2-TiNi,应力加载时能够发生马氏体相变对玻璃基体增强增韧。而在一定冷却速率下,塑性相和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在非晶基体中同时析出,试样最终断裂方式取决于马氏体相和脆性相力学行为的竞争。
  • 凌智勇;孙东健
    . 2013, 44(01):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TiO2-水纳米流体,并观察了其稳定性。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在15-40℃时的粘度,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粘度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以指数形式降低,并且各种纳米流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结合实验数据,对已有粘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了涉及温度和颗粒浓度的纳米流体粘度计算公式。
  • 李晓;赵东林
    . 2013, 44(01):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探索了其在生物医学方面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应用。通过超声、振荡等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盐酸阿霉素(GO-DXR),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等测试方法对GO负载DXR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DXR在GO上的负载量高达4.6mg/mg,DXR的释放量可通过pH控制,说明GO与DXR之间依靠氢键作用结合。
  • 工艺 ·技术
  • 王杰;叶金文;刘颖;王斌
    . 2013, 44(01):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以钼粉,羰基铁粉,无定形硼粉和硼铁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了Mo2FeB2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产物的物相演变规律和微观形貌,取得以下结果:在1400℃下反应2h可以得到相组成单一的Mo2FeB2粉体;用硼铁粉代替羰基铁粉为铁源可以大幅降低反应产物的颗粒和晶粒尺寸,并减少其晶格畸变,制备的Mo2FeB2粉体颗粒尺寸为5μm左右,晶粒尺寸在64nm左右。
  • 李霞;吴怀之
    . 2013, 44(01):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绿色阻垢剂。重点分析了反应体系pH、温度和时间等PESA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对产品阻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化过程pH对中间体产率影响显著,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和反应时间存在关联性。将镁离子与铬黑T作为复合指示剂来指示阻垢率测量终点颜色变化,使滴定终点从紫红色到蓝色的跃迁明显,提高了滴定终点敏锐度。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1%,加标回收率在99.5%~100.5%之间。采用此方法对中试样品进行检测,在用量为20ppm的情况下,其10h阻垢性能均在95%以上。
  • 孙玉利
    . 2013, 44(01):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能球磨与化学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及分散剂种类对微米α-Al2O3粉体分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配制稳定的微米α-Al2O3抛光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对微米α-Al2O3的分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若加入分散剂共同进行球磨,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在球料比为10:1,pH为10.5,球磨机转速300 r?min-1的条件下,得到均匀稳定的微米α-Al2O3分散液的最佳分散工艺为:球磨时间60 min、SHP作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1 %。
  • 于洋;王旭升;姚熹
    . 2013, 44(01):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波烧结制备BaZrxTi1-xO3陶瓷并与常规烧结作对比, 研究了微波烧结对材料晶体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在所需时间远远低于常规烧结的情况下,得到的样品在结晶度上明显优于常规烧结, 微波烧结得到的陶瓷晶粒尺寸较常规烧结明显减小;介电温谱测试表明微波烧结所得陶瓷样品居里峰的峰强和峰宽都有所改变,此外,微波烧结得到的陶瓷弛豫现象也较常规烧结发生改变。
  • 唐建君;许云书
    . 2013, 44(01):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选定配比的AA/AN/MMA均匀混合,分别利用电子束和γ射线辐射引发聚合,形成聚酰亚胺前躯体和微相分离的降解性链段,程序控温酰亚胺化和微孔化,得到了微孔聚丙烯酰亚胺材料。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电子束和γ射线都能很好的引发聚合,高温酰亚胺化后得到聚丙烯酰亚胺;热分析表明所得的微孔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其中EB引发的起始分解温度达到341.8℃,γ射线引发的起始分解温度达到343.46℃;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所得微孔材料具有规整的、分布均匀的闭孔结构,其中EB辐照所得的孔径约为100μm,γ辐照得到的孔径约为30μm
  • 曹宝成;张旭;王育华
    . 2013, 44(01): 119-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自凝基托树脂经TiO2-xNy修饰后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TiO2-xNy纳米粉,用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粉末进行表征和光催化活性检测。在自凝基托树脂粉中分别加入3%,5%,7%,10%不同比例的TiO2-xNyy纳米粉和TiO2商用粉,制备成直径为10mm 、厚度为1mm的树脂试样,采用抑菌圈实验方法测试添加不同浓度的两种粉末后,基托树脂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能。结果:TiO2-xNy纳米粉为锐钛矿结构,具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条件下,TiO2-xNy基托树脂的抗菌性明显优于TiO2基托树脂,且随着TiO2-xNy纳米粉浓度的增加,抑菌性也随之增强。
  • 唐义祥;孙万里;何宏;梁多平
    . 2013, 44(01): 124-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Poly (3HB-co-4HB)]/纳米高岭土(nanoKaolin)复合降解材料;利用万能拉力机、旋转流变仪和SEM对其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微观结构及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S/Poly (3HB-co-4HB)/nanoKaolin(100/10/8)复合降解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此后随着nanoKaolin质量百分比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经过土埋一段时间后的降解实验,PBS/Poly (3HB-co-4HB)/nanoKaolin(100/10/12)复合材料发生了明显的降解,复合降解材料的失重率也已经降到64%左右,说明材料的降解性能较好;纳米复合降解材料熔融剪切储能模量(G′),剪切损耗模量(G″)随着频率的增大呈单增趋势。
  • 林东恩
    . 2013, 44(01):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利用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环己烷/正丁醇体系,以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钴黑陶瓷颜料。绘制了不同温度下AEO7/环己烷/正丁醇/水的拟三元相图;运用马尔文粒度分布仪测定了不同前驱离子浓度制备的钴黑颜料粒径;通过XRD和FT-IR测定了钴黑颜料物相及结构;采用UV-Vis和色差仪对钴黑颜料呈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微乳液体系制备的钴黑颜料颗粒度随着前驱离子浓度降低而减小,粒度分布窄且均匀;钴黑颜料是系列尖晶石型物质;随着煅烧温度升高,钴黑颜料呈现较纯正黑色,偏红现象降低。
  • 谢驰
    . 2013, 44(01): 132-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仿生皮肤材料是一种由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作为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假人皮肤肌肉的一种特殊功能材料。试验假人皮肤的反弹力和损伤因子影响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影响汽车碰撞测试对人体的损伤程度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仿生皮肤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制备过程中混合基、填料的用量和硫化时间的不同等因素影响。针对汽车碰撞实验假人仿生皮肤材料的特殊性,为了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仿生皮肤,对仿生皮肤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不同混合基胶、固化剂、填料剂和后硫化时间对仿生皮肤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三种制备不同的仿生皮肤材料进行超声波测试和冲击测试分析,探讨具有最优力学性能仿生皮肤材料的合成途径。
  • 王凯;张莉
    . 2013, 44(01):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F127为模板剂,通过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炭材料(OMC)。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其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OMC孔道有序规则,壁宽为10 nm。电化学测试表明此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逆性能好。在电流密度为700 mA/g的条件下,经500次循环测试,有序介孔炭的容量保持率为90.5%。
  • 陈小焱;丁雨田
    . 2013, 44(01): 139-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 运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采用ZAO陶瓷靶材(Al2O3相对含量2 wt%),结合正交实验表通过改变制备工艺中的基片温度、溅射功率、氧流量百分比等参数,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得到ZnO: Al (ZAO)透明导电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四探针测试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电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正交分析法得出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ZAO薄膜的最佳组合工艺为:基片温度200℃,溅射功率40W,氧流量百分比20%,退火温度400℃,获得薄膜样品最低方块电阻11Ω/□,薄膜具有最好的发光性能,适合作为薄膜太阳电池的透明导电电极。
  • 何方
    . 2013, 44(01): 143-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硅溶胶的雾化方法和形成油包水的乳化体系,在乳化体系中加入凝胶剂制备二氧化硅湿凝胶微球。制得的湿凝胶微球在常温常压下老化三天后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湿凝胶微球和油相;用正已烷清洗微球表面的油和杂质,用乙醇除去湿凝胶微球内部的水;最后,用超临界CO2的方法干燥湿凝胶微球得到SiO2气凝胶微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可以大规模化制备气凝胶微球,制得的气凝胶微球直径小于50微米,大部分集中在15-35微米之间。SiO2气凝胶微球具有明显的介孔材料特征,孔径为10nm左右,比表面积高达846.14 ㎡/g,堆积密度约为221㎏/m3。
  • 任浩浩;张刚;吕国玉;赵志通;李鸿;杨爱萍;严永刚
    . 2013, 44(01): 147-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将二氯苯以及含有助色基团二卤代化合物还原艳橙3RK与硫化钠进行共聚,合成了三种具有特殊性能的聚芳硫醚;通过红外(IR)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不仅具有比聚苯硫醚(PPS)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且在不同酸性条件下会显示不同的颜色。